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高級班教材第一冊)
馬可福音導讀

王明昌傳道

壹.  作者

本書的作者是誰,書上雖然沒有標明,但自古以來都被公認為馬可,而沒有人能否定。當主耶穌被捉拿的時候,本書記載:「有一個少年人,赤身披著一塊麻布,跟隨耶穌,眾人就捉拿他。他卻丟了麻布,赤身逃走了。」(十四51~52)那少年人是誰,作者故意不說;正如約翰福音幾次提到作者自己之時,都故意不說他的名字一樣。而且除了本書之外,其他三福音都沒有提起這件事。由此可知,本書作者確是馬可。

一.  馬可這個名字,在聖經上一共出現十二次之多。其中,三次說稱呼馬可的約翰(徒十二1225、十五37),七次單叫馬可(徒十五3839;西四10;提後四11;門24;彼前五13),兩次單叫約翰(徒十三513)「馬可」是羅馬名,有鐵鎚之意;「約翰」是猶太名,神的恩惠之意。他是耶路撒冷人。其母親為馬利亞(徒十二12),他曾在自己家中接待主耶穌及門徒,並且共享最後晚餐(可十四12~16)

二.  馬可可能是由彼得帶領歸主(彼前五13),彼得稱他為兒子,彼得愛他並器重他。歷代相傳,馬可是彼得的傳譯員和隨員。大約在公元五十四年,他跟隨彼得到了羅馬,作了彼得和保羅的同工。公元六十三年,彼得在羅馬寫「彼得前書」之時,馬可正在他身邊(彼前五13)

三.  馬可是巴拿巴的表弟,曾跟隨巴拿巴與保羅第一次旅行佈道,卻半途而廢,因此第二次出外旅行佈道,保羅不願與他前往。後來保羅在羅馬被囚之時,馬可又與他同工;並且對於他也有了益處(提後四11)

貳.  資料來源

公元六十一年,保羅首次被囚禁於羅馬之前,馬可早已在羅馬(西四10;門24)。由此可知,馬可跟隨彼得到羅馬之後,彼得前往他處,馬可仍然留在羅馬。也可以推測,大約公元五十五年至六十年,本書完成於羅馬,而成為「路加福音」(公元六十一年,完成於羅馬)的資料來源之一。

第二世紀的希拉波立主教帕皮亞 (Papias Bishop of Hierapolis) 說,馬可是彼得的傳譯員,把彼得所講的都寫下來。所謂「傳譯員」,乃是說馬可有傳述彼得之教訓的恩賜;也就是說,馬可把彼得的口述寫成了福音書,傳達於羅馬的基督徒。帕皮亞又說,馬可跟從彼得去傳道。

亞歷山大利亞 (Alexandria) 的革利免 (Clement,公元九十九年歿)在他所著作的書上說,彼得在羅馬傳道的時候,馬可受宮廷高官的邀請,記錄彼得的口述,便是「馬可福音」的資料來源。

依據近代批評學研究的結果,認為「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資料,一部分來自「馬可福音」。而「馬太福音」著作於公元七十年耶路撒冷淪陷前,「路加福音」則著作於公元六十一年。由此可以推測,本書的著作時間當在公元六十年以前。

本書雖然是用希臘文寫的,但其中卻也參用幾個拉丁字。

參.  受書者

是外邦的基督徒,尤其是歸主的羅馬人。其理由有:

一.  釋明猶太名詞。

二.  翻譯的亞蘭詞語。

三.  解釋猶太人的宗教禮儀和風俗。

四.  不像「馬太福音」多處引用舊約聖經,而且列出耶穌的家譜,以證明祂是亞伯拉罕的後裔。

肆.  著作動機

本 書要讀者明白,主耶穌是神的僕人;祂來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祂是神的兒子,卻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了人的樣式。特別在本福音書裏,沒有記 載主耶穌的家譜,也沒有提祂為嬰孩及童年的事,只注重祂的服事。主無論在任何地方,常以救人為念,天未亮即起,夜深方才休息,往往連飯也顧不得吃。在本書 中作者常用「就」、「隨即」、「立刻」、「即時」、「連忙」、「便」等字眼,給人對於主產生一個極深刻的印象,主似乎急著邁向既定的目標,以完成神託付的 使命,祂勤快的服事,真可謂是一位「永不疲倦」的僕人。

因此讓我們從本書的結構來看主耶穌是如何扮演「神的僕人」?同時藉著祂的事工,讓我們看出祂是神的兒子、人類的救主。全書共有十六章,以八章二六節為分界線,可分為前後兩篇。在前篇(1~26) 作者以耶穌的言論和行動證明,祂是神的兒子基督。在後篇(27~十六20)則以耶穌的言論、受難和復活,證明祂是神的兒子基督,祂是人類的救主。

伍.  本書特色

一.  文字雖未經潤飾,卻極其簡潔有力

馬可福音行文簡潔,清晰而恰到好處,這種風格是為了符合羅馬人的需要,由下列幾個特點得知:

1.       內容甚少引用聖經。

2.       書中不大著重猶太律法和風俗。但在提及他們的時候,就比其他福音書有較詳細的解釋,例如:俗手(2~4)、逾越節(十四12)、預備日(十五42)

