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藍採訪整理
過去,人們說:「要做一個有用的人」,現在則是說「人生,不是拿來用的。」在求學階段,你我可能會被問到:「你學這個有什麼用?」這句話往往意味著以未來的學業、事業成就,來決定年輕時應該努力的方向。然而,很多不能「用」的東西,例如:信仰、健康、品格、親情,比起成績分數來說,反而更加重要。
很多家長都知道,應該以「信仰、健康、學業」作為教養子女的優先順序,對嘉芸姊(化名)來說,也是這麼認為。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曾看著她們經歷學習壓力所帶來的痛苦,卻也體會到,在信仰觀、人生觀正確的前提下,只要在課業上求得一技之長,也就夠了。將孩子交在主的手心,神的照顧與安慰必如影隨形,也就能讓孩子從小活出基督徒的喜樂與泰然。
與孩子溫柔對話
嘉芸姊在孩子小的時候,跟一般的父母一樣,必須為生活打拼,能夠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有限。當時她在市場內做早餐的生意,早上五點到九點必須出門在外。
當時候孩子年紀還小,必須獨立照顧孩子的嘉芸姊,家中其他成員各自有工作,無法分擔孩子起床的這段最容易哭鬧的時間。於是她事先錄好錄音,在錄音機上做好記號,告訴孩子,醒來之後,按下錄音機,就可以聽到媽媽的聲音。感謝主,聽到「錄音機媽媽」的聲音,孩子能夠獨立打理起床後的生活,這樣度過了幾個寒暑。
在生意推展到一定的程度,也有設置店面的機會了,但此時孩子漸漸長大,在教養孩子與工作發展之間,成為取捨的難題。經過多方考量之後,嘉芸姊決定以孩子為重,放棄經營店面的機會,選擇較有彈性的工作機會。而這個決定,對與孩子往後的互動關係,有很大的影響。
從孩子小的時候,嘉芸姊固定在晚上陪她們說故事、禱告。當孩子年紀漸長,必須為課業忙碌,但嘉芸姊陪她們聊天、談心的習慣卻沒有停止。為了有多一點機會與她們說說話,有時候,還刻意製造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機會,在車上與她們多聊幾句。
回憶過去,每晚在禱告之後,嘉芸姊常與女兒們一起躺在床上,聊聊生活的大小事,今天心情怎麼樣?遇到什麼新鮮的人事物?平時,可能只能聊個十來分鐘,若遇到假日,母女有時候徹夜長談到清晨兩三點,「有時候,我們母女三人還會手牽手一起入睡,」嘉芸姊笑著談到這段難忘的記憶。
與孩子談心,溫柔對話,是從晚上的聖經故事時間開始的。那時候,嘉芸姊總是準備好一本英文圖畫聖經,當孩子翻到哪個圖片,就從哪個故事開始講起,自然而然地讓孩子熟悉這些故事。她後來發現,「孩子從小就熟悉聖經故事的內容,對於以後擔任教員的工作,也相當有幫助。」
將孩子帶到神的面前
在睡前,嘉芸姊通常都以悟性做結束的禱告。選擇悟性禱告的原因,是能夠很清楚的讓孩子知道媽媽的想法,同時祈求神親自帶領這份教養的工作。
有一次,孩子起了爭執,此時悟性禱告成為化解問題的最佳方法。在禱告中「希望主耶穌原諒姊姊、妹妹,希望她們以後懂得和睦相處……」再引用經文,透過機會教育,將信仰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
還有一次,孩子發燒到三十九度半。當天是安息日的晚上,嘉芸姊還記得那時外頭正下著大雨,只有她和孩子在家,家裡其他人必須在鄉下工作,只能透夠過電話,不斷關心孩子是否就醫。正打算要出門之前,嘉芸姊帶著孩子做了一次悟性禱告,求神能夠帶領醫治……。
