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44期2006年5月)
真理論壇:【箴言釋義】尋求智慧(箴言二章1-22)

邱義雄

本呼籲是十大呼籲中,唯一以假設語氣的條件子句(protasis)開始的。以三個「你若……」(1-4節英文有三個if you),說明如何尋求智慧。其他的呼籲皆以權威的勸勉開始,本呼籲是以假設語氣的條件子句作為開端(第一詩節),隨後五段詩節都是上述條件子句的結句(apodosis),藉以導出結果。

本章共有22節,正好是希伯來文的字母的數目,是一篇詩句完整的詩歌。其結構可分為六個詩節,分析如下:

1.尋求智慧必要的條件(1-4)
2.領悟智慧是基於敬畏神(5-8)
3.道德和知識的增長(9-11)
4.脫離惡人的道路(12-15)
5.脫離淫婦的毒手(16-19)
6.善人的酬報(20-22)

由上述的結構分析可以看出,本呼籲的寫作是相當有計畫的,先述說尋求智慧的必要條件,然後把獲得智慧的方法提綱挈領解說。作者強調智慧來自耶和華的賞賜,然後述說智慧給人的益處,智慧進入你的心,要救你脫離惡道,救你脫離淫婦,使你行在善人的道上,得以在地上存留。本呼籲是老師以閒話家常的方式,來教導學生。

作者在前一章藉著智慧的口,嚴厲地警告那些對智慧的教導置若罔聞,繼續固執於惡的人。如今再以慈父的心懷,耐心地對自己的子弟說明,追求智慧的重要,尋得智慧的人是何等幸福,他們將從智慧獲得大量的恩惠。

在本章作者以「智慧」、「聰明」、「知識」三個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一智慧。智慧是知識的來源,而聰明是知道如何運用智慧;因此,人若離了智慧聰明是相當危險的。

一、尋求智慧必要的條件(1-4)

智慧乃人們所渴慕、所追求,約伯曾問:「然而,智慧有何處可尋?聰明之處在那裡呢?」(伯二十八12)。智者以慈父的心懷,如同老師對學生說話。他以三個「你若」(第三、四節都有「你若」if you,中文沒有譯出),說明如何尋求智慧。

1.你若領受(1-2)

要得智慧最好的方法就是「領受」,誠心領教,虛心學習(參:徒八30-31)。領受包含「側耳聽」,以耳聽聞加上心靈的咀嚼,並存記下來。

尋求智慧必須要「專心求」,真心誠意,心無旁騖,全神貫注去追求。

2.你若呼求(3)

《呂振中譯本》譯為:你若呼求聰明,揚聲求明哲。智慧的導師似乎在暗示,追求智慧要像游泳沒頂的人大聲呼救,如同嬰孩愛慕奶一樣,揚聲迫切地呼求,就能得到。

「呼求」也有禱告的意思,你若感到智慧寶貴,是你所必須追求的,你就會祈求(雅一5),如同主耶穌所說借餅的比喻,祂必因你情詞迫切的直求,賞賜給你(路十一5-8)。

3.你若尋找(4)

「搜求」《英文欽定本》為searchest,不只是在表面上尋找,乃是深深挖掘、搜尋。尋寶的人,如癡如醉,不怕勞苦,不眠不休,廢寢忘食。財富的魅力使他膽大心細,不見黃河心不死。尋求智慧有鍥而不捨的尋寶精神,必定不會失望。主耶穌在尋寶的比喻中說,尋寶的人「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了這珠子。」(太十三44-46)

二、領悟智慧是基於敬畏神(5-8)

1.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神(5)

《思高譯本》譯為:你必能領悟什麼是敬畏上主,也能明白什麼是認識天主。

尋求智慧的結果,使人對神的認識更深,更加親近神。由此可見智慧始於宗教,也終於宗教。

2.智慧的源頭是耶和華(6)

所羅門向神求智慧,神就賜給他聰明智慧(王上三9-12),耶和華是智慧的源頭(但二20-22)。因此,缺少智慧的人可向神求(雅一5)。

3.智慧保護人,使人不致陷於危險及誘惑中(7-8)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他幫助正直的人,保護誠實的人。他幫助待人公道的人,護衛對他忠誠的人。

「盾牌」保護人在受攻擊的時候不致受傷。「智慧給行為純正的人作盾牌」,神賜人智慧如同盾牌一樣,在四面護衛我們,幫助正直的人,保護誠實的人。他也幫助待人公道的人,護庇虔敬人的道。

三、使人道德和知識的增長(9-11)

追求智慧可以得到保護,也使人的道德和知識增長。

1.明白仁義、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9)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你如果聽從我,就會知道什麼是誠實、公平、正直,知道什麼是你們應當做的。《當代聖經》譯為:這樣,你就能辨別什麼是公義、公平和正直,也懂得一切美善之道。

智慧使人有正確的判斷力,能辨別什麼是仁義、公平、正直,懂得一切美善之道。有正確的人生觀,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清楚的方向和目的。

2.智慧使人道德和知識都增長(10-11)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你會成為明智的人,而知識會使你歡愉。你的遠見要衛護你,悟性要保護你。《當代聖經》譯為:智慧必定進入你的心中,知識也必成為你心靈的喜樂。謹慎的心思會護佑你,明智的思維必看顧你。

智慧使你成為明智的人,處事有謹慎的心思,明智的思維,有堅定的意志,選擇所當行的路。有了真智慧護衛心懷意念,道德與知識都增長,就不會隨從惡人的誘惑,知識也必成為你心靈的喜樂。

四、救人脫離惡人的道路(12-15)

1.救人脫離惡道(12)

