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56期2007年5月)
靈修小品:教會事工需要創意嗎?

吳光明

當我們警覺到教會、信徒增長停滯的時候,是把原因歸咎就於神本來就不要他成長,或神並沒有讓他成長,而持續既有的傳統牧養與宣道模式;抑或應該思考在撒種與澆灌的事工上,要有因應時代需求、責任及使命趨使所產生的創意。


一.什麼是創意

在動態多變的世代,絕大多數工作者都需要靠新角度、新思維、新工具與新方法來面對,否則很難在人與事中負責盡職,扮演好生命的角色。

「創意」、「創新」就是改變現狀,就是變革。此種變革並非漫無目的,是以生存、進步,進而達成使命為目標,它與「胡思亂想」、「標新立異」有截然不同的意義。「創意」、「創新」是以全新的思考模式,勇於面對已老化、僵化或正在老化、僵化的團體或社群。

創新來自於「對已知現象與運作方法的根本質疑」,來自於「對趨勢與數據的敏

感度直覺」,更強調:「運用新方法、新工具、新技術、新材料、新組合等的觀念」,以進行所謂熊彼得(J. Schumpeter)式的創新。

創意源自於自己給自己出題目,創意過程中首先要確認創意題目是什麼?是什麼力量促使莎士比亞寫劇本、貝多芬寫交響曲、李白寫詩?是什麼力量促使保羅放棄大好前程,願意過著卑微的僕人式生活?

作家安東尼‧傑(Antony Jay)說:「沒創意的頭腦可以看出錯的答案,但需要有創意的頭腦才能看出錯的題目。」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成就係源於內在求知的慾望,沒有人委託他去研究,只有他自己能出題,自己找答案。他給自己出的題目是:為宇宙作出一個方程式。籌碼大、難度高,可能失敗的挫折也大,但可能的收穫不可限量。他曾說:「題目的答案一定在出題目的思維程度之上」。

創意的真正深度在於題目本身擬定的過程,題目的擬定不是潛能開發課程中腦力練習可以加強的,這是一個人本身的深度、情感、價值觀和智慧的問題。

創意是一場發現之旅,發現題目,以及發現解答,發現題目背後的慾望(動機),發現解答的神祕過程。天文學家伽利略說:「一旦被發現,所有的真理都很容易理解;重點是要發現他們。」

創意是出題目與解題目的歷程,這當中有兩塊神祕面紗必須掀開,一是創意的思維如何產生,二是有了創意後要如何具體執行,也就是智慧與方法。「創」是靈感、知識、內容;「作」是形式、工具、技巧等。


二.教會事工需要創意嗎?

當傳統的宣道平台效果有限時,當時代與生活形式改變,造成晚間聚會人數逐年減少時,當教會青年婚姻問題亮起紅燈時,當教會逐漸老化(年齡層與牧養宣道模式)時,當原住民信徒逐漸往都市遷移而高比例與教會失聯時,當教會靈恩佈道會領杯人數在逐年降低時,當推動的事工成效不彰時,我們是否視為這是一種組織僵化與老化現象的警訊,或將其視為必然現象,無動於衷,束手無策。


三.強調創意會造成標新立異嗎?

當組織進入穩定成熟階段以後,大部分的組織成員因長期熟悉於既有運作模式,導致缺乏創意思維,尤其是領導階層缺乏創意視野,缺乏創意形成一個難解的循環。在此情況下,組織忙著將創意格式化,卻沒有想到在缺乏創意的環境下,當然無法產生創意。

組織忙著將創意格式化,卻沒有考慮到創意是超越格式與既定框架的。發揮創意的重要條件是,需要強烈的獨立思考與行動能力。在我們的傳統意識裡還是習慣集體價值重於個人權利與表現上。

在客觀環境快速變動的情況下,個人對制式觀念的認同無形中扼殺了創意,我們很容易自動接受各種加諸於自我的制式觀念與想法。其實在我們生命的責任與工作裡面,每一項選擇都充滿潛在的創意,而我們居然願意在一切可能之中接受眾人的標準答案,也用如此觀念教導下一代,然後花畢生的力量來符合這些標準答案。

這樣盲目追求組織既定價值的生活方式是創意最大的先天殺手,即使沒有人這麼規定,我們總是把視線放在別人制訂的界限之內,沒有人教我們如何擴大界限,甚至毀滅界限,沒有人教我們,或許世界是沒有界限的。

從基本生存的角度,創意源自直接的生活需求。如何製造工具讓自己與族人活得更安全、方便、舒適;如何尋找方法管理每天累積的瑣事,如何更有效解決日常生活中不斷出現的難題,這種創意容易了解。

