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嘉文
生活在現代社會,相信沒有人會否認,我們所處的環境,變動速度遠遠超越以往。前人留下的基礎,使人們探尋新知識、新技術的過程如虎添翼。我們可以輕易地感受到,和不久前的過去相比,這個世界有十分明顯的改變。
科學的進展,帶動生活方式的改變,影響可謂舖天蓋地。許多方便的工具,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要將科技自生活中完全抽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網際網路的普及,則是最近十多年的事。雖然時間不算長,但是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卻非常可觀。由無數電腦串聯起一個龐大的虛擬世界,和實體世界並行存在,兩者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關係。
網路最初的發展,其實是基於國防用途,後來發展規模之大,也許連當初設計規劃的人都沒想到。網路原先的用途,只是為了傳輸資料,如今應用範圍之廣泛,早已遠超過當初。網路上的虛擬世界,許多功能並不輸給實體世界,甚至更有效率。
這樣的現象,免不了造成許多人的疑慮。事實上,網路的高度發展,也真的帶來不少問題。因為網路具有匿名的特性,許多人們在實體世界不敢做的,就順勢轉入這個虛擬世界。
所以,許多網路留言版上,總會出現謾罵、惡意攻擊等不堪入目的話。其他如網路詐騙、色情網站、青少年流連網咖帶來社會問題……等等,則更不在話下。這些現象,對我們的信仰究竟有什麼衝擊,身為基督徒的我們,確實有理由關注。
什麼是Web 2.0
包括資訊科技在內的種種變化,是擋也擋不住的浪潮。我們既然生活在這實體與虛擬交錯的世界,就不可能自外於其中。不過現代科技如同兩面刃,善加利用的話,可以成為便利的工具。而且科技的發展,一方面也反映世界潮流的走向,我們在一方面觀察這些變化,一方面也從中思考,因應新的時代,我們該以什麼態度看待我們的信仰。
「Web 2.0」是一個出現還不算太久的名詞。資訊界習慣以帶有小數的數字,作為電腦軟體的版本代號,如:1.0到2.0表示重大改版,1.0到1.1表示小幅度改版,這反映了資訊科技快速變動的本質。
2004年,OReilly公司創辦人奧萊禮(Tim OReilly)提出「Web 2.0」這個名詞,代表2001年網路產業泡沫化後,網路上逐漸浮現的新網站型態。此名詞提出以來,至今已在資訊界廣為流傳,不過Web 2.0的定義為何,其實仍眾說紛紜。
有人視為行銷炒作的口號,有人認為是網站架設的新技術,但筆者認為,Web 2.0可以視為一種觀念,它代表著網路世界的變化,同時反映實體世界中觀念的改變。以下筆者試著歸納Web 2.0的一些特色,並藉此探討世界的轉變,以及基督徒因應這些變動的應對原則。
Web 2.0的特色之一:以使用者為中心
網路普及之初的時代,網站設計者致力於豐富網站的內容,以期留住人潮。所以許多大型搜尋網站,除了基本的搜尋功能外,又加入多樣的附加功能,如:電子郵件信箱、新聞、購物等等,逐漸演變為龐大的入口網站。
不過,愈來愈多的使用者對此並不領情,因為這些額外的功能讓畫面變得複雜、降低下載速度,其中絕大部分的功能卻永遠用不到。始終以簡潔畫面著稱的Google,因有強大的搜尋技術作為後盾,能讓使用者在更短時間內找到真正需要的資料,反而在這一波搜尋網站大戰中,異軍突起成為代表品牌。
這樣的例子告訴我們,在這多元化的時代,不同人之間的同質性降低,個人需求的差異將更凸顯,一套劇本走天下的模式,就算有再豐富的內容,也愈來愈難同時滿足所有人,未來將更強調「以使用者為中心」。
事實上,這並不是多新潮的觀念,兩千年前保羅就已說過:「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林前九22),Web 2.0時代強調的使用者導向,保羅早已運用在福音工作上。
透過《使徒行傳》的記載,我們也真的看見,保羅的傳道過程中,並非只有一招半式。面對敬畏鬼神的雅典人,他從雅典城內四處可見的偶像談起(徒十七22);面對猶太人,他也能以希伯來話清楚說明福音的來龍去脈(徒二十二2)。用對方能理解的方式溝通,無疑是福音工作的重要原則。
不單是宣教方面,即使在對教會內部的牧養,這樣的原則也十分重要。就如耶穌說過的話:「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約十14),耶穌在世界上傳道期間,不論講道、行神蹟,總能切中人們的需要。
確實,我們的教會有很棒的道理、豐富的見證,不過要是沒有考量對方的需要,一味自說自話,不論是福音事工、教會牧養、宗教教育,工作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那就可惜了。在Web 2.0時代,人們更加重視個人感受的同時,「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觀念,是值得我們再次思考的。
