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54期2007年3月)
海外來鴻:品楓三月天

前年秋天,外子的朋友,帶著他那貴重的照相器材,繳了昂貴的旅行團費(這是專為賞楓拍照之人組成的團,跟一般旅遊團不同,故團費特別貴。),只為了來加拿大一償賞楓拍照之願。

加拿大秋天的美,知名又傳世,讓人不畏遠途,只想一親芳澤、目睹為快!每當旖旎秋天翩然而至,大地顏色頓時豐富起來,如詩如畫,似夢似幻。秋意楓濃中,江楓曉落,林葉初黃,等到霜寒漸襲,瞬間嫣然成紅。秋風陣陣吹拂,楓葉隨風婆娑曼舞,迷醉多少凡世人間。

這就是加拿大濡滿詩意的秋天!紅楓黃葉不需賣弄風情,層層楓紅自有其絕代風華。於落日餘暉中,於明湖淨泊裡,搖曳生姿,迴盪迤邐。每逢秋季,全世界總有慕名而來加拿大賞楓的人潮。

加拿大與楓葉的關係源遠流長、密不可分,從其國旗當中有一片偌大的紅楓葉,就可窺出端倪。楓葉對加拿大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加拿大的楓葉,除了感性的美,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那就是生產香甜可口的楓糖(maple syrup)。這些楓糖每年不知為加拿大賺進多少外匯呢!

初春的三月,千千萬萬的楓樹依循大自然的節奏,毫不吝惜地流淌汁液。人們豈能浪費神所賜與的天然楓汁(sap),總是趁此春回大地的時候,趕忙採集楓汁,熬製成楓糖。因為寒冬而沉睡的森林農場,乃於此時裝飾打扮一番,舉辦著名的「楓糖節」活動。

各方遊客,總能在寬闊原始的森林農場裡滿足遊興,賓至如歸。遊客到農場來,除了親自體驗收集楓汁,製造楓糖的樂趣,還可於現場品嚐各種楓糖製成的點心。有的農場,甚至還有寧靜幽邈的湖泊,古樸小屋依湖而建,幽雅寂謐,是熱愛照相之人的最愛。

我則喜愛乘坐馬車,於森林小徑中繞行,瀏覽茂密孤挺的楓林。若說秋天的紅楓,有一種絢麗璀燦迷漫的美,白雪茫茫中的楓林,更有一種觸人心弦蒼茫的美。天地間,除了伴著銀鈴的馬蹄聲,戛然一派靜默,溶溶的陽光,斜灑樹林;涼涼
的微風,輕拂臉龐,讓人心塵盡滌,凡塵心事盡拋於天幕中!

每年三、四月,早春的多倫多,春寒料峭,殘枝疏影。雖然寒氣依然逼人,景色依舊蒼渺,但到森林農場觀賞楓樹裡的楓汁涓滴而出,並參觀早期歐洲移民收取楓汁、製造楓糖的活動,卻迫不及待、熱熱鬧鬧的展了開來。對我而言,十月「賞楓」,浪漫唯美,三月「品楓」,卻更具教育意義!

前年及去年,我們皆開車到離家約20分鐘車程的Kortright農場參觀,現場可品嚐到「楓汁」及從楓汁熬煮而成的「楓糖」。楓汁是透明無色似水的液體,含糖量只有2%-3%,嚐不出甜味;楓糖則是黃色黏稠似羹狀的液體,含糖量高達66%,嚐起來甜味四溢。

Kortright農場舉辦楓糖節活動非常用心。購票進入農場時,售票人員即會發給遊客一張簡介。簡介上清楚的標示參觀路線,並詳細說明跟楓糖有關的知識。現場又有工作人員,穿著早期歐洲移民的服裝,表演及解說以前製糖的過程。

原來四十個鐵桶(40公升)的楓汁,只能熬製出一個鐵桶(1公升)的楓糖,真是彌足珍貴!並且熬製的過程非常辛苦,必須有人在旁一直攪動熬煮中的楓汁,24小時後,才得以煮成楓糖。當場還有義工出示插在楓樹上讓汁液流出的閥門(tap)。早期的閥門都是鐵製的,曝露於外,極易生銹,故時常損壞。現在都已改製成塑膠閥門,耐久又好用,節省不少成本。

經過他們的解說,我終於明白楓汁是如何被發現的!相傳400多年前,一名印地安酋長於對樹投擲斧頭時,竟意外擲向一棵楓樹。當時,楓樹下恰巧有一承接雨水的桶子。

此時楓汁剛好從斧頭砸到的楓樹上,滴下於桶子內。酋長夫人於烹煮食物時,順手將桶內透明無色的楓汁,當成水來倒入食物中燒煮。加入楓汁的食物,吃起來美味無比,截然不同於前。酋長與其夫人,絞盡腦汁細忖到底原因為何?

