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10期2011年11月)
真理論壇:傳統(遺傳)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賴倉億


前言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許多的傳統,也可以說人的一生,幾乎都是被各種傳統所影響。家族有家族的傳統,比如,有些家族會固定在某些節日,自各地相會團聚。某一些家族的傳統,是大部分的成員剛好都從事相同的行業,比如老師、醫生,或是職業軍人,甚至是傳道人。

公司企業也有自己的傳統與文化,有的要求一定要準時上下班,有的工作較彈性,只看雇員的效率與成果。社會也有傳統,像華人社會過去重視大家族的生活,所以有三合院的建築,提供三代至五代一起生活的環境;以往,華人社會傳統重視父親在家庭中的威權、女人無才便是德,婦女必須三從四德、不要太有能力等等。

現在我們想一想,教會當中是不是也有傳統?除了真理以外,有傳統是不是件好事?聖經中有說到傳統嗎?

我們若在《中文和合本聖經》中單單找「傳統」這兩個字,可能一個字都找不到,但是聖經的確有提到。《馬可福音》七章1-13節中,有兩個字一直重覆出現,就是「遺傳」(3、5、8、9、13),其實它的本意,就是「傳統」。

本論


1.主不悅納的傳統

同樣的事蹟,在《馬太福音》十五章中,也可以看到「遺傳」,也就是「傳統」這兩個字。我們可以發現,主耶穌在這裡,似乎對此相當感喟,也就是不肯定。難道,主耶穌希望我們都不要牽涉到任何的傳統嗎?

其實應當進一步了解經文,看看主耶穌所反對是甚麼──這傳統是「古人的傳統」(可七3、5);這是「人的傳統」(8);這是他們「自己的傳統」(9)。主耶穌為甚麼反對?從這幾個字的前後,可以更明顯看出來,因為這些遺傳已經產生一種影響,就是「離棄神的誡命」(8)、「廢棄神的誡命」(9)、「廢了神的話與道」(13)。主耶穌反對的,是形式化的儀文規矩。換句話說,就是只重視外貌的聖潔,與形式化的敬拜和敬虔。

在這幾節經文當中,這些注重形式與外表的人,也就是猶太教的文士與法利賽人,責問主耶穌:「祢的門徒為什麼不照古人的遺傳,用俗手吃飯呢?」主耶穌反倒藉機會責備他們固守了很多與神的道理違背的傳統,並且舉例說,他們為了得人奉獻的好處,還教導人將金錢奉獻給神後,就可以不用再奉養父母,因為神比父母大。這種作法,完全違背神的本意跟誡命。

所以看來,主耶穌反對與責備的,並不是所有的傳統,乃是違反真理與真神誡命的傳統。

2.使徒教會的傳統

使徒教會有傳統嗎?在「林前十一1-2」中,保羅對當時產生許多軟弱,甚至使他傷心的哥林多教會,竟然還提到一點是他想要肯定與稱讚的──「因你們凡事記念我,又堅守我所傳給你們的。」

「我所傳給你們的」,在《中文和合本》看不出來,但是在希臘原文裡面卻包含兩個字,跟「可七1-13」出現的一樣,就是「傳統」。若是這樣,保羅在這裡所說的傳統是甚麼呢?一個是「男人與女人在禱告與聚會時,是不是要蒙頭」的問題。因應當時環境,在不違真理與風俗的情況下,保羅指示的傳統是「男人不該蒙頭,但女人應該要蒙頭」。

另一個問題,就是要注意聖餐禮舉行的秩序,這裡的問題不在教義,乃在秩序。因為當時各人自己帶食物到教會吃,也有人不願意分給那些沒得吃的同靈,甚至有人帶酒還喝醉(21-22),這是沒愛心、沒節制的表現,所以保羅不稱讚這件事,又指示說,一般食物最好先在家裡吃,領聖餐時要彼此等待、省察、謹慎、記念與表明(33-34)。當然,今天我們討論的重點並不在這兩個問題本身,而是原來使徒教會也是有傳統的。

