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路加福音的作者
早期教會傳統一向就認為路加福音的作者是敘利亞安提阿出身的醫生路加。
路加是使徒保羅的同工,一直到保羅殉道為止。路加沒有結婚,84歲死於希臘中部的伯伊厄提亞(Boeotia)。
新約聖經對於路加的傳記,僅見於保羅的書信(西四14;提後四11;門24)。有人以「路求」(Lucius)為路加的羅馬名(羅十六21;徒十三1)。但使徒行傳十三章指出路求的家鄉不是安提阿,而是北非古利奈(利比亞)。
如使徒行傳的記敘由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我們」(徒十六10、17,廿5~15,廿一1~18,廿七1~廿八16),包括了路加作者本身,如此,路加首先出現於土耳其的特羅亞(Troas)市(即古代聞名的特洛城Troy)。在那兒與保羅乘船往希臘(徒十六11)。
二. 寫作時間與地點
路加寫作晚於馬可福音,早於約翰福音,但成書時間不能確定。學者的推測可以歸納為兩種。公元61年至63年間,或公元75年至85年。
寫書的地點,也不能確定。有人認為是亞該亞(Achaia)的哥林多,或意大利的羅馬。
三. 路加福音的材料來源
路加福音起頭指出,在他作書以前,已經「有好些人提筆作書」。目擊主大事功的門徒,靠著深刻的記憶、口述、筆記、重覆、朗誦及收集輯定一連串的工夫,作出了珍貴的史籍傳略。尤其在聖靈感動帶領下,門徒將得救的智慧與神國奧秘,藉著口傳、筆錄向世人顯明了。
正如緒論「共觀福音的異同比較」一節所述,661節的馬可福音中,有350節稍經文筆修潤後,出現於路加福音。路加大體上按照馬可福音耶穌生平傳略的先後次序。
路加福音中約325節(大多為主耶穌的教訓)也出現於馬太福音。學者們公認路加與馬太有一共同的原始筆輯材料,簡稱之為「Q」。路加福音成書過程是以「Q」與馬可為主線。
另外,路加福音一半的材料(即1,149節中的548節)僅見於路加福音。有學者認此材料出自另一可能單獨存在的福音(約於公元50年代寫成),可惜已佚失。另外的學者認為獨見於路加的材料,出自多數口傳為主的傳統。例如,保羅第二及第三次傳道旅行之間,路加未伴隨保羅而行。保羅第二次傳道旅行時,路加在耶路撒冷與西拉同工,在土耳其路司得城與提摩太同行。除此,路加在該撒利亞覊留期間,認識了巴勒斯坦教會的主要人物(如腓利,徒廿一8;亞迦布,徒廿一10;拿孫,徒廿一16;雅各與其他長老,徒廿一18),從他們口中得悉早期教會歷史與聖靈行傳。
四. 路加福音的歷史性
路加被稱為「基督教界的第一位歷史家」(註)。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的開頭(路一1~4;徒一1)的序,就是歷史家著重調查研究的序言。二章1~2節六個人時地,將當日大事,放在世界歷史中。路加以歷史敘述手法將主耶穌的出生到保羅傳道生涯的高潮(徒廿八章)有條理的寫下來。他注重歷史的真實性,再舉例如下:
1.
路加二章1~2節及三章1~2節均提到當時羅馬帝國的統治者(雖然敘利亞巡撫居里扭時的戶口普查事件,巴勒斯坦東北亞比利尼分封王呂撒聶名字均須澄清)。
2.
路加在使徒行傳中刻劃保羅的歸主,對居比路、哥林多、該撒利亞的門徒及外邦統治者的論道(徒十一28,十三7,十八12,廿三24)、雅典亞略巴古學堂與希臘哲學界斯多亞與彼古羅派的哲士辯論(徒十七16~34)。
3.
