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順道
【發問人:黃弟兄】
哈利路亞,親愛的謝長老平安!
本會所安排的讀經會,目前讀到了《士師記》。我想請問謝長老的是:士師秉政的年數,共有多久?《列王紀上》第六章1節記載:「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四百八十年,所羅門作以色列王第四年……。」依據這段經文,是否可以這樣說,將480年扣除以色列人在曠野流蕩40年、掃羅作王40年、大衛作王40年,以及所羅門作王4年之總和,其差數便是整個士師時代的年數呢?
願神祝福您,神的恩典常與您同在。阿們!
花蓮縣紅葉教會 黃弟兄
【謝長老答覆】
哈利路亞,主內黃弟兄收信平安!
由來函可以看出,你查考聖經的態度是又認真又謹慎的。因為認真,所以對於不明白的問題,你很想明白;因為謹慎,所以你不敢隨意解釋聖經。這種態度必蒙主喜悅,願主賜福給你。阿們!
關於「士師時代共有多久」這個問題,你的推算法還算合理,只是不夠精確。因為從以色列人進入迦南至約書亞離世這段期間,你沒有估計在內;再者所羅門作王第四年,並不等於作王四年,而是三年。
士師時代始自哪一年?終於哪一年?前後共有多久?這些問題的關鍵,乃在乎《列王紀上》第六章第一節。因此,必須依據該處經文,推算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確實時期,才能答覆你所提出的質疑。
數日前,我著手查閱相關的經卷──《出埃及記》、《約書亞記》、《士師記》、《列王紀上》、《使徒行傳》等,以及那些經卷的註解書。下面所要敘述的,便是我所搜集的參考資料,以及個人的淺見。
‧參考資料之一
下列的參考資料,係節錄自《聖經新釋合訂本》一書,1976年8月六版,證道出版社出版兼發行。
加斯唐氏(J. Garstang)在1931年出版之《約書亞至士師記》一書內,指出以色列人進迦南之年代約為主前1400年,與他確定耶利哥城被毀的年代相同。在他的著作中所列舉,埃及歷史中的年代與在以色列歷史中同時期的士師年代,雙方對照有相符之處。
可是以色列人進迦南的年代若那麼早,就會引起許多嚴重的困難。約但河彼岸的幾個王國,顯然是到了主前13世紀才開始建國的。就考古家在耶利哥的原址所發見之證據而論,加斯唐氏關於耶利哥陷落的時期所定之年代亦屬過早,或者早了數十年,可能早過一世紀以上。(節錄自卷一226頁)
該處經文記載,以色列人出埃及係在所羅門興建聖殿前480年(王上六1),而聖殿破土開工之期則經確定約在主前967年。按此計算,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係約在主前1407年。(節錄自卷一211頁)
加斯唐氏相當著重一個事實,就是當埃及的國勢和與國勢有關的對迦南的統治,是強大和穩固的時候,以色列人進入迦南這事是難得實現的。
1887年發現的特勒亞瑪拿泥版(Tell-el-Amarna tablets),記有埃及駐巴勒斯坦和其他地方的官員,與本國政府之間的來往書信顯示,埃及國勢在面臨赫人帝國擴展時候的衰落情況。
這一段期間,約在主前1400年。按此則有足夠理由主張,當時可能就是以色列人進入迦南的時期。(節錄自卷一211頁)
‧參考資料之二
下列的參考資料,係節錄自天道聖經註釋《列王紀卷一》一書,李保羅著,天道書樓出版及發行,2003年8月初版。
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是在主前929-913年作猶大王。所羅門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眾人的王,共40年(王上十一42)。這樣,所羅門在位作王是主前969-930年,作王的第四年就是主前966年。所羅門開始建殿,是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480年」(王上六1)。
如果這裡的480年是個實數,以色列人就是在主前1446-1445年出埃及了。這是傳統計算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方法和所得的年期。(節錄自404-405頁)
關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年期,學者有不同的意見。有接受這個傳統計算方法而得的年期,就是以色列人在主前1446-1445年出埃及,或說主前第15世紀出埃及。
