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38期2005年11月)
主題特寫:小百科──憂鬱症V.S.憂鬱的性格

Daniel

憂鬱症


憂鬱症在本世紀是廣泛被討論關注的話題,但也要小心不要濫用這個名詞,或人心惶惶地以為周遭親友都有憂鬱症傾向。

憂鬱症(臨床診斷)的判斷,若有五項或以上的下列症狀,而且是同時出現並持續在二至三個星期的時間內,並且這些症狀是在這段時間之前沒有出現過的:

1.整天心情低落,幾乎每天都沮喪、空虛。(比如:有時很想哭)
2.無法適應日常生活的規律節奏。(比如:覺得洗澡是件很麻煩的事)
3.睡眠困難或睡得太多。(比如:難入睡、易醒、睡醒時感覺難受)
4.對工作、興趣、朋友或活動失去動力。(比如:不想出門,不想社交)
5.體重改變、胃口減退、體重下降;或胃口增加,體重上升。
6.難以集中精神或作決定,思考、動作過激或變慢。
7.自責感很重,覺得自己不夠好也很不幸。(對將來感到灰暗)
8.會有自殺的念頭,覺得活得很辛苦,沒有目標。
9.常感疲倦、很累、不想做事。(會有頭重、頭痛)

若經醫師臨床診斷為憂鬱症,可直接請教醫師如何治療、用藥。憂鬱症像是心理上的感冒,感冒可以靠休息、調養漸漸復原,也可以藉助藥物立刻痊癒,但不能延誤或久拖,否則會有併發症,後果就不易收拾。憂鬱症的成因複雜,心理、精神、環境、性格、生理都有關聯,用藥的觀念在教會中一直是見仁見智,如果以身體疾病看待,比較有空間去斟酌。

臨床憂鬱症(也就是上述的症狀),若沒有在之前牽扯靈界的問題,直接用藥控制,再有專人輔導及信仰關懷的力量,治癒的機會幾乎是百分之百;最怕的是,病情一拖再拖,又不讓人知道,原本單純的臨床憂鬱症引發更複雜的問題,製造了憂鬱症神秘的色彩。

憂鬱性格


另一種需要仔細分辨的是憂鬱的性格。

憂鬱性格在臨床上尚未歸類在心理精神疾病的範疇,因此除非當事人明白自己的心理狀況,否則辛苦的其實是周邊和他相處的人。憂鬱性格的認知和行為,是要追溯到早期童年的成長經驗和青春期的過程,若有下列五項或以上的症狀則是憂鬱性格:

1.一直以來多年的不開心,沒有喜樂,看人生是灰暗沒有令人驚喜的事。
2.以自我為中心,需要旁人整日的討好和注意。
3.常覺得被別人看不起,覺得自己很沒用。
4.喜好批評、論斷、責備他人。
5.擔心及憂慮很多人、事、物。
6.消極、負面的想法。
7.常後悔、自責。

陽光對憂鬱性格的人來說是負面的重擔,微笑也恐怕變成輕侮他們的舉動,起碼在我的治療室裡,他們比臨床憂鬱症更難處理。目前較先進的是以聽覺或腦波音樂治療,配合專業輔導,但先決條件是要當事人明白和承認自己的認知行為出了問題,要做到這一步是相當困難的。所以一般來說,輔導當事人的家屬或與其居住的人反而是重點。

憂鬱性格的人通常都經歷了早年成長痛苦的經驗,研究數據顯示,戰後嬰兒潮之前的這個年代出生的人,也就是五十歲左右或更年長者是經歷了大時代的苦難,他們有比其他人更易形成憂鬱性格的機率。值得慶幸的是,若他們在後來的人生裡觸碰到耶穌的愛,那就是最大的彌補和安慰。

下次要講別人Blue時,可要有憑有據,不是那麼多人都Blue。偶爾小沮喪一下,有何不可,只是時間不要太久哦!(保羅說「不要含怒到日落」,恐怕也是這意思,會傷身、心、靈。)




作者: Daniel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0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