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57期2007年6月)
靈修小品:一位僕人和一群好人

吳盈光

那間教堂,像隻老貓一樣靜靜地蜷伏在巷弄裡,又如同失落的桃花源,我雖然再也找不著它,卻仍舊記得發生過的事。

我們醫院有提供「居家照顧」的服務,就是定期派醫生和護士到病人家裡診視,為不便就醫的病人把醫療服務「宅配」到家。

那天,我們來到一間其他教會的小教堂,這間教堂藏在彎彎曲曲的巷弄裡,我們差點迷了路,沒有絢麗的彩繪玻璃,沒有富麗堂皇的外觀,只是一間由灰色水泥牆搭建出來的老舊建築物,我們的病人就住在這裡。

第一次見面,老人虛弱地躺在床上,連起身都有困難,他正是這間教堂的管理員,孤身一人的他一直住在教會裡,在幾個月前被診斷是癌症末期,不適合接受開刀和化療,於是就由我們安寧照顧團隊接手。

雖是癌症末期,老人卻不避諱談到自己的病情,「我快要九十歲了,活到這個歲數已經夠了」,說到這裡,他突然把眼睛睜大,像是要交代一件重要的事情,「如果有一天病況危急,我可是不要急救的,我只希望最後能好好地走,你們千萬不要強留我呀!」

接下來,他用瘦骨如柴的手在「拒絕心肺復甦術」的同意書上,發顫又緩慢地簽下他的名字,教會的執事也在「見證人」的欄位簽了名,老人的「不急救」的立願嚴肅而慎重,將受到法律的保障,那天,我們與他約定「如果主耶穌來接你了,我們絕對不會強留你!」

老人還透露,如果離世的時候到了,他不想在陌生的醫院裡嚥下最後一口氣,他要安息在他最熟悉的教堂,他唯一的家。

醫院考量到他是個虔誠的基督徒,做了特別的安排,固定安排我前往探視這位病患,這樣的安排讓原本單純的醫病關係起了微妙的變化,表面上,我是他的醫師兼老師,指導他如何服用藥物和照顧的要點,但我倒覺得自己成了「受教者」。

老人看管會堂一輩子,這間教會沒有提供他優渥的薪水,他所事奉的主耶穌看似也虧待他,他沒有親人、沒有車子、沒有房子,更沒有錢!一生勞碌只換來一身無法醫治的病痛和僅剩一兩個月的壽命,但老人對神卻無所怨言,對教會也一無所求,若真的要說他有什麼心願,就是希望能「好好的走」和「安息在教堂」吧!

每次看到這位會堂的管理員,我總會想到一句經節:「在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寧可在我神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裡。」(詩八四10)。老人用一生的歲月寫了一個「忠」字,作僕人的首重「忠誠」,作神的僕人更是如此!

病痛、孤獨、窮乏和瀕死的恐懼並沒有改變他對神的忠心,我曾捫心自問,如果換成是我,是否能在患難裡持守住對神的忠心?說實話,我無法如義人約伯順服地低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一21)

也無法像保羅發出得勝的豪語:「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羅八35-37),會不會因患難埋怨主、懷疑主甚至背叛主?我沒有篤定的把握,只有以利亞「不勝列祖」的感嘆(王上十九4)。

暫且不提幾千年前遙不可及的先賢,只看這位近在眼前、觸摸得到的凡人,人家可是沒聖靈呀!而自己不僅蒙受主的厚恩,還有聖靈的幫助和體驗,面對「遇到患難是否可持守信仰」的問題,卻難以回答,真是慚愧!

老人是榮民,而國家設有專門義務照顧榮民的機構,這間教會大可把照顧的責任推給國家,而這群與他沒有血緣羈絆的弟兄姊妹倒把這個責任往身上纜,教會特別騰出圖書室給他居住,也為他請了看護,24小時照顧他的生活起居。

教會的老牧師曾拍拍胸脯向我們保證:「伯伯看管這間教會一輩子了,沒有親人,也沒有錢,我們一定會照顧他到最後。」而老人卻怕拖累教會,常喃喃自語:「為什麼主耶穌不快點接我走?一直拖著怕給教會添麻煩。」他們彼此為對方著想,彷彿一家人。

老人沒有家,教會就是他的家;老人沒有親人,教會的弟兄姊妹就是他的親人,老人愛他們如孫子,他們敬他如祖父。在醫院裡,見多了「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例子,有些所謂的「孝子」在分完財產後,就不再出現於病褟前了,所以,這間教會的善行得到了醫療團隊的稱許,蔚為佳談。

愛,真是奇妙的東西,讓人心甘情願地為別人著想,為他人付出,不求自己的益處。神就是愛,祂不僅將愛放在人心裡,也要我們將它實行出來,但是愛心不只是慰問卡、花束或祝福的話語,遇到患難的人更需要實質的幫助

《雅各書》寫的很貼切:「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雅二15-16)

最實際的行動可以傳達出最難以言喻的情感,默默的善行可以吟唱出愛的樂章,「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三18)

醫院裡有許多志工,多沒有固定的信仰,他們自願來幫助病患和家屬,只因「幫助人很快樂、很充實」,有些未信主的同事也有行善的習慣,定期捐款給慈善團體,支持愛心義賣,還捐錢給「流浪狗之家」!

而且還鼓勵我要多行善,讓我這個基督徒倍感汗顏,我們應為世上的鹽和光,在愛心上應作世人的榜樣才對!愛不應狹隘,要愛認識的人,也當愛陌生人;要愛同信仰的信徒,也當愛不同信仰的人;要愛可愛之人,也當愛不可愛之人,這才是耶穌基督教導我們的愛!

老人走了,聽說走的很平靜,他服事一輩子的教會也服侍他到最後。在這個真實的事件裡,我是個參與者、記錄者和受教者,永遠不會忘記曾有一個僕人和一群好人,教導過我「忠」與「愛」的功課!


作者: 吳盈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200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