想想,今日我們真耶穌教會有沒有傳統?其實我們也形成了不少傳統,比如,我們的「聚會程序」(會前唱詩、唱詩、禱告、講道、唱詩、禱告),聖經上有提到這樣的程序嗎?沒有,但今日我們的聚會大都這樣作。還有「靈恩佈道會」,聖經有提到靈恩佈道會嗎?沒有。

但這是好的傳統,使我們能一起守這猶如舊約七節期的聖會,可以從中得到屬靈的成長與祝福。又如詩歌佈道會(這也是不錯的管道,藉著美妙的聖詩及樂音,使我們獻給神的詩歌,也能吸引路過的人產生共鳴的機會)、鋼琴伴奏、跪著禱告(以前猶太人進聖殿通常是站著禱告的。

而我們跪著禱告,是更容易準備好安靜與謙卑的心敬拜神),還有聖禮順序(要注意,聖禮是真理,不是傳統!)(可是聖經並沒有說洗禮後要馬上舉行洗腳禮,然後馬上要辦聖餐禮呀?但我們如此作,也是有美好的意義,為的是使人盡快完成當行的義)。另外,教會的領會人員,上臺要穿襯衫、西裝、打領帶,(我們可以想想,使徒時代的人有西裝與領帶嗎?為何我們不穿唐裝呢?)其實這些傳統,雖然不是真理,但都有美善的用意。

3.傳統的來源與目的

(1)教會傳統的來源:「所以,弟兄們,你們要站立得穩,凡所領受的教訓,不拘是我們口傳的,是信上寫的,都要堅守。」(帖後二15)。這裡所說的「教訓」,在希臘原文與新約聖經中大部分所用的「教訓」(教導didasko)是不同字的,其實這個字,就是與「可七」、「太十五」、「林前十一」的那兩個字一樣,是「傳統」。

這裡說到,傳統有兩個來源,一個是信上所寫的,就如《哥林多前書》。另一個就是「用口所傳的」。對猶太教徒來說,口說的傳統也算是他們真理傳承的一部分,但是對我們基督徒來說,只有聖經裡的啟示與教導才是真理,口述部分的傳統並不等於「真理」。

(2)教會傳統的目的:保羅勉勵教會要持守所領受的傳統,在這一節最前面有出現「所以」這兩個字(帖後二15)。一般而言,若前面所說的是「原因」,則後面的所以,通常是要表明「結果」。若前面所說的是「目的」,那後面的所以,通常表達的是一種幫助我們達成目的作法。

「帖後二14」提到神藉福音要召我們到一個地步。但是甚麼地步?就是使我們好得著主耶穌基督的榮耀,可見在此是指一種屬靈的目的,那這樣,後面的「所以」,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得到主耶穌榮耀的一種作法,也就是「教會的傳統」。因此我們要知道,教會的好傳統是為了幫助我們更親近神、更認識神,最後,又能得著祂的榮耀。另外也知道,「傳統」原來是信仰的一種方法,並不是信仰的目的。當時猶太教的文士與法利賽人,就是在這一點上誤解,他們把方法當成目的,甚至危害到屬靈目的的達成。

4.遵行傳統或改變?

(1)教會優良的傳統當遵守:「帖後三6」中的「教訓」也是「傳統」這個字。在這裡,保羅嚴嚴的說,若有信徒不遵守「我們的傳統」,甚至應該和他疏遠。

我們或者會想,只是不照傳統,就要這麼嚴厲被對待嗎?這樣好像很沒有愛心。個人難道不能表達不一樣的想法嗎?其實,重點在「我們的」,這「我們的」指的是「使徒與教會全體」。教會照當時的背景與需求,形成了能幫助信徒更敬虔,且得著基督榮耀的方法,全體就應該遵守。

對於今日的教會也是一樣,不應該用「聖經也沒寫」的理由不遵行,因為若一個人只是一直堅持自己的意見更好,就決定執意不遵行教會全體的傳統,那代表這個人可能存有不好的心態,或驕傲、或不順服、或想表現自我而不合群。因此,重點不單在方法的比較,更是在心態問題。所以保羅說要大家遠離他,並沒有說將他除名,目的是想藉這方法,提醒那個人反省不合群或者是不良的心態,也許還可以用此重藥來挽回他。

