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8期2000年1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不列在萬民中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蔡恆忠

「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創十二1)是神向選民之父亞伯拉罕說的第一句話。

離開


在舊約中,神向祂的百姓守約,施恩帶領他們,從萬民中揀選他們,特作祂自己的子民,專愛他們(申七6、7);也要求他們與世人有所分別,不與外族人結親往來,專作屬祂的百姓,盡心事奉祂。

在新約中,主耶穌用自己的血和祂的門徒立約,靠著祂進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來七25)。祂為屬祂的人祈求,不為世人祈求(約十七9),因為屬祂的人不屬世界。主要他們心中充滿祂的喜樂,在世上過成聖的生活。雖活在世上,卻因真理成聖。

從舊約到新約,神向祂的百姓守約,也一再提醒:屬神的人,必須從世界分別出來。

分別出來(王上八53)


神從哈蘭召出亞伯拉罕,使他離開父家和本族,乃為要施恩給他。亞伯拉罕聽了神的話,就離開了(徒七4),神的祝福和同在,從他離開以後開始,一直沒有離開過他。神以亞伯拉罕為親密的朋友(賽四十一8),眷顧祂的後裔。甚至連毀滅罪惡之城這種屬於天譴的計劃,也不願瞞著他,而願俯聽他的請願。更與他立約,以割禮為證據和彼此的約定,大大賜福給他和他的後裔,將他們從世人中分別出來,做祂的兒女。

領出來


當百姓在埃及為奴的時候,神要摩西到埃及去,將祂的百姓──也就是祂的兒子,祂的長子──從埃及領出來,好讓他們事奉神(出四22-23)。

神的話說明了埃及的「不能事奉」。事奉神,和離開,出來,有絕對的關係。離開,才能事奉。

歸神


以色列民離開埃及,過了紅海,來到西乃的曠野。神從山上呼喚摩西,要他傳達一個重要的訊息,祂說:「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

於是頒下十誡,使以色列民藉著守神的誡命,與世人分別出來。

出埃及40後年,來到約旦河東的摩押平原,摩押人看以色列民一路勝仗,非常懼怕,請巴蘭先知去咒詛他們,巴蘭幾經天使的阻止,最後還是來到摩押的京城,從高處觀看以色列營。

神要他轉達給摩押王這個信息:

「神沒有咒詛的,我焉能咒詛?神沒有怒罵的,我焉能怒罵?我從高峰看他,從小山望他;這是獨居的民,不列在萬民中。」(民二十三8、9)

一再抄襲


在選民的歷史中,我們看神如何期望祂的百姓成為蒙愛而聖潔的國度,一而再地透過舊約先知的吶喊,主的臨別吩咐,使徒書信的信息,一次次透露祂的心意:離開!分別出來!

然而,從歷史中,我們看到選民不能完全離俗,不能與世人的作為有所區別。當以色列人向撒母耳先知求立王時,他們的動機,是要「像列國一樣」,要抄襲別國的政治型態,有一個王來治理他們,乃用抄襲的「人治」,來管理他們理應以信仰為重心的「屬神」的生活。當然,隨之而來,也須要有抄襲的價值觀和處世的技巧,來面對多變的世界,就好像他們在進入迦南地以後,不能遵照神的吩咐,趕出當地的外族人,反而與他們結親往來,沾染世俗,以致在士師時代,信仰受到嚴厲的考驗。

神要他們在萬民中作屬神的百姓,特作祂的民,他們除了「要向列國一樣」這種想法已違背神揀選的原意以外,神的不悅,表達在祂自己的話中:他們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撒上八7)。

神是選民的王(撒上十二),不只治理他們的國,也要治理他們的心,他們卻另外求立王!我們今天也要注意:不只求神治理教會,也求神治理我們的心,讓心中除了神以外,沒有其他的主人。配合我們順應治理的心,讓神保守我們不受世俗的玷污。

我們呢?

「有什麼大不了的?」


觸礁的婚姻,無所謂的婚外情,隨便的男女關係,令人側目的穿著,不敬虔的談吐,金錢至上的價值觀,沒有方向的忙碌生活……。有什麼大不了?長期以來,電視和電影帶領著生活態度和道德標準,強調的是「只不過是不同的意見,沒有什麼對與錯」,信主的人在潛移默化之中也一步步地被帶入世界,不再有「分別」。

我們有時讓生活中時常相處的人或工作夥伴影響,逐漸有那種不在乎的生活態度。我們也受媒體中常被報導的政治人物影響,他們泛政治化的一舉一動,逐漸地使我們不再有不真實的感覺,於是我們的言談,開始有那種「政治家的風範」。生活中的一切,正不斷地衝擊著我們對「分別為聖」的堅持。有些人不禁懷疑:為什麼要當一個與人不同的人(林後六17、18)?

不屬世界


主耶穌說:「我的門徒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祂為門徒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約十七16-18)。我們若不能有些堅持,怎能說是主的門徒?

與世俗為友,就與神為敵(雅四)。

這一句話很強烈地說明:神的選民──我們,與世俗的潮流是沒有妥協的。一個人若愛世界,只求世上的事,愛父的心就不在了(約壹二15)。

我們的社會對「錯誤」的包容愈來愈寬厚,尊重不同的意見成為最受歡迎的流行,影響所及,堅持絕對真理和堅守主道,往往被認為已不合潮流,甚至是小心眼和自傲。

最近偶有信徒批評我們教會不願與基督教界其他教會「合一」,是「唯我獨尊」,「自以為是」。問題是,不同的信仰,怎能合一?真理,怎能容忍「錯誤」?

不免令人擔心,教會的立場,在「族群之間彼此尊重和包容」的聲浪中,是否能勇敢挺住,而不隨著世界軟化?

世間的思潮不斷在改變,不管其變化如何,都挑戰著我們在守道上的努力,怎樣不隨流失去,成為我們今日在信仰上,每天要面對的必修功課。

PEER PRESSURE同伴壓力


學校中有人吸毒,甚至有不少人吸毒,在北美洲這已不是秘密,未婚生子的人數,多得令人想都不曾想到,高中生半數以上在20歲以前有過性行為。(《讀者文摘》,加拿大版,1999年月號)。PEER PRESSURE,同伴之間無形的壓力。大家都在做,我呢?

「他們在這些事上,見你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就以為怪,毀謗你們。他們必在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賬。」(彼前四4、5)

不同,有所分別,正是屬主的特質。

背誦聖句


主耶穌面對撒但的試探,是以聖經的話──擊退,而得勝有餘。聖經的話,使我們有屬靈的智慧能分辨世俗的教導和屬靈的教訓。

小時候常懷疑,為什麼要背聖句?原來,在成長的過程中,心中隱藏的這些神的話語,就像主耶穌也背過的,正是護衛自己,在紊亂的世俗中,明確地判定是非的力量。

神的旨意,要我們從世界分別出來,做獨居的民,有純真的美德,真實的價值觀,能重視上面屬靈的事,其中的教導。更重要的,做聖潔的民,君尊的祭司,屬神的國度(彼前二9)。


作者: 蔡恆忠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200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