3.       有很多拉丁化的語句,例如:斗 (modius) (21)、群 (lehion) (9)、護衛兵 (speculator) (2737)、羅馬人的銀錢 (denarius) (十二15)、稅 (census) (十二14)、百夫長 (centurio) (十五3944)

4.       使用羅馬的時間制,例如:晚上 (in the euening) (十四17)、雞叫 (cock~crow) (十四72),早晨 (early norninh) (十五1)

5.       用很多亞蘭語 (Aramic),例如:半尼基 (雷子Boanerhes) (17)、大利大古米(閨女我吩咐你起來Talitha cumi) (41),古耳板 (corban) (11)、以法大 (Ephpatha) (34)、地獄 (Gehenna) (44)、巴底買 (Bartimaeus) (46)、拉波尼 (Robboni) (51)、和散那(Hosanns) (十一910)、阿爸(Abba) (十四36)、各各他(Golgotha) (十五22)、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 (Eloi Eloi lamasabach thani) (十五34)

6.       針對羅馬人好動及注重實際的心理,馬可福音注重神蹟的記載,總共20次,也就是平均每36節有一次神蹟(馬太福音每51節就有一次神蹟,路加福音每55節就有一次神蹟,約翰福音每125節就有一次神蹟 )。講道和比喻的記載比馬太福音及路加福音少。

二.  將主耶穌的感情和行動的微妙處,描寫的極為生動

馬可福音真是一部生動的福音書,除了作者觀察入微之外,他的用語也非常活潑,他善用歷史性現在式的動詞(共用151),生動的勾畫出主耶穌的動作似乎正在進行中。希臘文的kai (又、並且)euthuseutheos (立刻、馬上) 的字眼隨處可見,表示主耶穌的事工迅速、敏捷,勇往直前邁向各各他山,為完成救贖的大使命。主耶穌工作敏捷但不草率,祂也不斷關心四周圍的人、事、物 (peribiepo 意即向四圍觀看) 的字眼出現多次(534、五32、九8、十23、十一11)

三.  詳細敘述主耶穌的工作,簡述其教訓,表明祂是耶和華的僕人

馬可福音著重在見證耶穌是神的兒子(也是神的僕人),例如:有從天父來的聲音作見證(11、九7);主自己的見證(十三32、十四3662);從污鬼來的見證(11、五7);百夫長的見證(十五39);作者的介紹(1)。又本書中「耶穌」的字眼用了81次,基督用了7次。它的目的不是要介紹耶穌是基督,而是要見證「神的兒子已顯現」。

成了僕人的樣式來服事世人(45)

四.  對於年代或事蹟之前後關係,不特別留意

馬可福音是以兩個中心思想為經緯而編輯。

1.       全書表現出門徒與眾人對於主耶穌的作為,均表驚訝、希奇,甚至於顯出人的反應太遲鈍:主的作為實在太奇妙了!非人的理智可以解釋;今日的人們也是如此以信心去接納,否則無法領受神更多的恩典及奇妙的作為。茲列舉眾人對主的作為的反應:

a.       門徒對於主耶穌的作為反應遲鈍:

不明撒種的比喻(13)、遇風浪沒信心(40)、不明白分餅的奇事(52)、不明白心裏污穢的比喻(18)、不明白主預言受難及復活之事 (33)、不信主的復活(十六8111314)

b.       群眾的反應:

希奇主的權柄(2227)、驚奇癱子得治(12)、希奇被鬼所附的得治(1520)、驚奇睚魯的女兒復活(42)、希奇主的教訓(2)、希奇耳聾舌結的得治(37)、希臘人主的智慧(十二1737)

2.       從全書裏可以看出,主不願意明顯的表明祂就是彌賽亞,因為深怕當時群眾誤以為祂來是作地上的君王,要推翻羅馬帝國,故祂的言談非常謹慎,例如:祂嚴禁人宣揚祂(25344344、三12、五1943、七3436、八263031、九93031;十四61、十五5)。因此全書有一個疑問,就是「祂是誰?」(27.二12、三21、四41、六23、八27、十五31)但是,當我們唸完馬可福音,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如同十字架下的百夫長由衷的說:「祂真是神的兒子!」。

五.  對於耶穌的形象之描述,比其他三福音更逼真

馬可又如同善用對比的畫家,在本書中可看到似乎有許多幅生動的畫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例如:

1.       多人得治(32~34)~~獨自禱告(35)

2.       對抗邪惡(22~30)~~善者同處(31~35)

3.       宮廷喜宴(14~29)~~野地靈宴(30~44)

4.       山上異象(1~8)~~山下趕鬼(9~29)

5.       猶大~馬利亞(十四3~11)

6.       三支十字架(十五24~32)

陸.  內容簡介

本書以耶穌的服事為主題,以施洗約翰的工作為開端,最後以耶穌的受死和復活為結尾。全書共十六章,以八章26節為分界,可分為前後兩篇,在前後兩篇之下又可分為七段:

第一段:準備階段(1~20)

第二段:耶穌在加利利的工作(21~23)

第三段:耶穌在外邦的工作(24~26)

第四段:耶穌走向十字架之路(27~50)

第五段:耶穌在猶太的工作(1~52)

第六段:耶穌的受難週(十一1~十五47)

第七段:耶穌的復活和升天(十六1~20)


作者: 王明昌傳道
出版社: 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教牧處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