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c.y.


一直覺得擁有基督徒身分的我,不管對人、對事,都以為「內心坦然」、「真心相待」是最重要的指導原則,讓自己能吃得下,也睡得著。是這樣的態度使然,讓我在求學、工作、感情上,都能蒙神保守與賜福。雖然我也像一般人一樣庸庸碌碌為了生活在打拚,一樣平凡無奇地在社會上載沉載浮,但是靠著信仰這一股向上的力量,感受到神的愛將我圈在安全的人生領域中。說不上有什麼輝煌騰達的發展,或是住豪宅享奢華的幸福美滿,但卻是小人物特有的穩定成長,如同一瓶桂花釀般漸漸展現它的質樸與道地,隨時間的流逝,在記憶的河流裡,愈陳愈香……。

自小看見父母為了生活奔波,經歷了商場上的爾虞我詐,最後還落得面臨破產的危機,除了信仰及五位子女外,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有存款,從物質的角度上看來沒有任何有價值的資產。已是中老年並且在社會上打滾數十年的父親,不免抱怨神的不公義,甚至當著子女的面前也悽悽切切的控訴著,要我們記取他失敗的教訓──不要隨便相信朋友……等等。

身為兒女的我們,怎會不知他們的辛苦?怎會不知其中的緣由?但是平心而論,真的是這樣嗎?在睡前的禱告中屢屢向神交託,期使父親能明白,是自己投機冒險的心態加上做事缺乏計畫,貪圖優渥的訂金,及一夕致富的夢想,但是現實生活的壓力迫使他在經濟上有點挖東牆補西牆的意味,日子就是這樣無奈的呈現!

父親在遭受一連串生意失敗的打擊之後,身體也因飲食不節,有了胃疾,需要調養,精神上也萎靡了不少,自然而然少了以往咄咄逼人的神情。以往對父親的所作所為,做兒女的我們總是唯唯諾諾的任憑他說了算,不敢有所違背。但是朝夕相處多年下來,知道父親性格上的盲點,對他的規勸不僅要求神幫助,另一方面也要嘗試著以委婉的語氣和父親聊聊我們的內心話。

剛開始父親也不習慣我們平輩式的氛圍,但隨著兒女們在外工作表現的可圈可點時,相對應他的挫敗,父親終於也意識到兒女們長大了,大到應該也有不錯的想法吧?!不然有的怎麼能成為教育英才的老師?有的則是人人稱羨的公務人員呢?真應驗世人所說「歹竹出好筍」。

於是父親學著傾聽我們的真心話,企圖找出他人生挫敗的癥結。我們總是在假日相聚首的悠閒午後,啜著父親親自泡的梅茶,一點一滴的聊著,不帶任何批判或是先入為主的觀念,讓彼此都很輕鬆的侃侃而談,說到激動處也允許沉默、哭泣及辯解。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就是反反覆覆的溝通,澄清彼此當時的想法。經過無數次的抽絲剝繭後,父親似乎已了解到年輕時的自恃甚高,輕易相信口蜜腹劍的話語,未能尊主為大,太貪愛世界了!

後來父親徹徹底底的向神悔改,接受了我們的建議,斷然地結束搖搖欲墜的事業,舉家遷回南部老家。從頭開始,彷彿新造的人,神不僅讓父親恢復了健康,甚至連以前他所沒有的房子、車子……也一併賜給他。看到父親的蛻變,真慶幸當時我們用愛心說了誠實話,難能可貴的是神賜給父親一顆柔軟接納的心,聽取我們的建言。所以一切都不嫌晚,只要及時抓住神,走正確的路,那各種的福分也將伴隨而至,不是嗎?

不僅對自己的家人這樣,對形同家人的弟兄姊妹更要如此。因神救恩的緣故,讓我們聚在一起,每個人都在不同的環境下歷練生活,造就其獨特性。所以在教會裡,與我們有不同想法的人,要給予尊重及包容,畢竟是神先無私的付出祂寶貴的性命,揀選原本是罪人的我們,也才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彼此服事、萬事互相效力的功課,因此更應該好好珍惜才對!

南部有位弟兄,經營連鎖的美語補習班,事業有成,也是到可以退休的年紀。前幾年的金融海嘯,造成經濟不景氣,百業蕭條,猶記得當時科技新貴常常放無薪假,甚至擔心被列入裁員名單中,人人自危。有工作的要一肩數職,超時工作的也不敢有所抱怨,乃至有過勞死的。

相反的,那找不到工作的、經濟來源不穩定、房子被法拍、居無定所、為了三餐不繼而去搶超商、攜家帶眷走上絕路、燒炭自殺的例子也時有所聞。整個社會瀰漫著一股看不見底、看不到未來的不安氣氛。在此情形下,許多家庭無法繼續補習,頓時補習班收入銳減,甚至還要自掏腰包來支付員工薪水及必要開銷。

原本這位弟兄的事業,因為是獨資,沒有股東紛擾的問題,大可趁機裁員或結束,保住之前的獲利,安然的享受退休生活。然而他卻在這緊要的時刻,跟他所有的員工宣布:「旗下的任何一位員工都將獲得留任」,因他適時慰留的一句話,還有背後支持他的信念,覺得自己是基督徒,對這些員工及其家庭有社會責任,將近一百多戶的家庭就是靠這份工作,使家庭正常運作,他不能為了一己之私而將事業縮小或結束,此舉安撫員工擔心害怕游移不定的心。

員工們各個內心感動,獲得激勵後,並且共體時艱,主動向他提出減薪計畫,締造共存共榮雙贏的局面。在混沌不明的局勢中,他為了信仰展現出高貴的情操,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令人動容!據說員工都將他當成是父親一樣尊敬,也為神做了一個美好的見證。

在說內心話的同時,首要的是秉著愛,內心無詭詐,也不是要討人歡欣。要注意對象──平時是否有接觸、是否能欣然接受?還有年齡、性情等考量;事──真實性如何?是否會影響他人靈性的成長?時──何時有空?地──要注意隱密性。物──注意有否會干擾的因素要去克服?種種的觀察,不可貿然急躁的態度,寧可多向神祈求屬靈智慧,使自己能中肯說出內心感受,又不致讓人有受挫受窘的感覺。

在教會中筆者曾看見一對熱心的夫妻,常常利用工作之餘傳福音,到養老院去陪伴老人家,遇到安息日聚會就自告奮勇的去載慕道老人家來會堂聽道。其中,有一個老人家,每每到教會中逢人就說某某夫妻偷了他家的錢及隨身貴重物品,教會的弟兄姊妹各個面面相覷,搞不清楚他說的真實性與否?這對夫妻也未多作解釋與澄清,仍然維持一貫的服事,不因老人所言而打折扣,所以也有些似是而非的傳言甚囂塵上,只見在會後的禱告中,這對夫妻總是同心到前面會堂接受按手禱告,在神面前傾心吐意。

及至老人過世後,這對夫妻才道出老人得了癡呆症,容易疑神疑鬼,明明已吃飽了,但會告訴別人,兒女不孝讓他餓了好幾餐,不明究裡的人,一定會覺得很困擾的,但要如何去辯解呢?只好交託給神,這對夫妻選擇緘默,因為他們相信神必伸冤,果真,在他們愛心的引領下,帶了數位慕道者來歸入主的名下,神也讓他們的生意無往不利。

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彼前二12)。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9/01/2011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