禱告後,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央求她,「媽媽不要看醫生,禱告就好。」孩子堅決的態度,讓嘉芸姊到現在仍覺得記憶猶新。那時候,嘉芸姊也就答應孩子,母女再次禱告,祈求神的憐憫。而這次禱告的結果,蒙神恩眷,從此之後的大小病症,皆靠主得醫治,不打針、不吃藥,成為孩子跟神之間的約定。
而孩子養成喜歡聚會的過程也相當有趣。當時候,教會有一兩對父母,在孩子兩歲半到上幼稚園的這段期間,可以聽懂父母說話的時候,就會要求孩子到教會聚會。嘉芸姊觀察那些孩子,從小就培養出安靜聚會的好習慣,也效仿著帶孩子上教會,坐在會堂的第一排。
然而,幼兒通常是無法專注、不能自我約束,要如何讓她們學會安安靜靜來到會堂裡呢?嘉芸姊說,到教會前,必須事先跟孩子約法三章,到教會要有怎樣的規矩,如果不聽話,就不帶她去教會,必須留在家裡看家(事實上,不可能把孩子單獨留在家裡)。
到了會堂之後,如果孩子聚會時吵鬧了,她就在孩子的耳邊輕輕提醒她們之間的約定。另外,她也會體諒孩子的年紀,如果在聽道、禱告時注意力真的不能專注,就帶著孩子帶到會堂外走走。小時候,是隨身攜帶的小聖經、圖書、不易發出聲響的小玩具,陪伴孩子聚會,長大之後,則是喜歡寫讀經筆記,孩子喜歡聚會的習慣,從小慢慢養成。
還有一件事情令嘉芸姊印象深刻,「國中的時候,孩子的數理成績很不好,那時候我告訴她,妳的成績這麼差,不去補習,可以嗎?但是我的孩子很堅持,她要求媽媽給她一個月的時間試試看,如果成績還可以,就不要去補習。我對孩子的成績要求並不高,只要七、八十分就可以了。雖然當時補習費都幫她繳了,但是看她參加聚會很快樂,也感謝神讓她的成績能達到要求,就答應她這麼做了。」
而信仰的力量,也在孩子功課遇到瓶頸時發揮作用,「好幾次的經驗,都是跪下禱告之後,數學證明題就解出來了。」除了靠神,嘉芸姊也跟著孩子一起唸書,事先念過自修書,因此她可以有把握的告訴、並安慰孩子,「這個題目太難,不會沒有關係,去學校問老師就好。」
在孩子經歷學習挫折的時候,她告訴孩子,「沒關係,一次的考試考差了不會有什麼影響,不會的把她弄懂就好。」她也幫孩子整理出勵志、安慰的經文,讓孩子從神的話語中獲得力量。
大女兒在大學聯考之前,有五六個同學相約,如果放榜後成績不理想,要在墾丁不知名的小旅社自殺,而這幾個同學也邀了嘉芸姊的孩子。
嘉芸姊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就請孩子偶爾邀請同學來家裡做功課、吃東西,藉機跟他們談天,了解這些孩子的狀況,並且用信仰與生命教育的道理與她們分享,「人生這麼長,考試只是生命上的一小點罷了,」
嘉芸姊告訴自己的孩子,如果沒有考上,再來一次也沒有關係。她了解自己的孩子是自我要求較高的,於是在課業要求上反而是幫孩子採煞車,她覺得,把標準放低,並不代表孩子會變得比較差。
嘉芸姊感嘆地說,有時候是父母把孩子的學業成就,拿來與其他同事的孩子做比較,其中一位是高中老師,一位是知名企業的經理人,她們不允許孩子考不上好大學,因此讓自己的面子與期望成為孩子的重擔。其實這幾個孩子都很優秀,放榜之後,只有一個同學重考,另有一兩個孩子進入一等的國立大學,她自己的孩子則是就讀私立大學。
帶領孩子的過程,靠著神,用諸般的智慧,在基督裡將孩子完完全全引到神的面前(西一28)。嘉芸姊覺得,「是主耶穌在教她們,」當孩子在信仰的引導之下,教養上的很多事情變得容易了。
存「誠實」的心說話
嘉芸姊認為,與孩子建立溝通的默契,「就是要讓她們有犯錯的機會。如果不讓她們有犯錯的機會,孩子就會說謊話。在一些非關道德信仰的小錯誤上,不必太過苛責。」