另一個層次的創意來自更深的需求,更深的好奇。教會事工的責任擔負者,若只是從基本的角度,將思維與行動用於每天例行工作,就無法有創意。如果能從責任與使命的角度出發,不斷思考在現有體制下所推動與執行的工作是否真有完成所託,創意就可能如泉湧一般豐富。


四.具創意的事工是否合神旨意

聖經記載,摩西的岳父看見他向百姓所作的一切事,就說:「你向百姓作的是甚麼事呢?你為甚麼獨自坐著,眾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你的左右呢?」摩西對岳父說:「這是因百姓到我這裡來求問神。他們有事的時候就到我這裡來,我便在兩造之間施行審判;我又叫他們知道神的律例和法度。」

摩西的岳父說:「你這作的不好。你和這些百姓必都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現在你要聽我的話。我為你出個主意,願神與你同在。

你要替百姓到神面前,將案件奏告神;又要將律例和法度教訓他們,指示他們當行的道,當作的事;並要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百姓,叫他們隨時審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這裡,小事他們自己可以審判。

這樣,你就輕省些,他們也可以同當此任。你若這樣行,神也這樣吩咐你,你就能受得住,這百姓也都平平安安歸回他們的住處。」於是,摩西聽從他岳父的話,按著他所說的去行(出十八14-24)。

神差遣摩西帶領祂所揀選的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摩西為完成所託,就其領導者的角色,每日盡心盡力從早到晚忙碌,但成效卻是非常有限,而自己卻因為陷在忙碌的工作中不自知。

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是一位具備創意智慧的長者,他不但發現既存的問題,更找出解決問題,改善現狀的具體建議,摩西也能聽從建議,按著他所說的去行,使葉忒羅的創意獲得具體實現,問題立即獲得改善。

從這段聖經歷史的記載,加以整理分析發現具備創意且合乎神旨意的事工的幾個特點:

1.摩西是神所揀選的領導者(工人),被賦予的使命是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所擔負的責任是藉由神所頒布的誡命、典章、律例、法度來管理以色列百姓。

2.摩西自己清楚知道被託付的責任與使命,每天盡心盡力工作,只為不負所託。

3.摩西曾在埃及宮中成長與接受教育,對埃及的層級組織應有清楚認識,在他成為屬靈的領導者後,卻在工作中產生盲點,未能將所帶領的百姓與百姓中能分擔工作的菁英組織起來,使組織運作更有效率。

4.葉忒羅的創意是經由發現現有制度的問題,進而思考提出改善對策。要發現現有問題需要智慧,能提出改善對策要有方法。

5.摩西雖然是神所揀選的最高領導者,也有自己的見解與作法,然而在面對葉忒羅創意的建議時,所表現出來的是柔和謙卑接受,馬上具體實行。

6.葉忒羅創意的出發點是協助摩西提昇工作效率,完成神託付的使命與責任。從上述諸特點中可以發現,具創意的事工若是謹守「目標方向(完成主所託付的使命與責任)不變」、「動機正確(出發點非為個人)」、「方法合乎經訓(神的旨意)」等基本原則,此創意必然合乎神的旨意。

聖經裡面也有記載不合神旨意的創意。

聖經記載耶羅波安在以法蓮山地建築示劍,就住在其中;又從示劍出去,建築毗努伊勒。耶羅波安心裡說:「恐怕這國仍歸大衛家;這民若上耶路撒冷去,在耶和華的殿裡獻祭,他們的心必歸向他們的主──猶大王羅波安,就把我殺了,仍歸猶大王羅波安。」

耶羅波安王就鑄造了兩個金牛犢,對眾民說:「以色列人哪,你們上耶路撒冷去實在是難;這就是領你們出埃及地的神。」他就把牛犢一隻安在伯特利,一隻安在但。這事叫百姓陷在罪裡,因為他們往但去拜那牛犢。

耶羅波安在邱壇建殿,又將那不屬利未人的凡民立為祭司。耶羅波安定八月十五日為節期,像在猶大的節期一樣,自己上壇獻祭。他在伯特利也這樣向他所鑄的牛犢獻祭,又將立為邱壇的祭司安置在伯特利。他在八月十五日,就是他私自所定的月日,為以色列人立作節期的日子,在伯特利上壇燒香。

那時,有一個神人奉耶和華的命從猶大來到伯特利。耶羅波安正站在壇旁要燒香;神人奉耶和華的命向壇呼叫,說:「壇哪,壇哪!耶和華如此說:大衛家裡必生一個兒子,名叫約西亞,他必將邱壇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燒香的,殺在你上面,人的骨頭也必燒在你上面。」