不過也有認為「480年」只是個象徵的數目。但筆者仍然接受傳統的推算方法,因為它有較多客觀的資料來支持,不像主前第13世紀出埃及的講法涉及那麼多主觀的假設和推算。(節錄自405頁下面附註)
‧參考資料之三
下列的參考資料,係節錄自天道聖經註釋《出埃及記卷上》一書,賴建國著,天道書樓出版及發行,2005年3月初版。
考古學者已確定,所羅門王開工建造聖殿,是在公元前967年。照此算法,以色列民就是在公元前1447年出埃及,這是一般所稱的「早期出埃及年代」。
有些學者主張較晚的時期,認為在公元前13世紀,甚至公元前11世紀,稱為「晚期出埃及年代」。主要的理由是:
一、
以色列民被迫為法老建造兩座積貨城,就是比東和蘭塞(出一11)。有考古學者主張,這兩座城就是馬斯庫他堆(Tell el-Maskhouta)和坦尼斯(Tanis)。可是這兩個地點在公元前15世紀,沒有人居住。另有學者證明,馬斯庫他堆是埃及的法老蘭塞二世(約為主前1290-1224年)所建,而把該城命名為蘭塞。
二、
奧布萊特學派從巴勒斯坦境內及相關的考古遺跡,認為公元前13世紀該地曾有大規模毀滅。他們認為這與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入侵有關。這些學者認為《列王紀上》第六章一節的經文提到的480年,不可按字面解釋,而是一種象徵的數字,代表12代,每一代40年。若把每一代約25年來計算,其實應該是約300年,如此就能符合公元前13世紀出埃及的講法。
以上這些論點,近年受到很大的挑戰。有些學者重新檢視這些證據,再度證明早期出埃及的講法,其實更加可信。其中有幾個關鍵,如下:
一、
根據埃及的歷史,「不認識約瑟的新王」(出一8),可能就是第18王朝的亞摩西一世(Ahmose I)。他把從亞洲來的許克所斯人趕出埃及,恢復由埃及人來統治。許克所斯人撤出亞華里斯(Avaris)及尼羅河三角洲之後,原本與這些閃族統治者關係密切的希伯來人,開始遭受埃及人的迫害。
二、
近代一些新的考古發現,使學者放棄坦尼斯是蘭塞城的想法,轉而以為坎提爾(Qantir)才是,而該地在公元前15世紀已有人居住。這也是許克所斯人的首都,當時稱作亞華里斯。至於比東,現代學者都認為它是在突米拉河谷(Wadi Tumilat),極可能是該河谷邊緣的瑞他伯堆(Tell er-Retabeh),即赫利波利斯(Heliopolis)遺址,這地方在公元前13世紀之前早已存在了。
1990年代奧地利的考古隊,首度在大巴堆(Tell el-Daba)挖掘出那個時期的建築。學者證實這個建築是在亞華里斯舊城的一座堡壘,年代大約在第18王朝初期。附近還有些倉庫等設施。
這是考古學界首次在亞華里斯(蘭塞)地區找到的磚造建築,而且其年代是緊接在許克所斯人離去之後,極可能就是以色列人被迫建造的積貨城。
三、
埃及的美尼他石碑(Merneptah stela),屬於公元前13世紀,碑文因提到「以色列」而出名。過去學者認為這間接說明,出埃及事件屬於公元前13世紀。但事實正好相反,法老美尼他在碑文中反而說明,在巴勒斯坦敘利亞一帶,以色列在那時(公元前13世紀)早已是一個存在已久的國家。
賓森(J. J. Bimson)證明,在所謂約書亞征服期間被毀滅的城市,實際有兩個毀滅層:一個屬於公元前13世紀,另一個傳統上定在公元前16世紀。
賓森認為公元前13世紀巴勒斯坦的大規模毀滅,可能是埃及趁以色列士師時代的混亂,攻擊巴勒斯坦所造成的。更早一層的毀滅層,應當定在公元前15世紀。聖經所記載城市的毀滅,與公元前15世紀毀滅層的城市,幾乎完全一致,卻與公元前13世紀的毀滅層不同。(節錄自11-15頁)
‧參考資料之四
下列的參考資料,係節錄自《舊約新聖書注解──出埃及記》一書,1972年,生命之道出版社出版。
公元前1700年,閃族許克所斯人突襲埃及,統治埃及約一世紀半。所以埃及第15、16王朝的統治者是閃族許克所斯人。(節錄自280頁)
公元前965年,所羅門登基作以色列王。他作王第四年,開工建造聖殿。那一年,正值「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四百八十年(筆者按:日本《新共同譯》譯為第四百八十年)」(王上六1)。據此推算,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期,大約是公元前1441年。(節錄自279頁)
耶弗他說:「以色列人住希實本和屬希實本的鄉村……,已經有三百年了……。」(士十一26)。據此推算,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期確實是公元前第15世紀,而可以支持傳統的算法。因為以色列人出埃及至定居於希實本,約四十多年(申八2);從定居於希實本至耶弗他作士師的時候,已經三百年(士十一26)
