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煥超
教員年紀輕,教員與學員家長不熟,不太敢和學員家長溝通,學員有些問題難以改進。
留言板
◎也不知怎麼的,看到家長就腦袋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要說什麼 ! ◎家長有來頭,不是長執傳道就是以前曾教過我的老師,還是少說兩句。 ◎傳道的兒子怎麼問題這麼多,我該如何啟齒呢? ◎以前和家長溝通過他孩子的問題,結果反而被指為不會教小孩,以後學員有問題,我才不要和家長說呢! ◎學員的家長看起來非常嚴肅,不苟言笑,真沒膽量跟他說話,況且還要說他兒子有問題呢! ◎平時就要和家長勤溝通,不是有問題時才要找家長。 ◎教員不須十項全能吧!找別人和家長溝通就好了。
年末宗教教育會議顯得幾家歡樂幾家愁。因為幼年班頭痛的人物小寶終於要升上少年班了。幼年班班負責不斷數落小寶的種種惡行,嘴巴卻不時泛起微笑。因為小寶升上少年班後,幼年班就天下太平了。這聽在部分少年班的教員耳裡,卻不禁眉頭深鎖。
這個頭痛人物小寶,從小就極具叛逆性,小小年紀就愛唱反調;手腳一刻也閒不住,排隊時愛動來動去,上課時從不好好坐好;上課喜愛亂發問,作業也常亂寫一通。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問上次上什麼課,他總是第一個舉手,答得也最完整;上課雖喜愛亂發問,不過有時問題也問得很好。但,也常常自恃聖經知識豐富,很多聖經故事都已非常熟悉,教員講課時,常會表現出很不專心的表情。當其他學員不會回答教員的問題時,常有意無意嫌其他學員笨。
教員會議結束後,少年班及幼年班的教員卻還意猶未盡,討論起如何「對付」小寶。
首先,幼年班的教員欣惠火上加油地說:「有一次我對小寶的爸爸談起小寶喜愛亂發問的問題,反而被他『訓』了一頓。意思是小孩發問是應該鼓勵的,若有不適當時,教員應該如何如何處置。總歸一句,這是教員的問題,不是他小孩的問題。我跟其他幼年班教員說了以後,從此沒人敢再去和小寶的爸爸談他小孩的問題了。」
教員要有自我成長的觀念
前年剛通過教員講習會,成為少年班正式教員的曉玉倒是相當樂觀,她說:「這是一個挑戰與成長的機會,不然教會中其他小孩都相當乖,教員太好當了。就是有這種問題人物,在教員講習會及教員進修會所學到的東西才正好可以拿來運用。」
和曉玉同年的佳琪卻馬上吐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偉大,宗教教育一週才兩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在家裡,如果家長無法配合教導,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像有一次幼稚班的小美從大老遠的地方看到媽媽後,就一邊大聲叫媽媽,一邊跑去找她媽媽。
我當場和小美的媽媽說,這樣在教會裡跑步及大聲嚷,不太好。沒想到小美的媽媽說這是小孩子的自然現象,長大了就不會這樣,所以不用特意去約束。又跟我說,等妳結婚生小孩後,就知道了。我當場像戰敗的公雞,垂頭喪氣,無話可說,看著小美和她媽媽揚長而去。」
善用家長座談會及其他適當人選與家長溝通
此時少年班的媽媽教員王媽媽進來打圓場:「其實妳們說得都對,教員要有使命感,不可因為一點挫折而怠忽職守。如果家長能配合教員來教導,那是比較理想的狀況。
我不知道小美的媽媽會有這種觀念,我會找時間和她談談。另外,如果小寶以後有什麼問題需要與他家長溝通時,就由我出面吧。」看到與家長溝通的難題有人自告奮勇,少年班所有的教員都不禁拍手叫好。
在一片歡呼聲中,卻見兒教組組負責、已退休的何老師搖頭苦笑,大家看到後不禁慢慢靜下來。等大家都靜下來後,何老師對少年班教員說:「如果沒有王媽媽,那你們怎麼辦呢?」少年班教員彼此看看,聳聳肩,沒人答腔。