《思高譯本》譯為:使你遠離邪道,遠離言詞荒謬的人。《現代中文譯本》譯為:使你不致於做錯了事,要保守你,使你遠離那些以口舌惹事生非的人。

智慧能保守我們,使你不致於做錯了事,使我們能分辨是非,遠離那些以口舌惹事生非的人。

2.惡人的光景(13-15)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遠避那些背棄正道、生活在黑暗中、喜歡作惡、以邪惡為樂、走彎曲道路、不可信賴的人。《當代聖經》譯為:那些人捨棄正道,甘心走向黑暗,專以行惡為快,以荒誕不經的事為樂;他們做事詭詐,行徑邪惡。《思高譯本》譯為:即那些離棄正道,走上黑暗之途,喜愛行惡,在邪惡中喜樂的人。他們的道路彎曲不直,他們的行徑邪僻不正。

這三節經文是說明惡人的光景:

a.惡人就是作姦犯科的人,他們惱恨光明

他們背棄正道,甘心走向黑暗,喜歡作惡,以荒誕不經的事為樂。這種人正如主耶穌所說:「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參:約三19-21)

b.惡人就是做事詭詐,邪僻不正的人

惡人做事彎曲詭詐,行徑邪僻不正,他們隨從自己的喜好,以行惡為戲耍(箴十23)。基督徒要遠離惡人,古詩人提醒我們:「那偏行彎曲道路的人,耶和華必使他和作惡的人一同出去受刑。」(詩一二五5)

五、救人脫離淫婦的毒手(16-19)

「淫婦」和「外女」為同義字,指在正當婚姻關係以外的女人。兩者都有字面上的意義及象徵的意義。這個題目作者在以後的訓誡中會再加以討論(五1-23,六24-35,七5-27),其中的概念和措詞與此處大同小異。「淫婦」也可以指神廟裡的妓女或賣淫的婦人。迦南宗教敬拜巴力和亞斯他錄(Astarte),常要拜神者與廟妓行淫,所以先知書中常把敬拜邪神視為犯姦淫(耶一-二)。

《箴言》中嚴厲警告不可姦淫,不僅是因為社會風俗敗壞,且是由於此舉與拜假神的惡俗有關。由二章17節、六章26節、七章19節看來,這些淫婦似乎為已婚婦女。她們是:

1.油嘴滑舌(16)

《呂振中譯本》譯為:智慧必援救你遠離陌生婦人,遠離說諂媚話的外女。《當代聖經》譯為:智慧要救你脫離蕩婦,擺脫那花言巧語的娼妓。《思高譯本》譯為:智慧將救你脫離蕩婦,脫離甘言蜜語的娼妓。

淫婦的巧計,是以甘言蜜語,花言巧語,說諂媚的話來誘惑人,使盡了渾身解數誘人犯罪。無知的少年人容易受迷跟隨她,就好像牛往宰殺之地,他都茫然不知(參:七6-23)。

2.離棄幼年的配偶(17上)

「配偶」就是丈夫。這淫蕩的女人對自己的丈夫不忠,她背棄年輕時結髮恩愛的丈夫。

3.忘了神的盟約(17下)

「神的盟約」指耶和華在西乃山頒布給選民遵守的十誡。婚姻乃神的配合,結婚是男女兩人在神面前立下「盟約」(參:瑪二14),姦淫不單是對丈夫不忠,也是撕毀了兩人在神面前所立的盟約,更是違背神所頒布的誡命(第七誡)。

4.淫婦誘人步向死亡之地(18-19)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你如果上她的家,無異走上死路;她的路導向陰間。凡去探望她的人沒有一個回來,沒有回到生路上來的人。

淫蕩的行為,使人步向死亡之路。因為按律法規定,一切犯姦淫的人都應處死(利二十10-21;申二十二13-30)。淫蕩就是放縱肉慾,縱慾使人精力消耗,毫無生氣,且易染上性病,變成未老先衰,提早死亡。

六、善人的酬報(20-22)

這幾節經文是本呼籲的結論。第20節不同的譯本有不同的翻譯:

《和合本》譯為:智慧必使你行善人的道,守義人的路。《呂振中譯本》譯為:智慧必救援你,使你行於善人的道路,一直走著義人的路徑。《現代中文譯本》譯為:所以,你要以好人為榜樣,過正直的生活。《思高譯本》譯為:為此,你應走善人的道路,持守義人的行徑。

人若有了真智慧,智慧就護衛保守你,救你脫離淫婦的道,引導你行善人的道,守義人的路。所以,你應走善人的道路,以好人為榜樣,持守義人的行徑,過正直的生活。

最後作者以義人和惡人的對比作為本呼籲的結束:

1.正直人在世上居住,在地上存留(21)

《呂振中譯本》譯為:因為正直人必久居於應許之地;純全人必存留於其上。

「在世上居住」與「在地上存留」是神對敬虔倚靠祂之人應許的福氣(詩三十七9、29)。在舊約時代,神應許賜迦南美地給祂的子民,凡順服神聽從祂命令、不偏離左右的,可以安住其中,享受「應許之地」。反之,則在神所賜的美地上被除滅(參:書二十三6-13)。

2.惡人必然剪除,必然拔出(22)

《呂振中譯本》譯為:惡人總會從應許之地被剪除;背信的必從其上被扯走。

從約書亞的遺命可以看出,若與迦南人攙雜,去事奉叩拜他們的神,與他們聯絡,彼此結親,互相往來,其結果就是受神懲罰,在所賜的美地上速速滅亡(參:書二十三14-16)。

正直人可以享受應許之地,惡人必被剪除,在所賜的美地上速速滅亡。在今日也是一樣,無論今世的土地或將來的天國,奸惡之徒是完全無份的。


作者: 邱義雄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200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