這些錯誤包括打破花瓶、考試考不好,只要孩子誠實說明原因,都會原諒她們。「你對孩子寬大,我相信她們不會耍賴。因為她知道你愛她。要讓她清楚知道這一點。」
「兩個孩子在小二小一時,有段時間會帶各式各樣的小橡皮擦回家。剛開始,她們都跟我說,是同學給她們的。後來我覺得不對勁,於是告訴她們:如果老實跟媽媽說,我不會罵妳們。
但是,如果妳們不誠實,會很嚴格的處分。後來她們才老實說,是拿自己的錢買來的。當時候我原諒她們,但是適度的處分還是必要的,就把零用錢減半。」經過這些經驗,孩子慢慢了解父母覺得「可以、不可以」的標準是哪些;對孩子的處分通常以取消福利,例如減少零用錢、沒有卡通可以看,作適度的懲罰。
另一方面,爸爸媽媽以身作則相當重要,「父母要勇於認錯,錯了不能再犯。」讓人感覺個性謙和的嘉芸姊,自認為也有壞脾氣,「有一次跟先生起了爭執,我拿了家裡的垃圾桶出氣,並且摔壞了。事後,覺得在孩子面前這麼做,是個不好的示範,於是要向她們解釋,媽媽為什麼會這樣做,不對的地方在哪裡。」
教導孩子「明是非、分善惡」,除了機會教育,從新聞報章的內容,或從講台聽到的見證,尋找適當的題材。嘉芸姊習慣先將報紙的社論、報導經過篩選,再以紅筆標示,要求孩子在放學後閱讀,一方面培養文字閱讀能力,同時節省孩子瀏覽的時間。
而一家人一起看電視新聞,並且一邊討論,從新聞事件當中,讓孩子知道未來出門在外,會遇到的危險有哪些?應該如何自保?例如:騎乘摩托車、夜間活動的安全等等。
「所以,藉由見證、實例的分析,讓她們知道交友問題、嫁娶問題的嚴重性,我們要求的規矩很清楚。」不過,嘉芸姊在嚴格的家教之下,卻同時給孩子寬大的空間。
在孩子上大學之後並沒有門禁,「因為她們如果晚上不回家吃飯、十點以後不回家,都會事先報備。她們也知道怎麼保護自己,能跟什麼樣的人出去,能去什麼地方。」
面對世俗潮流的影響,嘉芸姊覺得,「爸爸媽媽不能一直在孩子身邊,只有神的道理,是唯一能夠陪伴孩子的。」父母的愛,成為孩子信任父母的基石;而神的愛,成為維繫親情的保障。
以「慈愛」的心相對待
維繫親戚之間的倫理親情,是讓孩子快樂生活另一件重要的事。
從小培養悟性禱告的習慣,其實是一種家族性的活動。從每年的過年團聚,由家中的長輩帶領,講一些對家庭感謝的話,並推派一位成員作悟性禱告。如此數算神的恩典,講出每個人對家的感恩,從此也延伸孩子對家庭觀念的重視。
親情之間的愛、與關懷,是可以從很多小細節去練習的。嘉芸姊記得,在孩子小時候,每天早上要帶著孩子去跟曾祖父請安;早上起床,家人見面,更少不了互相問安道好。
由於嘉芸姊家中有過生日的習慣,「婆婆曾經在孩子的便當盒裡,留下字條,告訴孩子:今天是媽媽生日,回家記得說生日快樂。」一些貼心的小舉動,可以帶來很多驚喜。
家人之間的互相提醒,成為相處上的潤滑劑;親人之間互相照顧,自然成為一種習慣。由於孩子跟外公外婆比較少見面,擔心孩子與他們的親情比較淡,嘉芸姊多留了一些錢在父親那邊,並且告訴他孫女會來探望。「這樣我跟父親就有默契。
我想,拿到外公外婆給的紅包,是小孩子最高興的事情。」等到孩子長大了,即便在外面唸書,也懂得常常用電話保持聯繫;開始工作以後,也懂得拿錢回家給爺爺奶奶當作零用錢,或者帶著親戚的弟妹出遊。
至於讀書的事
至於讀書的事,嘉芸姊覺得,「看孩子的能力到哪裡,不要選擇超出(孩子)資質太多的學校。」因為神創造每個人一定有他的獨特性,「當家長與教會宗教教育的老師,就是要幫助孩子找出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所以,適性發展、快樂學習就好,不一定要念名校才會出人頭地。