根據古代歷史哲學,歷史家為了邦家與個人的道德理想與教訓,歷史選擇了真實事蹟而展開有評價性的敘述。路加的歷史觀就是以人類的救贖歷史,主耶穌一生與教會發展過程的可歌可泣真實事蹟,加以「詳細考察、按著次序」而寫出最動人最佳美的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
註:Martin
Dibelius, Studies in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trans. May Ling(London, SCM 1956), p. 136.
五. 路加福音的主題
路加福音一書充滿了神國的喜樂,聖靈的能力,與對神的讚美。
1.
路加福音是一部充滿神國喜樂的福音:
神國最後成全於主耶穌再來前,這種盼望早就存在認識神、仰望救主來臨的人心中(二25~26,廿三50~51)。主耶穌開路先鋒施洗約翰出生(一14),以利沙伯與馬利亞相遇分享最大信息的靈內交通躍動(一44),馬利亞以神為樂的頌歌(一47),充分流露神言應驗于末後的日子的大喜(一47~55)。
主降生的晚上,天使帶來了關乎萬民的大喜信息(二10)。
主傳道開始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四18~19)教訓門徒天上大賞賜的喜樂(六23),教訓眾人聽道要以喜樂、誠實善良的心來領受(八11~15)。
在主的旅途上,祂差遣的七十門徒以神國福音的權柄制伏魔鬼而大為歡喜(十17~18),但更大的歡喜是名字錄在永生天國(十20)。主那穌對神的恩道與奧秘顯明給祂所喜悅的人(如赤子,淳樸的人)而大為歡喜快樂(十21)。主門徒比歷代先知義人更有福,因為主活生生地讓他們看到聽到(十23;參閱約壹一1~4)。
路加十三章一位被鬼附18年而駝背的婦女,在安息日被主釋放得癒,眾人都歸榮耀給神大為歡喜(十三16~17)。
路加福音中有一系列的「筵席教訓」,筵席與聖經中的婚筵喜慶(十四8、13;太廿五1~13),預指天國「羔羊婚筵」(啟十九7),王的筵席(十四15~16;太廿二1~14)也指「福音的靈筵」(賽廿五6~9,五十五1~3);初代教會的「愛餐」是享用主的聖餐外的靈胞交通團契(徒二42、46,六1~2,廿7)。
主耶穌教訓為客的先謙遜選擇坐末位以便被請到「上座」得光彩(十四10),主人請客應邀請貧苦的、殘缺的,以得神報答(十四12~14)。誠然,在「神國吃飯的有福了」(十四15)。主耶穌接著強調筵席(神國的恩典與真理大款待)是以廣大的民眾為對象的(參閱:太廿二1~14無人應邀)。這就是神國內的宴樂(參閱羅十四17)。
「失而復得」是神憐憫的心腸如清晨的日光照耀死蔭黑暗中的人,引導他們腳步走向平安的主題延伸(一77、78),也是主失羊,失錢,浪子比喻喜樂的主題(十五章),這種喜樂是天父、天使、當事者有關的人共同分享的,而且以東方社會的筵席來表示。稍後稅吏撒該的悔改,接受主的歡樂與筵席(十九1~8參閱稅吏利未從主,即以筵席宴客示歡,示從主決心餞別舊行業,五27~29)。
主耶穌使人得醫治,並恢復常人的生活,使家庭團圓喜樂(五24~26,七11~16,八43~48、49~56,九37~43,十10~17)。更令人注目的是:跟從主,看見主的無限喜樂,這是得道理,生命盼望,神國福音的受託的大喜樂(廿四41、52)
2.
