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12期2003年9月)
海外來鴻:第二屆東宣志工團訓練報導

柯俊宏

保羅說:「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十13-15)。

又說「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林前九16-17)。在這世事紛擾、人心飢渴的世代,需要更多的工人出去傳佳音、報喜信。

聯總為鼓勵更多的人出來服事主,於2001年9月,第5屆東宣會議議決,且經2001年10月聯總常務會議通過而成立東南亞宣教志工團。2002年6月8日至14日假新加坡亞當路教會舉行第一屆東南亞宣教志工團訓練,感謝主,計有48位來自7個不同國家的志工參加訓練。

志工團之成立乃為輔佐及推動福音事工,如同主耶穌當日設立70個人,差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在祂面前,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傳福音(路十1)。當聖工不斷發展、福音廣傳之際,我們需要更多的工人出去做撒種與收割的工作。

東南亞志工團之設立乃因應此一需要。為擴展宣道工作,2002年10月之聯總常務會議正式將「東南亞宣教志工團」改名為「東半球宣教志工團」,期盼她能成為全球宣道的模式。

由於澳洲聯絡處負擔斐濟開拓區的工作,有斐濟志工13人,加上國內達爾文開拓區,有達爾文志工11人,共有20幾位愛主、熱心的志工,因此在去年的志工團訓練時,向聯總表達希望能在澳洲舉辦第二屆志工訓練之意。

感謝主,此項提議得到聯總的允諾,因此第二屆東半球宣教志工團之訓練得以順利於今年6月7日至13日於澳洲布里斯本教會舉行。班負責為施福安傳道,副班負責為柯俊宏弟兄,參加的志工來自台灣(2名)、印尼(2名)、馬來西亞(3名)、沙巴(1名)、新加坡(1名)、紐西蘭(6名)、澳洲(20名與1名旁聽)等地共36名,年齡最大為69歲的馬來西亞何腓利執事,最年輕的則是26歲的澳洲溫明威弟兄,讓我們覺得參加志工行列不嫌早也永不嫌晚。

值得一提的是,志工中,計有三對夫妻檔、兩對父子檔、一對父女檔、一對母子檔與一對兄弟檔,夫妻能彼此同心、全家能立志效主,成為福音之志工,是何等佳美。

這些志工大部分都是現任或歷任的教會負責人與聖職人員,他們能明白使命,謙虛地接受志工訓練,盼望藉著他們所領受的恩賜與教會牧養、開拓的經驗能在福音的開拓事工上力上加力、恩上加恩,此為本屆訓練之特色。

此屆訓練課程計有5位講員授課。侯恩源長老講述「末世方舟」,車富銘傳道講述「從使徒行傳談宣道」,馮約書亞執事主持「志工事奉心得分享」與「宣教策略研討」,施福安傳道講述「移民關懷」及「志工與訓練」,陳惠榮執事則作「志工組織簡介」。訓練課程之內容與去年大同小異,唯增加移民關懷。每天晚上也安排有東半球開拓區之簡介,讓學員能更瞭解目前東半球開拓區之現況,以便在投入事奉之前能更瞭解所擔負之使命。

「末世方舟」共有9節課,侯長老詳細介紹教會在神救贖計畫中的角色。他從人類的歷史來看神救贖計畫之三大時期,即上古的世代為救恩的藍圖和預表時期,舊約先知的世代為救恩的應許和預備時期,新約基督的世代為救恩的成全和施行時期,來看真神救贖世人的大經綸。

他也以天國七比喻,講述從基督降生,經歷早(秋)雨聖靈、福音建立教會時期,聖靈停降、救恩冬眠時期,晚雨聖靈重降、重建真教會復興時期,以至末日基督再臨。他也引用所羅門王聖殿之建造、被毀、與《以斯拉記》中選民之歸回、聖殿之重建來敘述新約教會的發展歷史,以及印證末世真教會的復興及成為末世唯一得救之方舟。

《使徒行傳》共有6節課。從使徒行傳中可看出教會的建立(福音在耶路撒冷,1-7章)、教會的成長(福音傳到猶太和撒瑪利亞,8-20章)與教會的擴張(福音傳到羅馬,13-28章)。車富銘傳道也以苦難為分段來看使徒行傳,從司提反的殉道(1-7章)、雅各殉道與彼得下監(8-12章),以至保羅的被囚(13-28章)可看出在逼迫中,門徒的分散就像花粉之散播,是有生命的,她可讓花朵結出寶貴的果實,故信徒的血是福音的光、教會的生命。

《使徒行傳》中記載福音依序傳播到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撒瑪利亞、非洲、該撒利亞、小亞細亞、歐洲以至羅馬。今日真教會的福音也已傳入五大洲,目前最遠可說是阿根廷,故從《使徒行傳》中福音開拓之情況,可讓我們瞭解宣道的使命與激勵事奉心志。他也以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徒十五16-18)與《使徒行傳》中的各項主題,見證神奇妙的大作為,並講述真教會的使命。

在「志工與事奉」中,施福安傳道定義何為志工,何為事奉。志工是為事奉,而事奉更須有成為奴僕服事與順服的精神。祈願參加訓練的每一位志工皆能成為真正的志工,而且能做美好的事奉。

「移民關懷」為新增的課程。施福安傳道以身為移民者的立場講述移民的親身體驗。移民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也需要特別的關懷。本會很多教會、開拓區都是因著移民信徒以及 神奇妙作為而建立。故對於移民我們需要付出更多愛心的關懷,並鼓勵移民信徒將神救人的福音傳出去,須知今日的移民不是為福音的緣故嗎?

