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31期2005年4月)
主題特寫:難以放下

張廷成

有個小朋友,看到糖果罐子,迫不及待伸手進去,用力抓著一把糖果,可是罐子的瓶口太小,害得他無法伸出手來,急得都哭了。如果您是小孩的爹娘,當您關心的走過來,想想看,您會教小孩子怎麼辦呢?

打破糖果罐?放開手,放下所有糖果?還是逐步放下一些,直到手可以出來?等同這個故事的道理,聖經上有段文字,我們可以用稍為輕鬆的心情讀讀看。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來十二1-2)

「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因能「坐在神寶座的右邊」,就好像前面的故事一樣,為了能離開瓶罐的束縛,所以寧可有所放下,因為手比糖果重要,也比糖果罐重要,能真切明白這樣的道理,我們才能把這些重擔,像現代中文譯本所說的,用類似「不把它當作一回事」來形容。

五十年前,在心理學理論的發展史上,出現了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的需求階層理論(hierachy of needs,1954),由於他的理論架構,頗能清楚闡述人類異於動物的獨特需求內容,因此得到許多的認同和引用,作為探討人類社會行為背後的動機模式,人類的需求即便不一定如其所言,是階層般逐一往上追求,倒也還能周全分析整體人們胼手胝足的行為動機。

除了原本分為五階層的人類需求類型,後來,他更補充提出另外兩個需求類型,分別是所謂「超越性動機」(meta-motivation)與「高峰體驗」(peak-experience),用以補足人類在追求生命圓融與屬靈信仰的需求。筆者願意簡單用馬斯洛初期的理論架構,配合現在我門所處現實社會的部分狀況,用以探討現代人難以放下的種種現象。

一、生理需求

這是人類最基本的保命需求,俗語說,「衣食足然後知榮辱」,就是這個道理。就算是天上的飛鳥,為了免去「鳥為食亡」的窘境,牠也要飛翔,也要尋找,也要餐風露宿,才得飽足。

人類基於對食物、穿著、甚至性慾上的需求,都將支配著他的意圖與行為。甚至,這樣的需求,還要涵蓋一個家庭,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上中下三個層面的基本生理需求,這樣的辛苦,豈是件容易的事。

當筆者中學時期,媽媽為了協助家計的需要,不得不清早起來幫忙爸爸做豆腐,天亮時分,又肩挑著豆腐在村裡沿路叫賣,「豆腐一聲天下白」,留給我極大的印象。

清早賣完豆腐,然後又急忙趕著要下田幫忙人家除草、插秧、割蘆筍等等。終於,她病倒了,得了癌症。感謝神,一段時間過後,她的病好了,醫生說,不可以再如此勞累,可是,怎麼可能?「不做,吃什麼?」媽媽又倒了,兩三年臥病的日子,看到我與弟妹們,一個高中,一個國中,一個國小,媽媽在臨走之時,何能釋懷?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台灣有八成以上的家庭,近幾年的家庭所得都在下降中,而且人口老化的速度也堪稱世界第一。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2002世界競爭力年報」發現,台灣人一年工作高達2,282小時,全球排名第一,但是台灣的經濟表現卻是倒數第十名,排名第四十。

種種數據顯示,絕大多數的我們,都要用比過去更多的時間和體力,來避免因所得逐漸減少,所造成一家溫飽的基本需求。這正也可以說明,為什麼無論晚間聚會、安息日聚會,甚至靈恩佈道會的參加人數比率會每況愈下,甚至低到個位數的情形。

二、安全需求

為了強調「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主耶穌特別用財主的故事提醒我們,整天為了「收藏」或「積存」的財主,「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豫備的要歸誰呢?」(路十二15-21)

這類需求,涵蓋對生理需求長期保障的規劃與努力,亦即為避免「老大徒傷悲」的窘境,尤其在難以「養兒防老」的年代裡,在充滿所謂「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如何確保不虞匱乏的一生,如何滿足家庭改善生活,以及國家社會能提供安定環境等等,都是人們進一步的心願與期待。

可是,根據汎亞人力銀行的調查,台灣上班族的憂鬱指數高達七成以上。

另一方面,根據衛生署所公布92年國人十大死因,自殺竟然高居第九名,15到24歲死亡青年,自殺更高居第二名,而且進步的國家都是類似的情形。由這些數據,也可以約略看出,在一味追求成長的高度競爭中,人們難以放下的安全需求,卻因被來自自身心靈深處的憂鬱所侵蝕,產生與努力目標大相逕庭的結局。