路加福音是一部強調祈禱的福音:
主耶穌經常祈禱是聖徒對神頌讚、祈求、交通的千古風範(林前十四2、4;猶19、2O;腓2、6~7)。共觀福音都描寫主在客西馬尼園痛切祈禱(太廿六39;可十四35;路廿二42),馬太與馬可記主變餅五千人得食後,主退到曠野去禱告(太十四23;可六46)。路加七次記主的禱告:受洗前(三21),初次與猶太人領袖的論爭前(五16),揀選十二門徒前(六12),首次預告祂將被交受十字架苦難前(九18),在變貌山上(九29),在祂教訓門徒如何祈禱之前(十一1),十字架上(廿三46)。
共觀福音書中,只有路加記主為彼得信心的堅固而祈禱(廿二32),主叫門徒要祈禱免入迷惑(廿二40),在患難日子儆醒祈禱,以便站立得住(廿一36,參閱:太廿五13,可十三33)。
在路加福音中,又有兩個有關禱告的比喻,教導信徒要恆切,專心祈禱(十一5~8,十八18)。
3.
路加福音是一部突出聖靈重要性的福音:
馬太福音記5次,馬可4次,但是路加與使徒行傳一共有53次有關聖靈的記載。路加一、二章開章明義即是聖靈的行傳(參閱使徒行傳即聖靈在神國建立上的行傳)。撒迦利亞受天使指示,他的兒子約翰將被聖靈充滿(一15),加百列指示聖靈與馬利亞同在(一35),以利沙伯與馬利亞見面時,受聖靈充滿(一41)。撒迦利亞受聖靈充滿而大為頌讚神(一67),聖靈啟示西面在聖殿中遇見耶穌(二25~27)。
主耶穌受洗後,即受聖靈的充滿、引導。聖靈帶祂到曠野受試探得勝(四1)。主充滿了聖靈的能力進到加利利(四14)。主在聖靈中喜樂(十21)。神要把聖靈賜給求告祂名的人(十一13;徒二38~39;加四4~7),賜聖靈的能力予為主作見證的工人,醫病趕鬼,(徒六3、5、8,七55,十一24,八29、39,十19~20,十三2,十六6~10)。
4.
路加福音充滿了對神的頌讚:
讚美神的聲音,路加福音比新的聖經書卷的總和,還要頻繁。「頌讚」包涵:
a.
「歸榮耀給神」(doxazein):例如野地上的牧人(二20),癱子受醫治時(五25~26);拿因城民(七16);駝背18年的女人腰背直起來之時(十三13);得醫治的十個痳瘋中之一回來向主稱謝時(十七15);瞎子復明時(十八43)。
b.
「讚美」(ainein):如天使報告佳音時(二13),牧羊人聞主降生之訊(二20)主耶穌進耶路撒冷時,眾人歡呼(十九37)。
c. 「祝福」(eulogein):撒迦利亞受醫治而恢復發聲的官能時(一64),西面見耶穌時(二28),主升天後門徒在聖殿(廿四53)。令人注意的路加福音以人們頌讚神為福音的開始與終結(一9,廿四53)。
5.
路加福音宣揚主耶穌救恩的普世性與社會性:
a.
主耶穌對貧苦困厄受難的人,付予同情、憐恤。祂祝福貧窮人(六20~21;參閱太五3、6)。祂以三個比喻(十二14~21,十六1~9,十六19~31)指出財富的危害性。
耶穌接納罪女(七37~50)、十字架旁的罪犯(廿三39~43)、稅吏、罪人(十五1~2,十九1~10),要他們悔改、信主、重新做人。
b.
主耶穌不偏待婦女。
在男重女輕的東方社會,主耶穌恩待婦女。路加筆下有一股柔情與慈暉。
馬利亞與以利沙伯的婦德、愛主、順服、靈內交通,是今日信徒的模範(一、二章)。主耶穌傳道時,有愛主的婦女跟隨事奉(八1~3)。主憐憫拿因城喪子的寡婦(七12)。主愛馬大與馬利亞(十38~42)。主對耶路撒冷哀慟的婦女表示惻隱之心(廿三27~31)。主的比喻中,有以婦女為主要的角色(十五8~10)。
c.
