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30期2005年3月)
見證見證:記林獻生長老娘之迴響 我的母親──林獻生長老娘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林美玉

妹妹與大姐受邀撰寫母親的內容,讓我和二哥、二姊先睹為快(兩篇文章已刊登於2005年一月份《聖靈》月刊),她們是家中的老大與老么,同樣在教育界工作,二十年的年齡差距,讓我看到她們對父母不同角度的思念。

二哥說,大姊寫的內容,有太多是他不知道的故事,而我與大姊相距十八歲,許多故事更是我不知道也未曾從父母口中聽到的。婚前我與父母同住最久,而目前是離家最遠的孩子,也想與大家分享由我的角度談對父母的思念。無論我們八個孩子的表現如何,可以確認的一件事,就是父母是依著神的教訓,教養他們的子女。

外祖父是個地主,又當鄉長,母親是在三代沒女兒,上有兩位哥哥的情況下出生於這個家庭,她的備受寵愛,可想而知。一位千金大小姐,如何成為傳道的好幫手,成為子女心目中偉大的母親,全在於她對神的全然信靠與順服,而這也都表現在她的事奉上。

養豬、養生蛋雞,後院又種菜,養雞、鴨、鵝、火雞,還有一家人生活的打理,母親年輕的時候,或許從未想到將來必須過這麼辛苦的生活,可是,既然把先生奉獻給神使用,她便挑起擔子,好讓父親能安心服事神。

無論是家事,或教會聖工,母親總在第一線,孩子們也都要參與。雖然忙碌,教會的聖工卻從不缺席,像訪問信徒,曾經走路到宜寧中學、烏日一帶;炊事、籌備會議工作,以前台中教會是台灣總會的所在地,一年裡,多次舉辦各項會議都須信徒的參與,不只是父母忙碌,孩子們也都跟著學習。

只要願意,台中教會有許多機會讓大家學習「事奉」,所以從台中教會到外地或旅居國外的青年,對教會聖工的參與度都相當高。因著對家務事、對聖工的參與,我們的生活十分充實,這些歷練與經驗,成為我們長大成人後的寶貝。

母親多次提到一件讓她心疼的事,這件事總是會讓她老人家談著、談著,就紅了眼眶。那就是:遇到颱風天,每個做家長的,總是會像母雞以翅膀呵護小雞同樣的心情,把孩子帶回家中或安全的地方,保護自己的子女;但她卻是趕快催促孩子們出去載餿水,免得所養的豬隻在颱風天裡缺了食物。

離家近的,由二姊和我以手提的方式收取,哥哥們則負責去載遠地的餿水,有的單程距離就好幾公里遠,一路頂著風雨來回,難怪幾十年過去了,母親想到此事,仍然那麼心疼。而買米糠來和在餿水裡給豬補給營養,只能偶而為之,因為這是需要花錢的,豬隻全靠餿水與母親煮的一些蕃薯葉及廢棄的菜葉,所以在家的孩子沒人可以閒著。

長著、長著,在學期快開學之時,也是豬隻差不多夠大、可以賣錢的時候了,豬被人用麻繩將四隻腳捆住,以一根很粗的提棒穿過,由兩位壯丁倒提過磅,牠們費盡全力地慘叫著,不願意被人帶走;可是小孩子的心裡卻知道,明天有豬肉可以吃,而父母的心裡,則是孩子們的學費有著落了。

為了平時家裡所需的補給,母親又養了近百隻的生蛋雞,鄰居們會來這買最新鮮的雞蛋。記得小時候,假日我最喜歡早起去記錄雞生蛋的情形,窗邊掛著一個畫有格子的夾板,哪一列哪一格的雞生蛋了沒?都記錄在板子上,也因為這個紀錄,發現了一件當時小小心靈從來沒想到的事──有的雞居然一天生兩個蛋。

由於每天早上有新鮮的蛋可以撿,碗裡裝著熱騰騰的白飯或稀飯,中間挖出一個洞,然後把蛋打下去,加一點鹽巴攪一攪,鮮黃滑溜的飯一下子就吃光光了,這是現代人比較難享受到的感覺。

以前的日子,孩子生日沒有大餐吃,也沒有蛋糕可以切,母親給我們的禮物就是──今天可以吃兩個蛋,多麼別緻的生日禮物啊!

後來大姊結婚,哥哥們也相繼去外地工作或求學,我們搬到文祥街的總會宿舍,經濟重擔漸輕省。不再為生活那麼忙碌後,母親卻也沒閒著,在家的時間,早禱後就看到她坐在窗邊讀聖經,讀經完畢,就翻閱台灣總會給每位婚姻介紹委員的「未婚青年名冊」,這件工作,一直放在母親的禱告中。

母親成功介紹的婚姻有幾十對,而她幾次跟我提到,她覺得好的婚姻必備條件,也是她在做這件工作時最看重的事:第一、信仰,第二、健康,相信這兩個條件,可以提供給家長與適婚青年做參考。

現在家裡提供為蒙特婁祈禱所使用,要說母親怎樣的影響讓我們願意這樣做,那就是跟隨母親「事奉」的腳步,也祈望下一代傳承下去。

母親由可以跟我們在電話中聊天,到目前問知這個電話是哪個兒女打來後便想掛線,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她曾經是一位讓先生做工無後顧之憂,善盡本分的傳道娘,相處六十幾年的老伴離開後,對老伴的思念絲毫不減,只是健康漸漸不佳。讀到《箴言》三十一章11-12節的經言:「她丈夫心裡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她一生使丈夫有益無損。」回想起來,這正是父母親相扶相持六十幾年的寫照。


作者: 林美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200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