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薑桂

【拾穗者】一呼百諾的反應

文/薑桂

《新序》雜事第一,記錄一件反諷中值得警惕的故事,讀之有味,述之與諸君共享:

從前魏武侯和他的大臣策劃一件事,議論後,他的辦法最妥當,群臣都比不上他,所以退朝之後,覺得沾沾自喜。吳起見狀,就進入內室對他說:「剛才不知是否有人把楚莊王的事告訴過你呢?」魏武侯回答說:「沒有啊!楚莊王的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吳起回答說:「楚莊王策劃一件事情,他的辦法最妥當,群臣都比不上他,所以退朝之後,悶悶不樂。申公巫臣進去問他說:「君王退朝之後,一直悶悶不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楚莊王答道:「我聽說諸侯能得到良師的可以稱王,能得到益友的可以稱霸;十分自滿而且群臣又比不上他的,就會亡國。現在像我這樣孤陋寡聞的人,在朝廷和大臣商量國事,一班大臣的智慧竟然還不如我,我想我們的國家大概就快敗亡了。所以我一直感到難過和憂慮。」

吳起提醒魏武侯說:「楚莊王所憂慮的事,而單單只有君王你會感到洋洋得意,這是什麼緣故呢?」

魏武侯聽了之後,倒退了幾步,很慚愧地感謝吳起說:「老天爺派你來拯救我的過錯!老天爺派你來拯救我的過錯。」註1

古之智者觀察政治良寙、國家的治亂興衰、民心變化,或君王大臣之行為動機、情緒變化,或人格態度之心理狀態,謂之「審政知人」。有遠見賢能者,能見微知著,明白興亡之兆。若有君王優柔寡斷、剛愎自用或驕侈自大、不聽忠言,大臣自利、謊言欺君;或嫉賢妒能、重用庸才,必是敗亡之前兆。如《箴言》所說:「邦國因有罪過,君王就多更換;因有聰明知識的人,國必長存。」(箴二十八2),又說:「王藉公平,使國堅定;索要賄賂,使國傾敗。」(箴二十九4)

國家之堅定、長存實與領導者有密切關係,楚莊王能為春秋五霸之一,乃因其能謙卑自省,朝省夕惕,不以其能自誇自傲,反倒憂心國無長才,必有危難,如《易經》所言:「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反之,魏武侯卻沾沾自喜,認為自己的構想最妥當,臣下無一人之才能勝過他。沒有想到可能大臣都為自己利益不敢說實話;也可能為了諂媚皇上而說假話;也可能魏武侯只晉用一些才能普通,只會如影隨形,附和諂媚之輩為大臣,如此一來,國家豈有不危亡之理?似忠實奸之徒貴在廟堂之上,社稷豈能長存?

《墨子》魯問篇中有描寫似影子(景),像回音(響)的忠臣,不能使君王得到什麼益國利民之見:魯陽文君謂子墨子曰:「有語我以忠臣者,令之俯則俯,令之仰則仰;處則靜,呼則應,可謂忠臣乎?」子墨子曰:「令之俯則俯,仰則仰,是似景也;處則靜,呼則應,是似響也;君將何得於景與響哉?」註2

《歷代志下》十八章記載著有400個如景(影子)與響(回音)的先知,立於亞哈王前,附和亞哈王與約沙法王一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舊約聖經》記述如下:

以色列王亞哈問猶大王約沙法說:「你肯同我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嗎?」他回答說:「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與你的民一樣,必與你同去爭戰。」約沙法對以色列王說:「請你先求問耶和華。」於是以色列王招聚先知四百人,問他們說:「我們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們說:「可以上去,因為神必將那城交在王的手裡。」(代下十八3-5)

亞哈王聽從了與他意見一致,如景響之忠臣,結局可說是悲慘的。「有一人隨便開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縫裡。王對趕車的說:『我受了重傷,你轉過車來,讓我出陣吧!』那日陣勢越戰越猛,以色列王勉強在車上抵擋亞蘭人。直到晚上,約在日落的時候,王就死了。」(代下十八33-34)

「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十八12)。亞哈王行事狂妄,不專一敬拜獨一的真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他娶了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耶洗別為妻,去事奉敬拜巴力,在撒瑪利亞建造巴力的廟,在廟裡為巴力築壇。亞哈又做亞舍拉,他所行的惹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怒氣,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諸王更甚。」(王上十六31-33),信仰早已崩壞,去敬拜巴力、亞舍拉偶像的亞哈王,試圖與信仰純正的猶大王約沙法結盟。

他為了取信於猶大王,勉強招來了耶和華的先知。事實上,他們並無從真神來的話語,是變質的假先知;他們內心充斥著虛妄的靈,為了迎合君王的心意,以謊言與虛飾的動作行為來欺騙亞哈王與約沙法王。

以色列王和猶大王約沙法在撒瑪利亞城門前的空場上,各穿朝服坐在位上,所有的先知都在他們面前說預言。基拿拿的兒子西底家造了兩個鐵角,說:「耶和華如此說:『你要用這角牴觸亞蘭人,直到將他們滅盡。』」所有的先知也都這樣預言說:『可以上基列的拉末去,必然得勝,因為耶和華必將那城交在王的手中。』(代下十八9-11)

