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番鴨
一、祭壇的異象(1-10)
從第七章開始,描述了阿摩司所看見五個異象,在這些異象中,我們發覺選民情況愈來愈壞,異象的情境也愈來愈可怕:頭兩個異象,審判還只是警告的性質;第三個異象,神定意要降災難給選民;接下來的第四個異象,神宣告以色列人的結局到了,程度上還未到絕望的地步。這次先知所見的第五個異象,肯定以色列國崩潰的到來。
1.審判從聖殿開始
首先先知看見「主站在祭壇旁邊」,可見這個異象的背景是在伯特利的聖所,祭壇是神與選民立約之處,是神人之間和平的橋樑。但在這裡神的話卻毫無和平,反而是宣佈毀滅,更諷刺的是審判竟從聖殿開始。「要擊打柱頂」,這裡的柱頂很可能是指楣樑或裝飾用的柱頭,當這些被拆毀時,門檻自然就會動搖了。
聖所是國家宗教中心,其目的是要人們學習認識神、認識真理及公義原則的地方,如今聖所失去她的功用,它將變成國家死亡的中心。
保羅曾責備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他們聚會非但沒有受益反倒招損(林前十一17),它喪失信徒得造就的機制,日子一久只是徒增信徒的困擾與神的忿怒而已。因此想想現今的「聖所」,是否還保有神與人和好、人與人和睦的內涵呢?若否,則難逃神公義的怒火。
神讓聖所倒塌,許多人被壓死,即使有少數人逃出,但卻逃不出耶和華的刀,所以神說「所剩下的人,我必用刀殺戮,無一人能逃避,無一人能逃脫。」神用誇飾的語法比擬之。
例如「挖透陰間」是指他們逃避到死人的住處,地底的深處;「爬上天去」是指他們跑到極高無比之處,似乎是神居住之地方;「迦密山頂」為硫磺岩石所形成,遍山充滿了二千多個天然洞穴,又因甚多濃密的森林,成為極佳的躲藏之處……等,這些基本上都在形容人無論躲到哪裡,都無法逃脫神的面(詩一三十九7-12),因為神要「向他們定住眼目,降禍不降福」;若與「民六24-26」的情境比較起來,同樣是得到神的關注,遭遇卻是截然不同的。
2.神對雅各毫不留情
接下來先知讚美統管宇宙萬物的神(5-6),根據上下文來看似乎很唐突,其實先知將天地的主宰表明出來,表達祂可以用大自然的力量對選民造成威脅。
「消化」即「熔化」,或作「震動」,神一摸地,地就震動,地震絕對不是只有自然現象,它其中也蘊含了神的意志。至於「樓閣」與「穹蒼」,前者可作「梯階」,後者或作「基礎」,神一層層地建構天上的家鄉,一階階地鋪造地的根基,也將海水安置在地面上,先知把這些真相再次提出讓選民嚴肅面對,因為神也同樣有能力摧毀一切。
選民的特權必須帶有責任,一旦公義和公平的責任被拋棄,特權也將保不住。特權可不是應得的,而是白白的恩典,沒有人能夠靠什麼賺取神恩典的特權,而相對地,也沒有人能夠放棄責任而保留住選民的特權,這是神的慈愛與公義並存的原則。
其實神並不偏袒以色列人,神雖然曾領他們出埃及,但同時亦眷顧和帶領其他外邦民族離開他們的原居地(7)。例如:古實人從尼羅河上游遷移到埃及;非利士人從迦斐託─—現今地中海東部屬希臘的克里特島(新約稱為革哩底),遷移到巴勒斯坦地;神也帶領亞蘭人從吾珥—─可能是希底結和伯拉兩河之間的地區,遷移到現今敘利亞之處。
以色列人以為只有神救了他們出埃及,離開為奴之地,他們便在萬民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卻沒有展現神選民的風範。因此神說在祂的眼裡,以色列民與這類經歷的外邦人一樣,可沒有一直繁榮、安全的特權。神將選民視作「有罪的國」,所以選民不能自恃犯罪,神必要究察審判。神要把以色列人散居在列邦中,其中先知用「篩子篩穀」來形容這種情境,神說「連一粒也不落在地上」,這是指罪人一個也不能逃脫神的審判。