當日,神人設個預兆,說:「這壇必破裂,壇上的灰必傾撒,這是耶和華說的預兆」耶羅波安王聽見神人向伯特利的壇所呼叫的話,就從壇上伸手,說:「拿住他罷!」王向神人所伸的手就枯乾了,不能彎回;壇也破裂了,壇上的灰傾撒了,正如神人奉耶和華的命所設的預兆(王上十二25-33,十三1-5)。

從這段聖經歷史的記載,加以整理分析發現具備創意卻不合乎神旨意的事工的幾個特點:

1.耶羅波安是神旨意下所產生的領導者,被賦予的使命是帶領以色列百姓敬拜耶和華(王上十一28-32、38,十二15)。

2.耶羅波安雖然曾被先知清楚告知是耶和華揀選他作王,也被告知所託付給他的責任與使命,但其心思意念卻放在如何鞏固自己王位。

3.耶羅波安為了鞏固自己王位,竟創意鑄造了兩個金牛犢,一隻安在伯特利,一隻安在但,對眾民說:「以色列人哪,你們上耶路撒冷去實在是難;這就是領你們出埃及地的神。」這事叫百姓陷在罪裡(王上十二28-30)。

4.耶羅波安的創意是源自對耶和華的認識不清、信心不足與對權位的眷戀。進而思考提出陷自己與百姓於罪的方法;出發點是為自己,方法是愚昧不智的。

5.耶羅波安雖然是耶和華所揀選的國王,當耶和華差遣先知譴責他時,竟不知悔改,反而從壇上伸手說:「拿住他吧!」(王上十三4)

從上述諸特點中可以發現,具創意的事工若是「目標方向(完成主所託付使命與責任)錯誤」、「動機不正確(出發點為個人)」、「方法違背神訓(神的旨意)」等,此創意必然不合乎神的旨意。其結果是神將揀選收回,應允變成咒詛。


五.將創意用於教會事工上

「初學者心中有無限可能,專家心中可能性很少」、「創意的勃發與完成來自生活的修為,與自己溝通是培養創意的基本規範」、「心不會一宿之間改變,但慢慢訓練,我們的心確實能改變,變得更寧靜,寧靜的心就充滿開放空間,充滿透視力,能深度看問題,問題就會自我揭露」。

「沒有創意的人生是一串由仿效、無聊、失落組合而成的重複歲月」,「沒有創意的服事是一串由仿效、等待與失落所組合而成的重複舉動」。「創意不只是創意,它的根源是智慧,只能自生活中得,不能從熟練方法來,它的決定在動機,只想求新求變,作為永遠無法感動人。」

用於教會事工的創意必然是「智慧」與「方法」兼具,這是兩個不可分割的能力。單有智慧沒有方法,教會事工流於空談或例行公事,成效自然不彰或極為有限。單講方法,缺乏屬靈智慧就像一個人每天讀經,卻不完全了解經文的真正意義,這樣的靈修效果也是很有限的。

在社群中,來自不同領域的創意人,可以帶著其專業上的知識與創意點子,在團隊中互相分享、激發與辨證,不僅能激發更多的創意,同時在萃取出共識觀點,可以形塑出讓大家感到美好與有意義的理想願景,發揮社群的生命力,號召更多人參與,讓創意得以不斷地擴散與引爆。

創意的團隊或社群是需要經營的,只有用心經營的創新社群,才能滋養創意的氛圍,才能讓心靈有欣賞與感受的能力,讓許多個體彼此間「心的對話」可以無礙、流暢地進行。誠如李查德士所說,最大的藝術是人生而不是藝術,相對於培養技巧,具創意的領導者要用更多的時間與努力培養自己創意的心。

創新、獨特、非傳統的思考方式,要有以下的思考角度:

1. 對所有事情要有高度好奇心,一直追問為什麼?

例如,YKK的創業者發現,冰冷的鋁銅材質拉鍊讓女性背部不舒服,也可能造成傷害,因而一直問為什麼不能改良?應該有更好的方法才對,這種精神讓他開發了尼龍質地拉鍊,最後YKK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拉鍊公司。

當宣道處既有的教會佈道會平台、醫院佈道平台、老人安養平台等成效有限,無法讓福音廣佈於各年齡層時,校園平台、醫宣平台、童軍平台等的開發,就是創意的具體表現。當講台信息無法完全滿足信徒對聖經神學的求知慾望時,各區所舉辦的系統延伸神學,不也同樣是創意的具體表現。

創意與時機不是相加的,而是相乘的;如果有一項為零,則無法產生任何效果的。

2.顛覆常識與常規

YKK的創業者告訴自已,拉鍊不一定要用金屬作,尼龍也可以做拉鍊,而且更為舒適與安全。要讓內在純淨的潛力與智慧綻放出來,清除障礙是創意學習最重要的課題。造成創意障礙的三大原因為:「經驗」、「習性」和「動機」。

創意的所有原始材料都取自個人心中的電腦檔案,而這些檔案是我們生活經驗累積出來的。我們是被動地受經驗擺佈,還是主動地利用經驗所提供的一切?