眾口可以鑠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道」豈可以隨便興兵,師出無名?而且為此事求問神的先知,更可怪的是眾先知竟然異口同聲只有一見。事實上,那班先知只是驕縱的亞哈王,獨斷之形影與回音吧!此事也是神要滅掉亞哈王之徵兆。古人有言:「明主好同而闇主好獨。明主尚賢使能而饗其盛;闇主妒賢畏能而滅其功,罰其忠,賞其賊,夫是之謂至闇,桀紂所以滅也。」3荀子以為明智的領袖善於聽取意見,任用賢能,而昏昧的領導人則愛好專斷,嫉賢妒能,詆毀甚至迫害忠良。

古今中外歷史所記豈不如出一轍嗎?約沙法王是敬畏神的王,他知道有真正屬神的先知存在,故堅持說:「這裡不是還有耶和華的先知,我們可以求問他嗎?」以色列王對約沙法說:「還有一個人,是音拉的兒子米該雅。我們可以託他求問耶和華,只是我恨他;因為他指著我所說的預言,不說吉語,常說凶言。」(代下十八6-7)。「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亞哈王恨惡真先知的警告,迫害神的僕人,將他「下在監裡,使他受苦,使他吃不飽,喝不足」(代下十八26),只是因為米該雅惹惱了狂傲的亞哈王,忠心傳神的警告說:

你們要聽耶和華的話。我看見耶和華坐在寶座上,天上的萬軍侍立在祂左右。耶和華說:「誰去引誘以色列王亞哈上基列的拉末去陣亡呢?」這個就這樣說,那個就那樣說。隨後,有一個神靈出來,站在耶和華面前說:「我去引誘他。」耶和華問他說:「你用何法呢?」他說:「我去,要在他眾先知口中作謊言的靈。」耶和華說:「這樣,你必能引誘他,你去如此行吧!」現在耶和華使謊言的靈入了你這些先知的口,並且耶和華已經命定降禍與你(代下十八18-22)。

北朝以色列國因著君主信仰的墮落,影響了整個國家的興亡,宗教的偏邪、人心的虛謊、社會階級的傾軋、動亂,在在顯示了國勢的衰頹正方興未艾,「君王若聽謊言,他一切的臣僕都是奸惡。」(箴二十九12),當人們不遵守真神的誡命、典章,不愛神的命令,不怕神、不怕人,任意而行如亞哈王與其臣僕,天上的神也允許謊言的靈進入先知中,使錯誤的認知與決策成了敗亡之主因。四百人異口同聲皆曰:「王上英明,出戰必得勝。」那氣勢何等浩壯,結果卻落得身死沙場,國勢漸弱,這是歷史事蹟可以讓我們引以為鑑之處。

阿摩司先知警戒我們這末世的真信徒說:「若沒有機檻,雀鳥豈能陷在網羅裡呢?網羅若無所得,豈能從地上翻起呢?城中若吹角,百姓豈不驚恐呢?災禍若臨到一城,豈非耶和華所降的嗎?主耶和華若不將奧祕指示祂的僕人,眾先知就一無所行。」(摩三5-7)

真教會是主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所充滿的,負有復興使徒時代教會的使命,因著聖靈的同工,主耶穌親手的帶領得以建立今日的聖工規模。承先啟後之聖工人員不斷在各處宣揚真道,使神的權柄彰顯,恩典廣布,正如撒迦利亞先知所說耶和華指示所羅巴伯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神)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今日聖工人員猶當注意,思想先知的警告、前輩的模範,持守真理的大旗,不偏左右,遵行神旨,靠著聖靈的能力,努力行道,避免世俗化潮流,倚靠勢力、才能、金錢的錯誤策略中去決策、行事。

以色列王戰死之後,「猶大王約沙法平平安安的回耶路撒冷到宮裡去了。先見哈拿尼的兒子耶戶出來迎接約沙法王,對他說:「你豈當幫助惡人,愛那恨惡耶和華的人呢?因此耶和華的忿怒臨到你。然而你還有善行,因你從國中除掉木偶,立定心意尋求神。」(代下十九1-3),約沙法王因耶和華的幫助,得以自戰場平安歸來,但是就在與亞哈王聯合作戰之事上,卻受了神的責備。「道不同,不相為謀」,「神的意念非同人的意念;神的道路非同人們的道路」(賽五五8)。

神並不喜悅約沙法王與信仰變質已世俗化的亞哈王聯合作戰,這是我們當仔細思想的課題。當在與真教會理念不同、作法不同、靈統不同之宗教團體作一互動交流時,願主幫助我們能行公義、守公平,愛人愛神、盡己本分,守安息日、奉獻什一,常為教會聖工、個人家庭、信仰持守禱告。祈求聖靈的同工,來顯明神的權柄,彰顯主耶穌奇妙的救恩與真神的榮耀,上述基本真理的持守才是教會發展聖工穩固的基礎。求主憐憫帶領。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上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賽五五9-11)。

願吾等神僕所為之事都蒙神喜悅,在決策付諸行動的諸樣聖工上,也當事先求問主:「所為之事是否蒙神悅納?」那麼神必與我們同在,使我們計畫要成就的事工上必然亨通,阿們!



註釋:
1.關紹箕著,《觀察家一○○》,遠流出版公司,民79年,頁80,出自《新序》雜事第一。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8/01/2007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