在此我們也看出令人汗顏的事,事到如今選民仍硬心不信,仍說「災禍必追不上我們,也迎不著我們」,人躲避現實的功夫實在了得,他可以想盡千百種理由,來說服自己不接受、不願見到的局面。
然而先知透露出一絲希望,就是「必將這國從地上滅絕,卻不將雅各家滅絕淨盡」,這就是神要復興「餘民」的觀念,先知把這訊息做伏筆,竟成為《阿摩司書》的結語。
二、以色列未來的復興(11-15)
阿摩司最後這段信息是整卷的曙光。之前充滿著罪孽、審判、刑罰,讓人感到心寒、無力,但先知卻在本書的末了預言以色列未來的復興,內中充滿了希望與平和之氣。
1.重建國權(11-12)
先知將眼光透視到未來的「那日」,這是審判之日,也就神賞善罰惡之時,神應允要將「大衛倒塌的帳幕」重新建立起來。當初神引領大衛一步步打下來的天下,不到第三代王國就分裂,力量的分散換來搖搖欲墜的國勢,南北兩國頻頻遭到外族的摧殘,甚至最後仍不敵列強的侵略而滅亡。如今神要應允以色列的選民,祂一定會重建大衛王朝,恢復昔日的光景,並且不再是一分為二的國度,而是合一的國度。
先知有強烈的復古情懷,他之前嚴正指出這個國家有許多有形、無形的破口,以致於最後遭敵人闖入而陷入破碎支離的殘局;但「到那日」,神應允要「堵住破口」、「重新修造」,類似這種的預言,同期的以賽亞也曾提及(賽五八12)。
其中有一段突破以色列國界的藩籬,將未來的疆界深入以東地「得以東所剩餘的」,這個未來的以色列國不再受到血緣的限制,「所剩餘」也意味著那些外族是殘破不堪的,但卻得到神的呵護與神的憐憫。
在此我們必須先做一番省思,這段所謂的「新國度」,不再是用政治、軍事建構的有形國度,而是用生命的見證建構的無形國度,這是藉著相信同一位主所形成的內在集結的力量。使徒雅各在耶路撒冷大會主持會議,聖靈感動他,引用這段聖經來應驗外邦人得拯救之事(徒十五16-18),未來復興的以色列,就是耶穌用寶血揀選而蒙救贖的教會。
2.重建家園(13-15)
舊約之時,救恩的計畫晦暗未明,他們無法了解所謂屬靈不朽的國度的精髓,因此阿摩司先知借用應許之地為題材,指出將來選民生活的安定和繁榮之遠景是永恆的觀念,「我要將他們栽於本地,他們不再從我所賜給他們的地上拔出來」(15)。
其實屬物質的家園絕對不可能永恆存在,因為外力干擾的因素太多,更何況人的生命是短暫的,美麗安詳的家園即使是永恆的,對短暫生命的人又有多大的價值呢?
「耕種的必接續收割的,踹葡萄的必接續撒種的」,這是形容豐收的榮景,一造接一造,土地沒有閒置。在過去他們每年的十一月耕種,年底撒種,四月割麥,八月將成熟的葡萄醡成酒,但如今因為豐收的緣故,夏天收割的工作延續到年底才完成,然後可以馬上進行另一波新的開始,生生不息。
因為物產太豐富,種植葡萄園的山坡,因為榨酒太多而滿溢出來,順山坡流下滋潤小山坡(13下),並且他們必享受勞碌所得的,住在已修復的城邑中,安居樂業(賽六五21-25)。
或許有人將這榮景比擬現代的以色列,不但國防強大,他們運用科技的力量使滄海變為良田,又在過去古人認為毫無價值的死海,發現豐富的礦產……,然而他們卻要面臨強大的外敵環伺,始終不能完全放心的安居樂業,因此用這段比擬現代以色列實在有一段差距。
《啟示錄》末了揭開了一個嶄新的新天新地,它給人帶來真正的希望,因為再好的福分,假若失去永恆的價值,那這一切的結局又化為烏有,哪有什麼意義呢?因此神向我們保證,那最終的福分,一定是與祂一樣,擁有永恆的榮耀,這才是最扎實的應許。(《阿摩司書》查經系列全文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