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44期2006年5月)
主題特寫:該做的事

小麥子整理

宗教教育的學生,絕大多數是健康的孩子;但是仍然存在些較有缺欠的肢體。關於這樣的現象,不要以忽視來面對,乃是要讓眾人有互相幫補,發揮愛心的機會。

既然不能只為了一兩個人,而完全將宗教教育課程的方向調整到適合他們,也不能因為多數人而忽略了少數人的需要,在這種難題底下,宗教教育老師們實面臨莫大的考驗。

不管是哪一類型的學生都是主的羊,主既不願放棄任何一隻羊,那眾人也沒有放棄的權利;主既將這些學生擺在這一個班級,無論是教員或是學生,都必須從中學習主耶穌要我們學習的課題。

在這次座談會中,我們請到數位宗教教育教員,他們都曾經面對這樣的學生,也曾經為他們無數次禱告,求主耶穌賜與智慧,讓大家有能力、智慧去牧養主的羊,既不讓這些有障礙的學生受到歧視,也不讓其他一般學生心理不平衡。以下茲將這次座談會的重點,為各位整理呈現。

這次座談會的重點,主要是以自閉症的學生作為討論方向。與會眾人的經驗中,這類型的學生通常比較容易活在自己的空間裡,不善於跟外界溝通交流,個性有時候會呈現不穩定現象。

不過,這樣的人卻非常遵守規則,例如:上課時,他總是最早到,即使是一個人的時候,他還是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等待上課,也較容易完成所交代的事情。

由於他的生活非常規律,該做什麼事情就按照時間表去做,不管這堂課是否已經結束,下課時間一到,他就自己直接下課。在這樣的特質之下,不但與人比較難相處,有些時候也較容易被人欺負與嘲笑。這看起來似乎是較不體面的肢體,就是讓我們有學習愛心的機會。

不但對這類學生的關愛不可少,更要讓他們不產生自卑感,還要讓所有師生都能接納他,不把他當特殊人物,而是當一般人一樣相處,並妥善引導他融入整個班級,甚至是整個教會以及社會。以下則是在實務上的探討。

在實務上,要打開這類學生的心門,除了在宗教教育課程的適當安排外,更可以透過事工的訓練,讓他們從建立起自信,進一步走入人群。在課程上,宗教教育還是以教導信仰為主,所以在崇拜課的時間,課程是不可能更動的。

不過,透過共習課的安排,可以把一些教導如何欣賞對方的美,或是讓彼此發覺對方的優、缺點,並且從愛心的基礎上學習包容對方的缺點。透過遊戲或是教導,讓一般學生學習到愛心的精神與重要,並知道如何落實在生活中;也讓有缺欠的學生,可以從建立自己的價值觀開始,重新自我評價建立自信心,瞭解到自己其實是跟眾人一樣,並不需要自卑,瞭解到世界上的每個人也是可以成為他的朋友,關愛他的人絕對不是少數,讓他自己也願意進一步去關心人。

透過所有人的互動,可以讓較有缺欠的肢體,從不體面成為體面。這類學生既對規矩特別遵守,或許訓練他們做一些簡單的事工,包括接待或是秩序維持之類的工作,他們必定可以有條不紊,盡力完成。更何況將一不體面的肢體,使之成為體面,甚至可以擺上台面,不但是這類學生的進步,更是全教會的榮耀,也是神的榮耀。

總而言之,雖然與會眾人都已經同意這些工作的重要性,不過實作上仍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包括教會的長期推動、全體弟兄姊妹的配合、課程的適當設計以及學生家長的支持度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去克服。也由於這次座談會時間短暫,所以對於實作問題無法深入討論。

不過,與會眾人大多願意為這項事工投入心力,所以在徵得眾人同意之下,目前與會眾人亦組成小組,固定舉行會議,除了設計適當課程外,並擇定一位對象,尋求該地教會支持以及學生家長同意,並瞭解學生意願,先針對這一位學生來努力,期望在呈現一定成果之後,可以擴大成全教會的運動,並繼而推廣到其他教會以及社會上的眾人。

由於剛剛起步,所以亟需各位弟兄姊妹的代禱與關心。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再為各位寫一篇成果報導。也感謝主讓這些兄姊願意這樣奉獻心力,為的不是名利,而是對主內同靈一份真正關懷的熱忱與愛心。求主紀念!




作者: 小麥子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200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