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40期2006年1月)
編輯手記:軌跡

淑華

2006年,福音來台的第八十年。省思自己踏入文宣工場亦佔這歷史的四分之一強,看見福音良田的消長,《聖靈》月刊該擔負的使命與引導,在聯總交託真教會歷史的整理過程中愈見清晰。

回顧真耶穌教會初創,由於中國幅員廣大,工人不多,因此以文字宣道為策略之一,1917年魏保羅勇敢地郵寄更正教條規給各教派。

今日,台灣面對的世界宣道更是廣闊,《聖靈》月刊在真理的闡述上更見方向。然而,真理研讀與啟發非一日可成,非憑三言兩語可竟功,深願真教會子民定靜而後見使命,未來真理與教義解釋更見成熟與完備。

1919年首期《萬國更正教報》發行,往後陸續應各省地索要贈送,對真教會的發展有直接而重大的作用。今日,在訂閱與贈閱間擺盪的政策後,終於回歸「福音白白得來,也要白白捨去」的恩典,期待支持文宣工作的同靈們,以您的有餘補他人不足,讓文字宣道在福音的工場上永不缺席。

1926年《聖靈報》作為總部刊物後,成為宣道的一大利器。其中最直接而明顯的事例為沙巴福音的源起。如今網路世界,有更多未知的「沙巴」等著我們,《聖靈》月刊除了提供聯總文宣需要,更有網路《聖靈》月刊的設置,隨著工人的腳跡翻山越嶺。

1941年,臺灣支部改組為本部,創辦本會機關報──日文《聖靈報》,其間經歷戰亂,曾不定期發行。直至1951年台灣接辦,延續1948年南京因戰火停刊的《聖靈報》。

另外,1960年《兒教通訊》創刊於嘉義教會,1962年改名《宗教教育》,採不定期發行,至1967年第32期起改為季刊而後月刊。1965年《台北青年聚會通訊》創刊,1969年2月改為雙月刊,1972年改名《青年團契》。

神的奇妙帶領,1999年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三本雜誌之專利服務標章,以保障自身權益(可據此對抗同名之出版品),申請程序在2000年2月完成,《聖靈》月刊獲順利核准,惟《青年團契》、《宗教教育》因名稱不具特殊性而被駁回。

2001年,在「全人教育」的思維下,無論是孩童家長必知的《宗教教育》或重思潮的《青年團契》終於併歸《聖靈》月刊,收閱量也由5500本逐年增至12000本,給予「三合一」最好的肯定。

神的帶領,需要透過時間來證明。人常落於眼見,走得搖擺不定。行至80年,更見同心共力的重要。量的增加固然可慰,質的提昇仍是歷來努力的目標。

2006年,三合一後首度的增頁,年度推出的新專欄有:支援教牧事工的「教牧資源站」;讀者深切期盼的「樂齡六○」暮年生活議題;還有從希伯來語文、文化背景、思考模式深入解析經文的「聖經放大鏡」;和研經的「箴言釋義」。

福音工作要「隨時」「多方」,口傳與文宣並進。在追尋歷史的軌跡,發現種籽能撒在「好土裡」,真能開花結實,可六十倍,甚至百倍。願,歇了勞苦、進入永恆之後的我們,回頭看,都會滿意那曾有過的自己。




作者: 淑華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200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