(2)教會的傳統可否更改:難道教會的傳統是不能改變嗎?我們可從一節經文來思考這個問題。「帖後二15」有一個字可以注意,就是「堅守」,其實這樣的翻譯,容易產生誤會,以為「遺傳與傳統」是必須堅持,好像是不可更改的。但是這個字,原來並非只有「不可改的意思」。

我們可以參考「太十二12;帖後二15」的「堅守」與這裡的「拉住」是同一字,「啟二1」這裡的「拿著」就是「帖後二15」的「堅守」。拉與拿是一段時間而已,但能不能放開與放下?是可以的。其實新約聖經裡面,若要選更有「永恆不改變」的意思,還會用另一個字,叫作「堅固」,如「彼後一12」所說的,這就像有如灌水泥漿一樣,一旦固定了,就不變動了,這不變動的,就是今日我們所領受的真理規模。

所以保羅是說,傳統應當遵守,卻沒有說絕不能更改。「傳統」是可以變的,因為傳統不等於真理。

假若我們再回想「林前十一17」,其實保羅並不滿意哥林多教會原來形成的傳統,就是有分門別類、開放各人帶食物與酒到教會吃的慣例,所以在17、22節他表明不稱讚這樣的慣例與傳統,同時也提出改良的建議,就是33-34節所說的,要彼此等待,又可在家裡先吃。雖然保羅有建議,到最後還是必須由哥林多教會自願改變才可行。若是根據「林後七8-16」的記載,很有可能哥林多教會已經接受了保羅的建議,改變了那個不好的傳統,所以保羅才因提多的報告得到安慰。

這也給我們一個方向,就是教會傳統是可以建議改良的,前提是要教會形成共識或同意。絕不要單憑個人感受或意見,就決定自己要不要遵守,或是四處講論批評。這樣教會將失去秩序,也會產生亂象紛爭,甚至影響聖工與靈命。

在「徒二十一18-26」可以看到,保羅雖知道這些禮儀規矩與得救無關,但在信主的猶太人全體獲得共識改變前,他仍在當地依照他們的傳統來遵行,也就是21節所說的條規(原意是風俗與慣例),保羅並不主動挑起爭論,因為傳統並非真理。

這就是一種智慧,他雖然知道傳統是可變的,但他也尊重傳統與和睦。如同在臺灣的真耶穌教會,幾十年來其實也改變過許多傳統。比如我們現在聚會並不主張姊妹一定要蒙頭;以前有人以為會堂內只能使用風琴,不適宜用當時常在娛樂場所出現的鋼琴,但是現在只要經濟上無虞,有哪間會堂不採用鋼琴;還有神學院至今已經四十幾屆,當初初創之期,也有人以為這種制度並不符合過去的傳統,但正有這樣的改變,如今才有許多傳道者為主奔馳在世界福音的道路上。其他如宗教教育或團契的設立與推行等,都是真教會中既成的歷史。這就證明,教會的傳統是可以改變的,但必須在真理與教會有共識之下來執行。

結論


我們可以發現三點:

1.傳統有好與不好的。無論是社會或是教會,都應當要用「神的真理」來分辨。

2.教會是有傳統的,教會的傳統應該是為了幫助我們持守真理,且得著主耶穌基督的榮耀而設。

3.教會的傳統不等於真理,所以是可改變或改善的,但是要教會有共識而變,且全體信徒當要遵守。

盼望我們一同學習查考,若當中覺得傳統無用、一心想要改變傳統的兄姊,能多想想保羅的溫柔與智慧,及明白他如此行的動機。相對來說,也希望我們當中如果有一心想持守傳統,對想要改變傳統的同靈不認同的兄姊,更加能想想本文提出的經文。因為這兩種聖徒都是真教會不可或缺的,總要以基督的心為心,更加跳脫自我喜好或厭惡的立場,用真理標準來彼此體諒,尋求一個和睦同工的道路。



作者: 賴倉億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1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