由於嘉芸姊知道孩子喜歡語文、音樂,缺乏數理方面的能力,於是支持孩子適性發展的方向,選擇就讀五專。不過,這個決定卻遭到老師責難,認為家長的想法很傻。不過嘉芸姊認為,「讀書是孩子的事情,家長能做的,僅是從旁協助而已。」
對於學校的好與壞,她也有一套不一樣的看法。她認為,家長能夠幫孩子的,是去蒐集瞭解學校的師資、設備,帶孩子到各個校園去參觀。由於孩子對於校園的環境、社團有所要求,而她考慮的是學校的治學理念,因此與孩子放棄了社會名聲較高的學校,選擇較適合孩子的學校。
蒙神的保守,在這個環境中,她的孩子可以順利選到她喜歡的科系,成績與其他同學相較之下,反而容易脫穎而出,受到師長關注。令她意外的是,校方為了培訓她的孩子,以最好的師資來協助她,因此在校際比賽中,成績並不輸前一名學校的學生。
此外,在這個學校就讀,孩子能夠有時間參加聚會、能夠從事喜歡的體育活動,擔任社團幹部。看著孩子快快樂樂地生活,是讓身為父母的感到高興的地方。
刻在心版上的訓誨
「不可使慈愛誠實離開你,要繫在你頸項上,刻在你心版上」(箴三3),嘉芸姊希望孩子從小要把「慈愛」、「誠實」兩樣法寶帶在身上。如今,孩子已經長大,跟嘉芸姊一樣是青教組教員,一起站在台上教導學生。有時候,聽到孩子講述著她曾教過的原則,「怎麼與人相處?怎樣與神親近?」讓做父母的心裡感到十分欣慰。
希望孩子做一個能跟神、跟人關係很好的人,是嘉芸姊對孩子的期許。同時,感謝神的帶領,在祂慈繩愛索環繞下,這一路必有神的恩典相隨。
孩。子。的。話 採訪‧整理/四月藍
看著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的姊姊,曉音(化名)想過走跟姊姊一樣的路線,可是令她感到挫折的,是不管怎麼發憤圖強,還是無法突破、達到理想的分數。然而,當她走進會堂,走到台前司琴,在主耶穌面前,讓她心裡得到了安慰……
求學過程中的挫折
國中的時候,是我覺得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從國小開始,我就自認為不是一個會唸書的人,所以我覺得成績不好沒有關係,爸媽也沒有很多的要求。其實我是很用功的,但是成績沒有特別好,頂多會得到進步獎,從來沒有前三名。
升上了國中,爸媽開始會要求成績。因為姊姊比我早進入國中,她從入學到畢業,一直都是全班第一名,那時候我作妹妹的,進了同一所國中,覺得自己也應該可以走一樣的路。
在姊姊的光環圍繞之下,老師看到我的名字自然地就會問我:你是她的妹妹?可是,我跟姊姊不一樣的地方,是我的成績很差,我英文可以在98分以上,但是其他科目大部分在85分以下,甚至接近不及格,就連公民、歷史都在六十分左右,甚至比班上的流氓學生都還要差。
考不好這件事對我來說很挫折,因為我比別人用功,但是考出來就是不好。很多作息時間我都跟著姊姊,不管是挑燈夜戰、上補習班,但是我沒有辦法像她一樣,好好地坐在補習班上一整天的課,因為我只要坐一個小時,精神就渙散掉了。
因此,國二那年我跟媽媽要求停止所有補習,不補習的原因,不是不喜歡老師,只是我無法吸收補習的內容,我寧可把這些錢花在學小提琴、鋼琴。
另外,老師因為成績打我的事情,也讓我感到很挫折。他們打我的原因,經常是「你姊姊為什麼可以考一百?為什麼我教到你的時候,你就考七十六,」常常因為這個緣故我必須被多一下。其實我跟姊姊一樣,花了一樣的時間、精神唸書、做筆記,或者熬夜唸書到四點,但是老師看不到我努力的過程,也不問我這些事情。