後來才明白是斧頭所鑿之洞流下之汁液的功勞。從此,印地安人乃知道在楓樹上鑽洞,以取得楓汁。這乃是人類發現楓樹會產生楓汁,並將汁液加熱,製成楓糖的有趣典故。

此後,聰明的印地安人,就地取材,把樹砍下,挖空其樹幹,將它做成收集楓汁的容器,再把收集之楓汁,直接倒入此樹幹挖成的容器內。

而後,把燒至滾燙的石頭,一塊一塊放置於盛滿楓汁的樹幹容器內,待石頭熱度退去,將其取出,再放入其他熱燙的石頭,並一再反覆此步驟,直到楓汁中的水分被蒸發,留下黃色黏稠的楓糖為止。我很納悶用火燒煮楓汁,熬製成楓糖,尚且需要一天的時間,印地安人用滾燙的石頭來蒸發楓汁中的水分,以取得楓糖,要花多少時間?

加拿大人十分珍惜楓樹!楓樹的樹齡至少要40-50年,樹圍至少要80公分,才會將它鑽洞取汁;樹圍超過200公分之大樹,最多也只會鑽4個洞,以免因過度取汁而受損死亡。但願我們人類對於天然樹林,也能像加拿大人般的愛惜。

我們在規劃好的路線上走了一圈,看到今日現代化取汁的方法,有別於往日,進步省時多了。現在要取得楓汁,乃是先把閥門插於楓樹中,再用透明塑膠管連接每個閥門,接著把所有塑膠管集結起來,像網路一般地匯流至一收集器,集體收集楓汁;匯集的汁液,再以現代化機器,加熱蒸發水分製成楓糖。

這種現代收集楓汁的方法,節省了許多人力,再也不必用人工一桶一桶地倒楓汁。兩次到此農場參觀,總會順便買幾瓶楓糖,自用或致贈親友。孩子們也買了楓糖製成的棒棒糖,吃得不亦樂乎!

Kortright農場裡,有一寧靜小湖泊,除了加拿大雁成天在那裡亂嚷亂叫、游來游去外;還有兩隻羽毛上別著號碼牌,被列為保育類的號手天鵝(Trumpeter Swan),在湖中悠哉游哉的游水覓食。過去人們為了取其羽毛,過度捕獵,以致目前全世界僅剩6000餘隻。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鳥,當它展開雙翼,身長可達183公分。絕大部分的號手天鵝,棲息在加拿大西北部,我們竟在加東與牠們相逢,近距離與其四眼相對,彼此凝望,真是幸運!

大部分遊客至Kortright農場,只為參觀製糖過程,很少有人順道繞到這隱密小湖,欣賞號手天鵝。因此,整個湖泊區,好像專為我們夫妻二人開放。於此良辰,佇立湖岸,一人拍照,一人靜觀,心境多麼寧靜平和。若不是加拿大雁吵雜的叫聲劃破長空,真有一種與世隔絕的錯覺。

加拿大處處有楓樹,在十多種楓樹中,最著名的乃是一種叫「糖楓」(sugar maple)的楓樹,它的汁液最能熬製出甘醇味甜的「楓糖」。加拿大生產的楓糖佔全世界四分之三強,是世界上生產楓糖最多的國家。光是魁北克省生產的楓糖,就已是美國生產總量的四倍。加東的魁北克及安大略省,是加國楓林最密的省分。光這兩個省內,就有數不清的森林農場製造楓糖。

去年加拿大的冬天,天氣異常溫暖。三月的多倫多,雖是陰晴不定,氣溫忽上忽下,但也還算和煦。三月中旬的某個週六,溫度甚至上升至16度,真是出外踏青,體驗楓糖節慶的好時機。

