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27期2004年12月)
專題報導:向日葵的笑顏

墨笛整理

充塞在胸臆間的壓力洩灑開來,思維卡於瓶頸動彈不得。此時,她溫柔地為我沏茶,用聖經道理平撫激動高亢的情緒:「神要用一個人,一定要『拆毀』一個人,打擊或許是造就、是操練,只要盡力作工、別無所求,即有屬靈的喜樂。因平順的環境無法打仗,要學會順服與倚靠,操練信心,才能成為神合用的器皿。」

傳道夫婦中肯的話語,顯然奏效,原來瓶頸的出口就是重新歸回神的道路!

神的拆毀與修造


多年前在一個貧窮的信徒家裡,瞥見傳道夫婦發自內心、愛心的探望;也曾見他們如何接待一位離婚的慕道者,突破刺蝟般的防衛心,耐心且有技巧性地協助她建立信仰;關懷信徒家中被除名者的喪禮,接納深懷自卑心「活著」的家人。他們不厭棄軟弱的羊,反伸出溫暖的雙手,觸摸他們的心。她,這樣的一位傳道娘,默默地跟隨傳道調動的腳步,挪移他們的住處,服事信徒甘之如飴。

「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他們尋見。牧人在羊群四散的日子怎樣尋找他的羊,我必照樣尋找我的羊。這些羊在密雲黑暗的日子散到各處,我必從那裡救回他們來。我必從萬民中領出他們,從各國內聚集他們,引導他們歸回故土,……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們得以躺臥。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結三十四11-16)

我想,我們要如何看見神包裹傷者、領回迷羊、醫治病痛者?豈不是從傳道人身上看見牧人的特質嗎?在許多時刻,我總是深深地被溫柔的傳道娘散發的特質所感動。

同心同行赴驛站


傳道夫婦一家選擇順服差派,共赴福音的驛站,傳道娘全心配合教會聖工,少了一份經濟來源,家計壓力必相對提升,為何作此抉擇?我心想:以傳道個人微薄的生活費,擔負全家生活開銷,必得錙銖必較,刻苦儉約。

傳道娘與傳道曾深入溝通,建立共同理念,她說:一家跟隨傳道的調動遷移,生活上好像不穩定,但是我們珍惜全家相處的恩典,夫妻心靈契合、彼此相愛,體驗同心作工的美好,其中所得的喜樂,勝過調動付出的代價;經濟方面則以信心度日,深信「五餅二魚」的神蹟,主必有預備。

全家在一起的好處,很重要的一點是──較不容易給魔鬼留地步,避免傳道者陷入情感上的試探。其次是,傳道娘可以客觀地提醒傳道者言行的錯誤,讓傳道有反省的空間;傳道娘更是重要的禱告夥伴,共同背負福音的使命,尤其傳道面對挫折與傷害時,身旁的妻是丈夫最大的精神支柱,真理的安慰、適時的代禱與關懷陪伴,從旁幫助傳道度過難關。

「作監督的,必須無可指責,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有節制,自守,端正,樂意接待遠人,善於教導……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會呢?……」(提前三2-7)傳道認為:生命順序應把靈修功夫擺在第一位,建立良好的婚姻與家庭關係,才能有好的生命見證牧養教會。因此,家庭生活的功課,是在全家相處過程中相互包容、付出與學習。

誤會中的化妝師


她覺得傳道娘介於傳道與信徒間的互動,是傳道背後無形的「化妝師」。

駐牧教會著重於「講台上」分享信息,但平日「講台下」與信徒互動的關係,也會影響教會事工的推展。因此,傳道娘扮演著誤會的化妝師,作為彌補破口的橋樑,化解雙方情緒的阻力。尤其與姊妹同工的搭配,對姊妹的幫助、探訪,隨著傳道駐牧環境的變遷,結交了更多屬靈的夥伴。

同樣,夫妻互為一體,傳道娘與信徒相處關係,牽動著信徒對傳道的看法。家庭同行或為「動力」或為「壓力」,端賴傳道與家人是否用心經營。她認為自己在言行舉止上須更嚴謹,學習把最好的奉獻神家。

神眼目未曾離開


「我們沒有學識、經濟上吃緊,因此我們更加倚靠神。」她說著,帶著淺淺的微笑,全心投入聖工,不為自己留後路,但在關口時刻,他們常常體驗神差遣「烏鴉叼餅」的照顧,看似不足,卻總是一無所缺。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創二十二14)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1-33)

面臨考驗關口,乍看之下,神的手似乎縮短了,但傳道說:「祂眼目未曾離開。」許多的苦難,指導我們學習放鬆,學習仰望神的恩典度日。試煉是試金石,讓真正屬神的人處於「俗化」的世代,不被「腐化」。

在這瀰漫淡淡茶葉清香恬靜的午後,起伏的心境隨著筆記有所轉化。或許我只要學習摩西把杖伸向紅海,繼續按著神的旨意前行,就能與神蹟相遇。而我,竟然只有抱怨?「神的手或許縮短了,但祂眼目並未離開。」是阿!我對著傳道娘笑著。

向日葵的笑顏


曾經被神拆毀,也重新被神塑造;曾經歷的熬練,能夠生發真摯的體諒。傳道夫婦從不用艱深詞藻,也不用教條式訓勵。不說教,卻是身旁引領你的朋友,親切溫柔的夥伴,無條件承擔你的憂傷,也分享你的喜樂。

對於這樣一位傳道娘,好似艷陽下的「向日葵」,展開燦爛的笑顏迎向生命驛站中來往的過客,我彷彿看見神的愛,發自她心靈的笑顏中,傳達了鼓舞的力量。


作者: 墨笛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200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