主耶穌對撒瑪利亞人及外邦人的認同與使命感。路加福音中外邦人及撒瑪利亞人,比其他福音佔更顯著的地位:從宣道道開始,主耶穌的救恩就不是單單給猶太人而已(四18~19、25~27)。
c.祂以「人子來不是要滅命,乃是要救命」的話制止義憤填膺的門徒,不准惡報不接納主的撒瑪利亞人(九52~56)。祂以良善的撒瑪利亞人為比喻,教訓愛人如己的道理(十29~37)。
撒瑪利亞痳瘋患者感恩知報(十七11~19)。
從路加以羅馬帝國為中心的世界歷史舞臺(二1~5,三1~2),耶穌救主的降生是「關乎萬民的大好信息」(二11~14),耶穌家譜「亞當是神的兒子」(三38,參閱太一1~17耶穌是以色列族譜祖先亞伯拉罕的子孫),福音要傳給外邦(四25~27,六17~19,七2~9,十三28~30,廿四44~49;徒一8),路加福音見證了主救恩的普世性。
六. 路加福音的文學風格
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都是上乘的希臘文。全本福音用的是普通希臘語,雜有亞蘭語(主與門徒所說的巴勒斯坦方言)格調,更增加了巴勒斯坦地方色彩。路加所用的詞彙,比其他福音書更富有變化性。
路加是歷史家又是文學家。他的風格簡潔、有力、典雅。如浪子回頭等比喻的敘述字裏行間充滿人情溫暖、生活氣息。令人注目的是他將神國發展帶到了世界歷史的幅面上(二1~2,三1),對主耶穌一生有其他福音所不及的刻劃。
路加突出耶路撒冷、聖殿與聖靈的顯著地位(一5~四13;徒一1~七60)。福音以聖城、聖殿、主耶穌在猶太公會及外邦官府受審判(十九28~廿四53),使徒行傳也以聖城、聖殿、以保羅遭受與主相同的事件為終結(徒廿一15~廿六32)。兩本書卷都有相當明確的人事時地平行結構。
七. 路加福音敘述結構
主耶穌定意向耶路撒冷去(路九51)的主題(重申於十三31~35)為中軸,路加福音的全部內容分成了五個主要部份:
第一部份 主耶穌的早年生活,預備向以色列人顯露(一5~四13)。
第二部份 主耶穌在加利利的傳道活動(四14~九50)。
第三部份 主耶穌開始步向耶路撒冷(九51~十三30)。
第四部份 主耶穌步向耶路撒冷的途中(十三31~十九27)。
第五部份 主耶穌在耶路撒冷一一成全十字架的救恩(十九28~廿四53)。
其次路加福音有顯著的「平行對稱」敘述結構如下:
1.
主耶穌與施洗約輸早年的平行敘述:
出生的宣佈(一5~25,一26~38)
嬰孩的命名(一13,一31)
將來偉大的角色(一15,一32)
受聖靈及能力(一17,一35)
加百列的出現(一19,一26)
以利沙伯的懷孕(一24,一36)
頌歌(一46,一67)
然而主比施洗約翰更偉大:
主由聖靈懷孕(一35)
稱為神的兒子(一35下),
至高者的兒子(一32)
天使的頌歌(二13~14)
2.
撒迦利亞之歌(一67~80)
的對稱構造以72、73兩節為中心,向上下兩邊對稱排比(參閱詩一○五8~9)。
68節
眷顧 H
祂的百姓 G
69節
拯救的角 F
70節
先知(們) E
71節
從仇敵手中 D
救出來 C
72節
我們列祖 B
聖約 A
73節
誓 A
我們祖宗亞伯拉罕
B
74節
從仇敵手中 C
被救出來 D
76節
先知 E
77節
救恩 F
祂的百姓 G
78節
要眷顧(古版本) H
主旨:舊約時代神藉如大衛一樣的君王,藉著先知來拯救他的百姓,使民悔改歸向真神。
3.
主差遣門徒的平行敘述:
a.
主對受差遣門徒的交代(九1~5,十1~11)。
b.