那天,據新聞報導,很多家庭皆出遊「品楓」去。我們因在教會守安息日,無法成行,只得祈求週日還是跟週六一樣有好天氣。無奈隔日,太陽藏臉,雨滴霪霪霏霏地落下來,溫度降到1度左右。「品楓」美夢,頓時破滅,只得冀望來週,天氣轉晴,得以成行。

雖然當時天氣「朝來寒雨晚來風」般的不好,但信主多年,心境上已較能「凡事謝恩」!(帖前五18)。能出遊也好,不能出遊也罷,隨事隨在,一切任憑主耶穌安排。

盼啊!盼啊!好不容易等到三月底的週日,太陽終於露臉了。雖然溫度只剩1度,大夥兒顧不得寒冷的威脅,乃決定勇往直前。因為再不前行,楓糖節活動就要結束了。那天,教會三個家庭一行十三人,開車前往離家車程約一小時的Mountsberg農場。

我們以前從未來過這個農場,當日,多倫多並未下雪,沒想到來到Mountsberg農場,地上竟積了約5公分之薄雪。穿著步鞋的我,還在濕滑的農場楓林小徑上,慘跌一跤!好險當時只是單膝跪地,沒來個四腳朝天,不然真是糗大了。

雖然漫步於白雪覆蓋的楓林小路有些危險,但皚皚白雪灑落一地的森林農場,別有一番浪漫風情,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那天早上出門,心裡還一直想著,如果主耶穌今日賜給我們一個高溫的天氣,該有多好!但當鋪著細細白雪的迷幻楓林出現眼前,才明白神要我們欣賞更美的楓林。

感謝主耶穌,讓我們於下了一些薄雪的天氣出遊,因為森林農場裡,蓋著白白細雪,迷迷濛濛的,景色更加漂亮。尤其對喜愛照相的人來說,灑了一層白雪的楓林,更有詩情畫意的意境,更能捕捉花落疏影、平和沉靜的冬日景象。

在Kortright農場可以免費乘坐馬車,這也是我較喜歡Kortright農場的原因之一,因為只要不怕排隊,乘坐幾次馬車都無所謂。兩次去Kortright農場,我都來來回回地坐了3次馬車,感覺非常過癮!但Mountsberg農場就沒那麼大方了,乘坐馬車是要另外花錢的,大人加幣2元,小孩1元,一家四口算起來,一趟就要花掉加幣6元,為了替老公節省銀子,只好乘坐一次就作罷。

乘坐馬車是我最愛的寧靜時刻!我總在此時遐想自己隱居於蒼邈幽僻的深山野林,淡泊名利,與世無爭,似閒雲消遙,如野鶴自在;食雖粗淡,衣雖簡樸,但天地與我相伴,萬物與我為伍,清心寡欲,喜樂滿足。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太五8)。

有一次主耶穌為了避開許多求神蹟的人們,就上了山坐下,對門徒講論八種有福氣的人,其中一種就提到清心的人有福了,並且應許這種人的福氣乃是「得見神」。

當我縱身於此山林郊野,拋卻紅塵凡世許多慾念,清心寡欲、不妒不求,確實感受到神就在天地萬物間,眼雖不見神,心卻得見神。於此境地,人生夫復何求?難怪主耶穌應許清心之人的福氣,乃是「得見神」!難怪保羅會將萬事當作有損,只以認識耶穌為至寶;並為基督丟棄萬事,將萬事看作糞土,只為得著基督(腓三8)。

三月的美,幽幽淡淡。品楓一過,春天就來臨了。不久後,人們將驚見柳芽舒茁,庭草活綠,百花齊放,萬物復甦。神啊!謝謝將生機賜給萬物,又將天地裝飾得如此燦爛瑰麗,如此四季分明!

因為冬天已往,雨水止住過去了。地上百花開放,百鳥鳴叫的時候已經來到;班鳩的聲音在我們境內也聽見了(歌二11-12)。

求祢容我得見祢的面貌,得聽祢的聲音;因為祢的聲音柔和,祢的面貌秀美(歌二14)。

神啊!有祢柔和的聲音與我為伴,祢永在的平安在我心裡,我就能常存感謝的心,凡事謝恩(西三15),知足喜樂。願世人都能尋得我已尋見的平安,歸祢名下。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200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