三、愛與隸屬的需求

有一次,偕同訪問組的同靈去探訪一位慕道者,是位年長的媽媽,在她家客廳牆上,掛著五個兒子的學士照。我們都很佩服,直誇她好厲害,能教出這麼多個有成就的小孩。

可是誰也沒想到,這位輕度中風又拄著柺杖的媽媽,卻用一聲嘆氣,作為回答我們的發語詞,「唉!他們不是醫生就是博士,可是不是在國外,就是在南部開業,很少回來。教會的人來我這裡都比他們回家的次數多,有時想想,生那麼多個小孩做什麼?」

這位年長的媽媽,勞碌一生,對親情仍難以放下;怎奈,對許多年輕一輩,父母親情已淡如雲煙。

想起另一個故事,是卡繆(Camus)小說劇本「誤會」裡提到的。說在歐洲中部山區,有個母親帶著一兒一女過日子,生活非常清苦。

後來,男孩慢慢長大,覺得待在這裡沒出息,出外奮鬥十年,有成就且娶妻生子,但是總覺得不快樂,妻子問:「我們已擁有一切,你為何仍不快樂?」先生回答說:「幸福不是一切,人還有責任。」

於是,他們舉家搬回去,與媽媽妹妹們同住。

四、受人尊重的需求

有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聖經故事,提到「大衛打死了那非利士人,同眾人回來的時候,婦女們從以色列各城裡出來,歡歡喜喜,打鼓擊磬,歌唱跳舞,迎接掃羅王。

眾婦女舞蹈唱和,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掃羅甚發怒,不喜悅這話,就說:『將萬萬歸大衛,千千歸我,只剩下王位沒有給他了。』從這日起,掃羅就怒視大衛。」(撒上十八6-9)好端端的一場戰勝喜悅,卻被國王認為對他不夠尊重的舉動完全破壞,甚至引來另一場自家人的恐怖殺機。

我們常會鼓勵人,特別是對自己沒信心的人,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般人也都不願意自己被瞧不起,所以用唱的也好,用努力的也好,「我一定要成功」成了大家刻骨銘心的期盼。

只是我們可曾想過這段經節,「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四17)這裡面所用到的形容詞,極重的、無比的、永遠的,相較於世上的榮辱褒貶,往往「兩面評價在人間」的情形,更顯受神尊重的無可替代。

五、自我實現的需求

這原本是馬斯洛所認為的人生需求最高境界,他認為人類終其一生的需求極限,無非想圓夢,圓「我希望如何」的夢。

希望成為企業家、音樂家、藝術家、運動家、軍事家或是政治家等等,每個人因為自己抱負與理想的不同,而對自己有不同的期許。

但是,這的確是條困難的道路,「一將功成萬骨枯」,「十年寒窗無人問」,偏偏總司令就是只有一個,卻往往不是你或我;狀元就是只有一個,偏偏也不是你或我;董事長、總經理滿街跑,可是往往也不是你或我,就算是,可能實質上的收入也很有限,只是個中看不中用的頭銜。

所以,如何界定自我實現的範疇與意義,這跟是否明白人生價值觀有極大的聯屬。

結論

「摩西死的時候,年一百二十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申三十四7)這樣的勇者,面對耶和華真神突然的話語,「當日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上這亞巴琳山中的尼波山去,……,你必死在你所登的山上,歸你列祖去……」(申三十二48-52),他居然能完全順服,毫無怨懟,一個支派一個支派的祝福他們,然後按著神的指示,死在山谷中,甚至「沒有人知道他的墳墓」。

藉由馬斯洛初期的需求理論架構,和部分聖經故事的記載,以及若干社會環境的情形,讓我們在面對生命「突然需要煞車」,卻難以放下的情境,有更顯脈絡的探討與反省。

主耶穌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十六26)人類一代又一代,在還沒有人能賺得全世界的事實中,先賠上自己生命的已不知凡幾。

所以,適度的放下並不等於失去,它可以讓小孩子的手離開糖果罐,悠遊更美好的世界;它也可以讓大人們,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而勇於「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


作者: 張廷成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200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