從耶弗他的時代至所羅門登基作王,約二百三十年(士十二7、9、11、14,十三1,十五20;撒上四18,七13、15;徒十三21;撒下五4)。如果扣除在不同地區而同時作士師的重複年數,則合計大約四百八十年,正與「王上六1」的年數相符。(節錄自281頁)
1930-1936年,經考古家發掘耶利哥遺跡的結果,發表該城留下於公元前1440年被大火毀壞的痕跡。此事被學者認為那是由於約書亞攻陷耶利哥城所造成,而成為「出埃及早期說」的重要論證。(節錄自281頁)
主張「出埃及後期說」的學者說,《列王紀上》第六章第一節的「四百八十年」是象徵的數字,不是實數;即一世代40年,共有12世代。如果可以這樣解釋,那麼《士師記》第十一章26節的「三百年」,要怎麼了解呢?聖經上的數字,何處該照實數解釋,何處可以說它只是象徵的數字呢?(節錄自282、283頁)
‧參考資料之五
下列的參考資料,係節錄自《聖書大辭典》一書,1951年增訂復刊,東京新教出版社發行。
《列王紀上》第六章第一節記載,「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四百八十年,所羅門作以色列王第四年……。」這四百八十年,當然包括《士師記》中的士師秉政的年數;而12位士師先後秉政的年數,合計是410年。如果這樣,則其他的年數便只剩下70年了。
其實,《士師記》所記載的年數之外,至少也有170年才對。即曠野生活40年,征服迦南7年,以利作士師40年,撒母耳作士師20年,掃羅作王20年,大衛作王40年,所羅門作王3年(作王第四年),合計170年。
士師秉政的年數410年,加上其他的年數170年,則總共580年;比「王上六1」所記載的四百八十年,超過了一百年。針對這個超過的年數,有些學者作如下的詮釋:
小士師秉政的年數,與以色列人受外邦人欺壓的年數幾乎相同。推測其原因,可能是後世的編纂者不喜悅受外邦人欺壓之事實,而以小士師的秉政年數套在受欺壓的年數之上,致使造成了年數的重疊。
況且《士師記》中的12位士師,並不是先後相繼治理以色列全會眾;而是分別治理各地區的以色列人,所以其中有幾位士師是同時出現的。合計這些重疊的年數,可能有一百年之久。(節錄自569頁)
‧參考資料之六
下列的參考資料,係節錄自天道聖經註釋《士師記》一書,曾祥新著,天道書樓出版及發行,1998年2月初版。
依據《士師記》,累計12位士師秉政的年數是296年,以色列人受外邦人轄制的年數是114年;這兩種年數的總和410年,便是士師時代的年數。
根據《列王紀上》第六章1節,所羅門王在位第四年開始建造聖殿,這也是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的第四百八十年。但上面的410年,加上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40年、以利作士師40年、大衛作王40年、所羅門在位的頭四年,已經534年了。如果約書亞進入迦南至離世的年數、撒母耳作士師的年數和掃羅作王的年數,各為20年,加上534年,總數就是594年,則與480年相差114年。
我們相信,古代以色列人與近東其他國家的人一樣,當他們計算自己國家的年代時,往往不會包括外族人轄制他們的年數。而士師時代的以色列人受外族轄制的年數,剛好114年。因此,聖經的記載還是有道理的。(節錄自14-15頁)
‧參考資料之七
下列的參考資料,係節錄自《猶太古史》第一集,約瑟夫原著,蘇美靈翻譯,1995年,香港天人社出版。
摩西死至以利死,共467年。(140頁) 以利死至掃羅死,共32年。(181頁) 掃羅死至大衛死,共40年。(226頁) 掃羅在撒母耳在世時,治國18年。先知死後治國22年,便死了。(225頁) 撒母耳在大祭司以利死後治理以色列人12年,又和掃羅一同治理18年,這就是撒母耳的一生。(216頁) 約書亞與摩西同住40年,摩西死後他又領導百姓25年。(152-153頁)
‧參考資料之八
「此後給他們設立士師,約有450年,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時候。」(徒十三20)。日本著名的神學家黑崎幸吉,在他所著《使徒行傳註解》一書說,保羅所說這個士師時代的年數,雖然與「王上六1」之敘述有所出入,卻與約瑟夫所寫的歷史大略一致。他又說,保羅這種說法,也許是依據另一種不同的資料吧?
‧個人的看法
下面所要敘述的,是個人對於上列幾種參考資料的看法,供你作研究的參考。
一、以色列人何時出埃及?