門徒傳的信息,被希律王(九7~9)及不悔改的城邑(十13~15)棄絕。
c.
十二門徒一次受差派傳道回來接著是五千人得飽(九10~17):主也照顧肉身的需要。
d.
七十個門徒(參閱創十章所提的七十列邦,預表福音傳到外邦的普世性),接著主耶穌談論魔鬼被制伏(十17~18):名字錄在天上生命冊的重要性。
主耶穌對70門徒的交代,比第一個交代,顯得更有深義。畢竟主的福音帶予人類:地上得平安(十5~6,二14),免受末日審判的刑罰(十12~16、18~20)。如與十二門徒所做的初步工作比較,70門徒為了將來神國的普遍實現,預備了以後主所託付的傳福音路線(徒一8)。這也是主耶穌歡樂的原因(十21~24)。
4.
「主耶穌的旅途」敘述:
從路加四章到十九章述主耶穌宣道,步向十字架的旅程紀事主要分兩段(四14~九50及九51~十九27):
a.
四14~九50包括以拿撒勒迦百農兩地為主的傳道活動 (四43,八1),及門徒的宣道(九6)。
b.
九51~十九27集中描述主耶穌步向耶路撒冷的單一方向。這兩段旅途敘述有相類似事件:
i
開頭及結尾:主被棄絕(四16~30,九52~56,九44~45,十九11~27) 。
ii
第一段:主的傳道中心對象是(特別是加利利的)猶太人。
第二段;撒瑪利亞佔重要位置
主經撒瑪利亞往耶路撒冷(九52,七11)非猶太人的撒瑪利亞人也配得主耶穌的救恩(十29~37,十七12~19)
第一段+第二段=主的福音給予猶太人、非猶太人(羅二6~11;徒十34)
iii
十二門徒(九1~6)與七十門徒(十1~20)則分別代表猶太人(十二支派)及外邦。此種由猶太人到外邦人,充份表明於使徒行傳中天國福音的傳揚幅度(徒一8)。
iv 主所接近救治的,都是為猶太上流社會所輕視的稅吏、罪人(五27~32,七36~50,十五1,十九1~10)。
因此主的宣道途中,祂的愛顯明予猶太人與非猶太人,高貴的、卑賤的、男的、女的(參閱西三10~11)。
v
主耶穌為世人受死的必然性(四14~九50)分為三節:主的「王權」(kingship)見於下列:
(1) 四14~七17
(2) 七18~八56
(3) 九1~50
(i)及(ii)的每節結尾都有主耶穌使人復活的記載(七1~17,八40~56)。因祂是「神的兒子」(四41,八28,九35),故能使人復活,制服魔鬼(來二14~15)。
(iii)指主本身在十字架替世人死的事。因為祂是生命與復活的主(約十18,十一25),所以祂能勝過死亡(林前十五54~55;提後一10)。
5.
其他內容情節的平行結構:
貧窮的人(四18,七22)。
主耶穌赦罪(四17~26,九36~50)。
對拿撒勒人耶穌的懷疑(四22~23,七19~20)。
主趕鬼(四31,八28~29)。附鬼的問主(四34,八28)。
主與稅吏罪人同處(五30,七39,七34)。
約翰門徒的刻苦己心(五33,七33)。
主的教訓,強調行為果子(六48~49,八19~21)。
痳瘋者得醫治(五12~14,七22)。
主與施洗約翰都傳神國信息(三18,四18)。
主是神的兒子(三22),神的聖靈與之內住、同在、彰顯(四18) 。
施洗約翰與主耶穌被棄絕(七30、33,四13~30)。
施洗約翰是主道的先驅鋪路者(三16)。在舊約先知,沒有一個人大過約翰,但神國中最小的要大過約翰(七28,十六16)。
八. 路加福音的地點意義
1.