「志工事奉心得分享」由馮約書亞執事主持,藉著志工們之事奉見證,激勵所有志工的事奉心志。

馮約書亞執事主持「宣教策略研討」,志工們分四組討論斐濟、達爾文、印尼與印度等開拓區之實務,志工們都很熱烈地討論並提出建設性之策略與建議,以供各開拓區宣教小組之參考。

在「志工組織簡介」中,陳惠榮執事詳細介紹東半球宣教志工團之設立緣由、主旨與組織。他也介紹志工團的方向、運作、管理原則與解決方法。藉此,各志工能清楚所屬志工團的作業程序,包含團員的遴選、訓練、進修與差派。

「宣教區簡介」乃利用晚上聚會時間,由各國代表以多媒體介紹各開拓區現況。馮約書亞執事代表馬來西亞總會介紹印度開拓區。柯俊宏弟兄代表澳洲聯絡處介紹斐濟、達爾文開拓區。徐紀斯姊妹代表印尼總會介紹印尼開拓區。透過生動的圖文介紹,使志工們對各開拓區能有更清楚的瞭解與印象。

「異象與使命」,有異象才有使命。侯長老以保羅蒙主選召後用盡一生的時間來完成他所接受的使命,這乃肇始於他所見的異象。異象就是使命,保羅蒙召看異象後隨即明白他的使命。主藉著人(亞拿尼亞)告訴他的方向、使命、工作目標,亦即到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祂的名,並承受許多苦難。

今日,神亦藉著他人、環境、科學先進的技術、工具,已將化為實際現象的異象很清楚、很實在地呈現在你、我面前。例如,會中也請馮約書亞執事以多媒體介紹目前東半球各開拓區如印度、菲律賓、泰國、緬甸、斐濟、印尼、澳洲達爾文、尼泊爾之現況。

藉著馮執事的介紹,諸開拓區的異象很清楚地烙入志工們的腦海,願志工們都能向主問說:「主啊!我當做什麼?」

「主啊!請差遣我」之設計乃希望志工經由幾天的訓練課程,明白自己的使命,依照自己的時間、恩賜及地區,填寫工作志願表,以供日後東宣差派志工之參考。

最後一晚的「聯誼聚會」,充滿了溫馨與感謝。來自台灣的蘇子祥弟兄見證神施行在他家的恩典。在他來參加此次訓練之前,他的太太因不明原因的出血,已住院一個禮拜。

搭機來澳洲那天,雖然尚未痊癒,但太太仍辦理出院,因她希望先生安心地準時來參加志工訓練。蘇弟兄知道此刻他應該留在家裡照顧太太,但因她的執意,就憑著信心來了。隔天安息日下午聚會後,打電話回家,得知她的病情好轉,心中充滿無限感謝。

其次,他見證三女兒盈恩蒙恩的經過。今年二月中,他在大陸,得知女兒一直咳嗽發燒不止,就為此禱告,因那時正是 SARS 疫情初期蔓延之時。他女兒是國家樂團團員,因表演所需,必須到大陸佛山(疑為 SARS 發源地)購買樂器,但她的老師代她到佛山去買樂器。買完之後,得知樂器行老闆因染上SARS而身亡。

該位年輕的老師回台之後,也因染上SARS 而去世。他女兒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去探視老師後就一直咳嗽發燒,情況相當危險。但蒙神保守,施恩眷顧、醫治她而化危為安,否則他家孩子眾多,後果不堪設想。蘇弟兄感性的見證,讓全體志工都感受到只要我們憑著信心領受,神的恩典,無時無刻都與我們同在的。

此次訓練之早、晚禱皆由志工輪流主持,由學員的相互勉勵中,可看出這些志工都是清楚明白神的選召與立志,來自印尼的陳提多長老見證:他現在已經瞭解他應該做什麼了。早上的禁食禱告使志工們能更清心地祈求上頭來的能力,求主加添屬靈恩賜。

此屆訓練課程舉辦之前正值中國、香港、新加坡、台灣等地SARS 疫情嚴重之時,有些人也擔心疫情是否會影響此屆之訓練課程。但在大家同心代禱之下,再加上澳洲聯絡處與布里斯本教會同靈的鼎力協助下,始能克服種種困難,順利地舉辦此屆志工訓練,願神記念他們所付出的愛心。

主耶穌對所差遣的七十個人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路十2)。又說:「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藉志工團設立,讓有志事主工人更有機會報答主恩。

也願神感動祂的工人出來,如同當日激動猶大人的心,齊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華的殿一樣(拉一5),讓大家都能同心合意貢獻一己之力,齊為福音之興旺而努力。


作者: 柯俊宏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200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