你所提出,「士師時代共有多久?」這個質疑,關鍵性的經文是《列王紀上》第六章第一節;而該處經文所說的「四百八十年」,又牽涉到「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年代」。
因此,首先必須依據聖經,對照上列的參考資料,探索以色列人何時出埃及?然後才能推算士師時代始自哪一年?終於哪一年?前後共有多久?等等相關問題。
關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年代,由於學者們所依據的資料不同,或雖然是同一種資料卻各作不同的詮釋之緣故,而有「早期說」和「晚期說」兩種主張。個人的看法是,傳統上所堅持的「早期說」比較正確。怎麼說呢?
第一、
傳統的推算方法,有更多客觀的資料來支持,但主張「晚期說」的學者卻依據許多主觀的假設。舉例說,為了確立以色列人在公元前13世紀出埃及之主張,他們都將「四百八十年」解讀為象徵性的數字說,它代表12代,每一代40年;若將每一代以25年來計算,便只有三百年了。
試想:如果「四百八十年」可以解讀為象徵性的數字,那麼從以色列人定居於希實本至耶弗他作士師的時代,「已經有三百年」(士十一26),要怎麼解釋呢?關係至為密切的兩個歷史年代,可以將前者解讀為象徵性的數字,又承認後者是實際數字,而作截然不同的詮釋嗎?
第二、
《猶太古史》的作者約瑟夫所推算的歷史年代,足以支持「早期說」的主張。因為依據上列「參考資料之七」的歷史年代,累計從摩西死至大衛死的年數是539年,加上曠野旅行40年,再加上所羅門作王的前3年,則總共582年。
480年加上以色列人受外族轄制的114年,便是594年,與約瑟夫所推算的歷史年代相差只有12年,這是可以接受的年數。
所羅門作王的第四年是公元前966年,加上594年,即1560年;如此便可以推算,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年代是公元前1560年。如果認為約瑟夫所推算的歷史年代是可信的,則必須扣除12年,等於在公元前1548年出埃及了。
這個年代與賓森(J. J. Bimson)所證明,「耶利哥城被毀滅的兩個毀滅層之一,傳統上定在公元前16世紀」之說法,是一致的。(請讀者對照上列「參考資料之三」)
上列「參考資料之二」所推算,以色列人在主前1446-1445年出埃及,乃是以所羅門作王的第四年(主前966年),加上480年所得到的和數。然而,他卻沒有將「四百八十年」加上以色列人受外族轄制的年數,致使縮短了114年。(請讀者對照「參考資料之六」)
《猶太古史》中文譯本的發行人蘇佐揚,在〈猶太歷史家約瑟夫及其猶太古史簡介〉一文中說,約瑟夫‧費樂維(FLAVIUS JOSEPHUS)為紀元37年至100年時代的人物,是有名的猶太歷史家。生於耶路撒冷的祭司家庭,曾受良好教育,19歲成為法利賽黨員。紀元70年羅馬將軍提多進攻耶路撒冷時,被羅馬政府委任為傳譯官,事後返羅馬成為羅馬公民。
《猶太之戰》一書,追述紀元66年至70年,猶太人與羅馬人作戰的詳情,其文學天才洋溢於紙上。將近70高齡時,著作《猶太古史》,敘述創世記起至紀元66年的猶太人現況。
這本《猶太古史》是以舊約聖經為經,以古人的傳說為緯,編織成一巨冊;為古代教父所樂於採用,亦為當代研究神學及聖經學者時常參考的重要書籍之一。本書許多地方是抄舊約聖經的經文,但有許多材料則為聖經所無,而是來自希伯來人祖傳的材料;對於研究舊約聖經,實有莫大的幫助。
由這篇簡介文的說明可以了解,約瑟夫研究歷史的態度非常嚴謹,他所撰述的《猶太古史》確實堪稱為一部頗有權威的名著。因此,個人認為他所推算的歷史年代之可信度,應該是很高的。
第三、
依據上列「參考資料之七」,約瑟夫所推算的歷史年代,摩西死至以利死,共467年。摩西死後,約書亞又領導百姓25年。撒母耳作士師,前後30年。而依據「士三7-9」那段經文,約書亞死後,以色列人服事古珊利薩田8年。於是神興起俄陀聶拯救他們,成為第一位士師。
依據這些資料,士師時代的年數是464年;即將467年減去25年,再減去8年,再加上30年,便是這個年數。再對照「參考資料之八」,保羅說士師時代的年數,直到撒母耳的時候,約有450年(徒十三20)。這個年數與約瑟夫所推算的年數,相差只有14年。因此,由保羅所說的歷史年代看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早期說」是可信的。
本期只談到這裡,其他的相關問題:士師時代始自哪一年?終於哪一年?前後共有多久?《士師記》對我們有甚麼教訓?等等,就留到下一期再繼續談吧!(下期待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