「耶路撒冷──聖殿」地點在主傳道史上的重要:
路一5~四13與路十九28~廿四53為路加福音書中的兩均衡平行敘述段落,此二段均以耶路撒冷城的聖殿為開頭及結束(一5,四9,十九45,廿四53)。
a.
主耶穌、聖城、聖殿在神救贖歷史上成了歷史與預言應驗的焦點:
施洗約翰出生的預告(一8~23)。主耶穌被歡喜迎接為以色列的救贖者(二22~38)。主耶穌在聖殿──天父之家以父事為念(二49)。主耶穌以聖殿為教訓,引人歸真之場所(十九47~廿1)。聖殿與橄欖山:聖工與靈修的動靜面。
在屬物質的聖殿內,猶太人棄絕耶穌(十九47~48,廿二1~2,廿二52~53,廿三18~25)。同時,舊約時代的聖殿不再代表神臨在的地方,而被神丟棄成為荒場(十三35)。主耶穌在十字架斷氣時,聖殿至聖所前的幔子裂而為二(廿三45;太廿七50~51)。
舊約贖罪日的獻祭禮儀(利十六章)被主耶穌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得救道路(來九11~15,十1~12、19~22) 。
聖城,成為屬靈信徒國度、神的家(來十二22~24;提前三15;啟十九8)。聖殿,一方面是不可視屬靈教會的規模(弗二19~22;弗一23)、耶穌的身體(弗一23,四12、16),一方面也是稱義成聖的信徒心殿(林前三16,六19~20)。
因此,當物質的聖殿廢止時,屬靈的聖殿──神所建設的真教會,就成為揀選的聖徒「以父事為念」──救人大工、建立愛、屬靈智慧、能力、恩惠、靈性長進的地方(弗四15~16;林前十二12~13;西一24~29)。這地方就是獻靈祭與禱告的殿與神國內住的心(賽五十六6~7;路十七21)。
b.
主耶穌「向耶路撒冷」(九51,十三22,十三31~35,十七11,十八31,十九11)的途中,常提起祂的死(十二49,十三31~33,十七25,十八31~33):十字架的死與復活。(參閱林前十五3;腓二5~9)。
主的死與祂的王權有密切關係。四16~21福音是王權的行使。七18~23主對施洗約翰的答覆指出王權的性質。九18~22主的死與祂做王有關。九52主豫備「被接上升」與十九11~27貴冑往遠方得國回來指出主要受死復活升天;建立屬靈之國後,再來。
2.
主教訓的對象與場所:
a.
馬可福音的湖邊(海邊)
a.可四1;路八4種子比喻(路加未提海邊)。可二13;路五27利未被召(路加未提海邊)。可六31~34;路九10~16伯賽大的五餅二魚神蹟。馬可的公眾佈道場所,路加則省略海邊之特定地點。路加用馬可四1的情景,介紹船上講道(五1~3)、下網得魚、「得人如得魚」(五10;徒二41)。
a.
b.
除了湖邊,路加用「山」為耶穌彰顯祂榮耀、旨意的地方(八22~24)。徹夜祈禱挑選十二門徒(六12~16)。主在聖殿的最後一週,夜間在橄欖山住宿(廿一37)。主升天(徒一12)。
c.
地點的轉移,路加很清楚記載(註)。選召門徒於湖邊(五1~3)→痳瘋得醫治(某一城五12)。山上選十二門徒(六12~16)→主與門徒於平原上對廣大群眾講道、行醫治(六17~19)。又如主在山上變貌(九28~36)→主下山遇到尋求他的眾人。
d.
主顯明祂榮耀的地點是特定的,更限定於少數人為其對象。「山」在聖經特定的象徵作用,如神召摩西上西乃山,頒佈誠命律例(出十九10~15、20~23,廿四12~18)、摩西臨終前上尼波山(申卅四1~6)、天使將約翰帶到高山指示新耶路撒冷城(啟廿一10)、主與門徒在變貌山上(路九28~36)。
註:R.
H. Lightfood, Locality and Doctrine in the Gospel, London,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