何老師語重心長地說:「教員不一定都要親自面對家長是對的,教員不必把所有學員的問題及與其家長溝通的問題都攬在自己身上,解決問題比較重要。例如可以在開家長座談會時,教員適當地將問題反映出來,由家長來討論此項問題,說不定有些家長已是過來人,彼此分享經驗的效果最好,教員應該善用家長座談會來解決問題。
在平時則可請與家長較談得來的人與其溝通,甚至必要時可請年紀較長的長執傳道或學有專精的資深教育工作者一起與家長溝通,會有比較好的效果。但學會與家長溝通也是教員應該學習的功課,或許這方面在教員講習會及教員進修會中較少談到,但教員的自我成長應該是每位教員所當自我期許的。」
曉玉說:「對嘛!對嘛!怎麼可以失敗一兩次就放棄了呢?」曉玉嘴巴雖然這樣說,但臉上卻充滿了問號。何老師看在眼裡,心裡明白,就說:「但要怎麼做是不是?」這下子在場的人都很用力的點點頭。
平時要建立和家長的情誼
何老師繼續說:「要與家長有良好的溝通,首先平時要建立和家長的情誼。不要學員有問題時,才想要和家長有交情。辦活動就是一個與家長建立情誼的好時機,不要只用通知單與家長互動。在辦活動前,藉連絡事情與家長先有過對話,例如可以發完通知單後,以電話或當面邀請家長參加,並詢問家長對此次活動地點、活動內容、時間規劃、交通安排等等的意見。
在活動中儘量安排機會與家長分工合作來完成活動的內容。在參與共同活動中,最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教員要好好把握機會。活動結束後可以打電話或當面與家長聊聊對此次活動的一些看法,分享一些趣事,並看看有何改進的地方。
有個主題自然容易與家長談開。人都是有感情的,一回生,二回熟,這就要靠你們去經營了。熟了以後,小孩有問題要與他溝通時,就會比較自然。」大家聽了頻頻點頭,但欣惠卻覺得還沒有解決問題,馬上問說:「其實我和小寶的爸爸還算熟,但熟歸熟,可不是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啊!」
用比較婉轉的說法與家長溝通
何老師說:「那當然,與家長溝通的技巧也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要給家長感覺到我們覺得他的小孩不好。我們只需描述事實現象,而不要斷定孩子的好壞。
在描述孩子的行為時,可使用比較婉轉的說法,例如孩子上課調皮可說成比較活潑;與其說你的小孩今天和別人打架,不如說你的小孩今天因為在搶一顆球時,和某某人有拉扯的動作。調皮與打架都是比較負面的用詞,會讓人聽了不高興。對方一開始就不高興了,如何溝通得下去呢?」
何老師問欣惠:「妳是不是跟小寶的爸爸直接說小寶上課時喜歡亂發問呢?」
欣惠稍微回想一下,點頭說:「差不多啦。」
此時佳琪插嘴說:「本來就是這樣啊,不然還要怎麼說?」
何老師笑著回答:「說小寶亂發問,使用『亂』這個字眼,基本上已經有否定小寶的意思。我們在與家長溝通時,可以先問小寶在學校會不會也有踴躍發問的狀況。如果是的話,可以與家長探討小寶是否有想要吸引人注意的傾向,然後針對其狀況來謀求解決之道。
如果在學校沒有這種狀況,應有何適當的處置是教員所應當學習的。在這方面教室經營管理的參考書籍很多,總會所出版的《在你手中》、《宗教教育月刊》、《聖靈月刊》等,也都有很多非常好的參考資料。一個稱職的教員應該要會善用各種資源來解決問題,這也是教員能否自我成長最重要的關鍵。」
何老師雖然沒有說出具體解決小寶問題的方法,但已指出一個方向,聽在所有少年班的教員耳裡,已不再眉頭深鎖,反而是期待小寶來少年班的日子呢!
參考資料: 1.〈我不知該如何與家長溝通〉,《宗教教育》月刊,1999年10月164 期。 2.〈學員發問不停怎麼辦?〉〈學員與老師抬槓怎麼辦?〉,《在你手中》,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印行,1994年4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