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慕、線卿
*學生總是喜歡在我背後亂取一堆綽號,怎麼辦? *這些孩子到底喜不喜歡我啊? *可不可以不要再叫我的小名啦!
在教會中,經常看見許多孩童不懂禮貌,不論是在平常的見面問候,或是請教老師、長輩時,總是支支吾吾,或是以「ㄟ……那個……」等語詞帶過,這是因為平時沒有適時的給予正確指導,以致孩子不知道在何種場合應該使用何種話語彼此問安。
我們知道生活教育的成敗直接影響社會的穩定,也影響社會價值觀與倫理道德的運作,而孩童正處於可塑階段,生活教育對其影響重大,實在不容輕忽。因此宗教教育也應當負起教導正確禮儀的責任。
情境一:小朋友直呼教員小名
有一次,在聚會間的空檔,看到幾個孩子在教室跑來跑去,當他們經過某位教員身邊時,很自然地對他稱呼一聲「阿偉」,教員也對他們投以微笑,正巧班負責在旁目睹了一切,本想立即去糾正這孩子,告訴他們對老師要有禮貌,不過看到阿偉沒有任何動作,也只好先把想說的話吞下去。
等孩子都離開之後,班負責詢問了一下當時的狀況,為什麼這些小朋友會直接稱呼他的小名呢?阿偉則一派輕鬆的答道:「是我要學生這樣稱呼我的,因為這樣子會產生親切感,彼此之間比較不會生疏。」班負責瞭解阿偉的用意,不過也清楚知道,用這樣的方式來增加親切感並不是一種很恰當的作法。
更加親近?或不尊重?
身為一個教員,總是會有這樣的疑慮:「學生喜不喜歡我?接不接受我?他們怕我嗎?」
如果看到一群孩子下課圍著某一個教員談天說地,好像十分快樂,內心不由得產生羨慕之情,於是「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喜歡我」這樣的念頭就油然而生,也會積極的尋找一套可以遵循的規則。阿偉就是其中的一個。
阿偉為了增加與學員之間的親切感,自訂了下列規則──「小朋友見到他不用稱呼老師,可以叫他小名」。剛開始聽到孩子在身邊「阿偉、阿偉」的叫著,覺得蠻親切的,好像得到小朋友的認同;可是久了之後,卻又隱隱約約覺得缺少了什麼?仔細推敲,原來就是「尊重」的感覺。
當孩子以平輩的方式稱呼自己時,透露出來的訊息卻是狎近輕佻,缺乏尊重的態度。而且,也讓某些孩子誤以為這樣的作法是正確的,甚至推及其他教員身上,不管看到哪一位教員,都可直呼姓名或是小名,造成其他教員的困擾,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樣的一個相處模式。
在名字上加上適當的敬稱,既親近又尊重
想要拉近教員與學員之間的距離,不會因師生關係而覺得疏離,可以請學生在名字後面加上一個哥哥或是姊姊,例如「阿偉哥哥」、「小雲姊姊」,這樣聽起來不但可減少「老師」二字所帶來的距離感,也可以讓孩子學習在親近中彼此尊重。
如果教員還是堅持要讓孩子直接稱呼小名,也要記得提醒他們,這樣的規則只適用在自己身上,對於其他的老師、長輩還是要照原有的方式對待,不可隨便。
情境二:小朋友為教員取綽號
天雅是教會幼年班的教員,平常跟學生相處得很融洽,有一次聚會結束,大家坐在一起泡茶聊天的時候,正巧有一群幼年班小朋友經過,其中一個孩子對著天雅很親暱的叫了聲「天天」,這時旁邊的人也都跟著起鬨,「哇!這麼熱情啊」、「叫得這麼甜呀」、「嘖嘖嘖!不得了囉」,大夥兒你一言我一句的,好不熱鬧,而小朋友似乎也感受到他那一句「天天」所帶來的熱鬧氣氛,開心且得意的離開現場,只有當事人天雅乾笑了兩聲,沒多說什麼。
吃晚餐的時候,天雅排隊在等著添飯,這時有二、三個孩子特意經過她的身邊,再一次熱情的喊了一聲「天天」,周圍的人都回過頭來一探究竟,又是一陣七嘴八舌的討論,天雅尷尬的笑了笑,並在心中默想著這場鬧劇到底何時才會結束。
熱情的呼喚?或不懂禮貌?