習性是創意的最大敵人,貝克特(Samuel Beckett)曾說:「習慣是最可怕的滅音器」,許多成功人士正因為生活中有強烈的好習性,才會反覆作出成功的判斷與決定。

但時間久了、時代變了、潮流轉了,若他們仍用同樣的方式反應,或許就會作出錯誤的判斷。習性會引導我們用某種固定的方式看待世界,這就容易抹殺個人創意,因為習性拘束了心,拘束的心永遠在尋找標準答案。

作家艾克斯普利(Antoine de Saint-Exupery)說:「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來蒐集材料,不要指揮他們做這個做那個,你只要教他們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三種創意障礙最不容易注意,卻是最重要的就是「動機」。

因為改造動機,就能直接影響習性,習性又能對經驗的累積發揮立即作用。創意的過程固然重要,但沒有一樣事情比當初創作動機影響力更大。

如果作家的背後動機是賺錢,他還是可能寫出一個藝術價值高的作品,但是因為他的主要內在動機是賺錢,他的構思就會採取某些策略,這種策略與沒有經濟考量的策略可能不同。創意的力量是偉大的,我們的創意能達到什麼樣的境界,最後還是要回歸到動機。

今日教會的牧養方式與宣道平台是否受限於「經驗」、「習性」、「動機」?是否一定要堅持傳統模式?是否有更具創意與更有成效的方法?

3. 看透未來的發想,也就是直接看到未來的需求

山葉(YAMAHA)的經營者,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到美國去考察,不同於日本戰後的滿目瘡痍,美國人到處充滿享樂氣氛,他意識到未來日本總有一天會復甦,休閒產業必定會興盛,從此山葉就投入鋼琴、機車及運動休閒用品等產業。

組織中,層級愈高、擔負責任愈重的領導者更要能往前觀看,透視未來客觀環境的轉變與組織需求,設定目標,釐定策略方針,作為訂定工作計畫的根據。

4.解放思想,提升戰略自由度

將舊事務加以重新組合,可以產生新事物。以現代流行商品的概念,手機加入MP3、PDA或是數位相機等功能。要解放思想,提升戰略自由度,一定要強調提升自己的搜尋能力,自己的搜尋能力來自於不斷與各種人對話,針對關切的主題深入討論以取得各種不同角度的見解。

5.為求證創意的可行性,進行深入調查與統計分析是必要的

進行調查,收集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了解現狀是絕對必要的。唯有清楚現狀,才能有符合需要的創意。調查不能只倚賴別人寫的資料,自己第一手的資料更是重要。日本人奉行現場主義,大前研一更是連調查都強調現場調查的的重要性,而且對於有疑問的部分,一定要徹底澄清才行。


六.結語

好創意必定是來自人生智慧的細微洞察,在認真努力執行下以適當方式呈現,因此,作為本身也有生命,可以感動人。所有創意產生前,更重要的是創意人如何持有一顆敏銳的心靈,刻劃豐富的生活,並擁有覺察事物間特殊關係的心智。

這些具體表徵在「人生智慧」這件事上,代表不同個體對生命深度與廣度的展現,雖然相關技巧與專業知識的學習很重要,但這種能耐與強烈的心靈力量,才是創意擁有靈魂的源頭。

回顧自己在生命中思考過的重大問題。這些問題是怎麼出現的?是生活需求逼迫(被動的)?還是有更深的來源(主動的)?在教會的事工中,你是否曾經不斷執行經常性的工作,發現成效不彰,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要如何去改善?

保羅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栽種的和澆灌的,都是一樣,但將來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林前三6)。

是的,在神國的事工裡面,你我都扮演撒種與澆灌的角色。神國的事工應該不只是千篇一律的經常性工作而已,否則「工夫」一詞就不具特別意義了。


參考資料:
1.大前研一著,《創新者的思考》,商業週刊。
2.LUC BRABANDERE,胡瑋珊譯,《創意人的思考鍛鍊》,臉譜出版社。
3.郝廣才著,《腦力發電》,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4.約翰.朗格爾著,林佑齡譯,《創意思考是教出來的》,九周出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賴聲川著,《賴聲川的創意學》,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吳光明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200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