除了學校老師的打罵,家人擔心我的課業,也帶給我壓力。雖然我考差了,但是我能夠自我調適,安慰自己,因為我知道我不像姊姊是讀書的那塊料。但是爸媽會擔心我的未來,他們很為我著急。我覺得他們剛開始很難接受我成績不好的事實,因為兩個孩子的落差太大了。
參與聖工 紓解壓力
不過那陣子因為有接教會的聖工,必須要去司琴,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給我很多幫助。我喜歡聚會,應該說是接聖工之後的自覺使命。所以,與其說是一半逃避補習,一半解脫讀書的壓力,不如說我覺得在晚上教會聚會的感覺很不錯,又可以司琴。
坐在會堂裡,好像進入另一個世界,讓人覺得很舒坦,跟追求未來、成就的事情都沒有關係,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做我自己。另一方面,我在國中是被分在最差的一班,三年可以趕走三個級任老師,但是我真的沒有變壞的原因,這跟參加聚會與持續聽道理有關係。
轉變
很感謝神,到五專唸起書來很得心應手,神也安排了五個很用功唸書的室友。她們拿到書就會事先開始預習,安排讀書進度,甚至教我自國中以來落掉的功課。
我第一次考試竟得第九名,自己也覺得很訝異,因為以前沒有進過前十名,從那時候覺得自己可以拼拼看,接下來進到第二名,到後來幾年都第一名。
我覺得課業名次是一回事,因為宿舍有規定星期一二四五有晚自習,必須到學校自習教室,並且點名,所以是不得已要唸書,對成績自然有幫助。不過聚會的習慣制約化之後,星期三就跟朋友借了腳踏車,騎車去聚會。
雖然在外地聚會很不習慣,直到專三不用晚自習,才融入當地教會,幫忙媽媽詩班、青年詩班司琴。因為我不是音樂科班出身,沒有太多的外務,身邊也沒有琴可以彈,因此很珍惜可以去教會司琴的時間。我五專的生活過得很快樂,一方面因為在外地教會聚會學習到很多,另一方面,我發現在學校受到很多肯定,那是專科以前從來沒有經驗過的。
體驗神的同在
但是在過程之中,有好幾次抱病考試的經歷,讓我體會到有神的同在。由於我只要生病就會禱告,不去看醫生。但因為是住在宿舍,同學只要發現有人生病,很怕被傳染,所以只要你一感冒流鼻涕,喊一下不舒服,同學就會要求你去看醫生。
我很常被同學逼去醫院,最接近的一次,應該是某年的期末考,我無法專心唸書,又病的很重,但是我堅持不去看醫生,同學就一直罵我,我回答說:「不行,我生病還是要靠禱告,當然這次也不會例外。」當時候的心情很難過,因為周圍的人不會支持你禱告,或者幫你禱告,還會嫌你可能傳染給她們。
不過,在那次還是選擇禱告,並且一樣熬夜把書唸完。雖然有溫書假,我還是有去聚會,而同學們會利用那段時間出遊,或者一整天一起讀書,但是我必須守安息日,作息跟其他人不一樣,可能因為信仰的關係,他們是不太能理解的做法,明明幾個很要好的朋友,我還得跟他們保持距離。
考後,回到家,原本擔心成績不好而想去攔截成績單(因為前兩次都第一名),因為好幾科唸的不是很踏實,寫的時候沒有把握。但是當接到成績單時,我哭了出來,很感動,結果我是第一名,還比第二名高出許多,原本擔心的科目也都考得不錯。因為生病的事情,我沒有告訴家人,而且知道這件事情的同學,並不支持我一路走來的過程。我哭了,因為我覺得,知道這件事情的只有神,是祂支持著我走過這段路。
|
|
|
|
作者: 四月藍採訪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2006
| |
列印本頁 |
|
分享好友 |
|
意見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