Web 2.0的特色之二:分享與整合
這些年來,「開放原始碼」漸漸成為資訊界的一股風潮。以往的電腦程式原始碼是開發公司的商業機密,但最近陸續有些寫作者將程式原始碼公開(而且這類程式大多免費),不但讓網路上廣大使用者自由取用,也允許其他寫作者修改,讓程式的功能更強大。
這些寫作者未必有軟體公司的龐大資源,只是發揮螞蟻雄兵般的精神,一點一滴貢獻自己的才華,隨著這樣的成果累積,這些開放原始碼的「自由軟體」,竟已衝擊商業軟體的市場。單純由廣大網路使用者之間分享、整合而來的力量,不容小覷。
這樣的現象,在我們的教會中應不陌生。奉獻自己的心力,不同恩賜的肢體互相幫補,這本是基督徒生活的常態。使徒時代的初期教會,「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徒四32)
因為時代的變遷,今天的教會已難再像當時一般,看到信徒變賣一切拿來奉獻的景象,但是信徒奉獻金錢、奉獻時間參與服事,仍然是讓教會充滿活力的重要原因。信徒之間在面對困難之際互相幫助,發揮肢體之間的愛心,讓不少未信者羨慕不已,進而認同我們的信仰。
這和Web 2.0時代的分享整合觀念類似,但本質上仍有些不同。網路上的分享,是基於「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維:我將自己的成果與人分享,也期待別人同樣分享他的成果,雙方因此可以互惠。
但是在教會,則是強調信徒之間的愛與關懷。「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林前十二12),在基督真道的基礎上,彼此就如肢體一般。
Web 2.0的特色之三:資訊來源的開放
書籍、報章雜誌等傳統出版品中,要刊載哪些內容,完全由編輯決定,讀者相對地只能被動接受。現今網路上有相當豐富的資訊,不過網站內容仍由網站經營者決定,運作模式和傳統出版品相較,並無太大不同。然而,新的型態因著網路的發展而出現。
來自世界各地、來自各種不同的領域的大量網路人口,看似鬆散,卻意味著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維基百科」(Wikipedia)就是這前提下的產物,它是由全世界眾多網路使用者共同寫成,標榜「人人可編輯,人人可修改」,這樣的形成過程,和以往的出版品明顯不同。只要參與內容寫作的使用者愈多,網站的內容也會愈豐富。
這樣的方式,究竟能否確保內容的客觀、正確,確實難免令人產生疑慮。有些牽涉到政治、意識型態等具爭議性的條目,也常常受到兩派人馬輪番修改。
但是大體而言,這樣的資源仍有參考價值,甚至因為參與寫作的人口眾多,對某些時事、新興議題的反應十分迅速,短時間內就可以看到這類事件的相關條目。純由專人提供內容的網站,反而不容易達到這樣的效率。
社群參與在Web 2.0時代的重要性,凸顯發言權的變遷。部落格(Blog,或譯為網誌)的崛起,更造就了「個人媒體」,人人皆可在網路上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因此,我們也很容易接觸各種不同的看法,這情境宛如《但以理書》的預言: 「必有多人來往奔跑(或譯切心研究),知識就必增長。」(但十二4)
知識增長不是什麼壞事,但這當中也包括對信仰、對聖經各種南轅北轍的見解。這對基督徒而言是一大挑戰。一方面,這群擅長於發表的人,對自己的想法通常有相當的堅持,如果和我們的信仰歧異,要向他們介紹我們的信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我們所相信的,也會受到世界上各種不同思想的衝擊,這時候我們若要像《猶大書》所記載,在不信的人群中,為真道竭力地爭辯(猶3),就非得更加充實自身對信仰的認識。
面對一個遽變的時代
綜觀上述Web 2.0時代的特色,我們可以發現,其實這些近來受到注意並強調的觀念,未必是全新的東西,例如「使用者為中心」的觀念,和商場上「顧客至上」的精神其實是一致的;我們也都知道,彼此分享是互惠的行為,雙方都可因此得利。
這些原本就存在的觀念,印證了《傳道書》中所謂「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一9)。不過,由於技術的進步,讓以往實踐上可能面對的阻礙減少,所以,這些觀念很自然地在進入Web 2.0時代的此刻,再度受到強調。因此,時代變遷之際,我們也樂於見到這些正面的觀念受到重視。
但是人性中不光彩的一面,同樣也在網路時代中滋長。各種不同的思想,不論正面的、負面的,都一樣流傳。這對基督徒可能帶來一些衝擊。
然而,我們既然生活在這樣的年代,就不可能完全不理會這些外在的變化。我們當然不需要一味追逐流行,卻不可輕忽裝備自己的重要。如此,當世界潮流對我們提出挑戰時,我們就可以勇敢地面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