幾乎每一個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心中將老師打個分數或將老師分類,而這種內心主觀的判斷會影響對待老師的態度──不喜歡的老師會盡量減少跟他交談的機會,或是在背後取一個比較不雅的代號,私自竊喜不已;對於喜歡的老師,會想要跟他說說話,那怕只是微微笑,也多了跟老師接觸的機會;比較沒有特別感覺的老師,則保持一貫的距離感,課堂外沒有太多交集。
孩子會跟天雅熱情的打招呼,表示他們喜歡接近她,但是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比較好,所以想了一個喊小名的方式,但是他們也不清楚這樣的方式對不對。
天雅雖覺得不妥,但是並沒有當場提出來,事後也沒有處理,以致於讓孩子認為這樣是可以被接受的,所以就一個傳一個的在孩子們的圈子中傳開了。
適時指正,教導正確的禮儀
當我們被其他人稱呼時,覺得沒有受到尊重或是不符合禮貌,應該要找機會提出來或適時的糾正,如果不好當著眾人的面前糾正,可以私下找學生來說明清楚,要讓他們明白什麼可以說,什麼不可以說,教導孩子日常生活的禮節也是身為一個教員應負的責任,不要只是抱著無奈的心情,任事態蔓延、惡化,或是一笑置之。
除了當事人之外,作為一個旁觀者,也有適時給予更正的責任,不要只是一味的在旁起鬨,或是抱著「反正不是我」的心態,將這件事情一笑帶過,以免助長孩子隨意喊教員小名或亂取綽號的風氣,造成錯誤的觀念。
情境三:大人錯誤而矛盾的教導
三歲的辰辰是教會中的寶貝,每個人都對他疼愛有加,希望有機會能夠抱抱他。有一次,辰辰在媽媽的旁邊玩耍,姑姑將他一把抱起,聽到辰辰喊她一聲姑姑之後便心滿意足的笑了笑,接著指著辰辰的媽媽說:「他是誰?」辰辰回答:「媽媽」,姑姑說:「不對,叫芷芹。」(芷芹是辰辰母親的名字),可是辰辰不敢回答,姑姑口氣略帶嚴肅的又說:「快點,叫芷芹。」
辰辰只好乖乖聽話叫了一聲芷芹,沒想到這時候,姑姑突然略帶教訓意味的輕輕拍打了一下他,並說道:「小孩子不可以沒禮貌,怎麼可以叫媽媽的名字呢,辰辰不乖,以後要叫媽媽,知道嗎?」辰辰點了點頭,姑姑離開後,只留下一群錯愕的群眾及搞不清楚狀況的辰辰。
小孩子不懂?或大人錯誤示範?
小孩子單純可愛,總是讓人忍不住想要逗弄一下,有時看著孩子手足無措的表情或是生氣嘟著小嘴的模樣,總覺得特別可愛。何況許多人都抱持著「反正只是個孩子」、「年紀還小,一會兒就忘了」、「只是好玩嘛」等類似的想法,因此忽略了一些從小就應建立起的道德規範,而導致孩童對於一些價值觀、道德觀念的混淆。
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的道德認知發展,七歲之前的孩子是處於無律道德期,他們的規則意識很有限,傾向於盲目的服從權威;七至十一歲的幼兒,逐漸有規則意識,並相信一個人行為的對與錯,取決於是否遵守規則,以及是否受到懲罰。
十一歲之後,才不再盲目服從權威,會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事情。由此可見,七歲以前的兒童對道德行為的思惟判斷,多半是根據別人設定的外在標準;七歲以後,才有辦法根據自己認可的內在標準做判斷。因此父母、教師及其他親友皆須特別留心,孩子的行為表現是否良善,依賴成人平時的示範與教導。
言教身教,最佳典範
三歲的辰辰正處於盲目服從權威的無道德期,無法自己判斷何為對何為錯,只能依照長輩的指示行動,沒想到就在他喊了一聲芷芹之後,卻遭來一頓小小的教訓,心中一定覺得矛盾,不清楚自己做錯了什麼事,也許長大後會影響到他對長輩的問候,深怕說得不宜而遭到懲罰,心中畏懼戰兢。
因此不要認為孩子還小,就不管是非對錯的故意逗他,畢竟每一個單純的孩子心中,都有個屬於自己的天地,父母、師長或親友的行為話語,都有可能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發芽成長,成為將來行為的準則規範,不可輕忽。所以每個成人,都應注重自己的言行,成為孩子學習的最佳典範。
宗教教育是培訓小孩的神聖工作,這項工作不限於上課時段,教員應把握時機,隨時給予適當的指導,如果有學員上課不守秩序、態度不敬虔、對老師不尊敬、擾亂聚會情緒或破壞安靜氣氛等等生活上的禮貌問題,不論是否在聚會,都應適時加以指導與勸勉。
而教會中所有成員,也應共同負有這項責任,不可以逗弄或以輕忽的態度指導孩子,做不良的示範。這樣才能養成凡事守規矩、有次序,得神與人喜愛的好孩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