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20期2012年9月)
主題特寫:不忘恩典 日日彌新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ま つ


「不要忘記你曾經感動過,不要忘記神永遠愛著你……」中級班的學員們口唱心和地向畢業生傳達不捨的心意。學弟妹們藉這幾首詩歌對三年級的大哥哥、大姊姊們表達由衷的祝福,希望他們不要忘記三年來與大家相處的感動。而即將進入高級班的學員們坐著細細聆聽,帶著愉快的心情跟著大家一起唱。他們知道自己絕不會忘記這段珍貴的回憶,也期許能把三年來在這裡所學的牢記在心,未來繼續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在教會投入更多的事奉工作。

這是每年年末特別聚會前,中級班送舊時常見的感人景象,為主裡長大的孩子在青教組度過的美好時光作溫馨的結束,確實讓在場的師生難忘。這群中級班的學員畢業後還有高教組、大專校園團契、社會青年團契等好幾關的考驗,雖然作教員的已將他們的未來託付在神手中,有時仍難免會為他們憂心。

其實,如果我們都能不忘過去的感動,往後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試探、患難、逼迫,我們應該都能持守這分信仰。即使遭逢挫折或打擊,若感動仍然存在,那我們還是能站立得穩、堅持到底。問題是究竟有多少人能強記不忘曾有的感動而不困倦乏力?多少人能維持鮮明的記憶不使之漸漸褪色?這或許是有限的人類共有的弱點,但聖靈所給的感動、靠主而得的喜樂和上頭來的智慧,卻是來讓我們克服這個軟弱的,因為祂總是常常提醒我們,給我們不曾斷絕、每日彌新的恩典。

許多人懷著滿腔熱血、大發熱心事奉神,立志行善要成就祂的美意;然而到最後有多少人能莫忘初衷,持守善美的事直到成全善工呢?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路十四30),令人感到惋惜。而造成遺憾的原因不是因為起初沒有估量計算好,反而常常是因為他已不再被感動了,忘了達到此地步前的動力與決心。於是一旦遭遇挫折,沒有能重新讓他感動的刺激,就很難捲土重來、繼續前進了。

更嚴重的是,這種憑一時的衝勁與火熱做工的狀況也出現在認識真道、建立信仰的事上。對於所聽的道理已很難再有感動,而且常常聽過就忘。曾有傳道在領會前翻閱之前的聚會記錄簿以確認講題是否重複,他細心的舉動被當地的負責人看到了,於是負責人告訴他放心,即使是一樣的內容,只要相隔一個月信徒就都忘了。這樣的回答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沒錯,這或許是事實,但令人訝異的是我們可以這麼有信心地說聽過的道理沒多久就會忘,卻沒有決心想要把感動人的道理久記起來!這樣即使我們聽了非常多的道理,也沒有時間讓這些道理的種子在我們心田裡成長至結出果子。難怪在建立信仰的工程上,我們好像總是蓋了又拆、拆了又蓋,遲遲沒有進展!

此外,有時也能聽到學生把學生靈恩會比擬成「加油站」、信徒把靈恩會比擬成「充電站」等說法,好像之前的感動過了一年、半載就「耗盡了」,還需要「重新補充」才能有油有電繼續奔跑天國路。乍聽之下似乎有理,卻也讓人覺得奇怪:原本沒有窮盡的靈糧靈飲和聖靈能力,為何到了人身上就變得有限、有用完的一天?有些人明明前一年才在聖會中有豐盛的收穫,四處分享作見證、感謝神使他有幸與會,怎麼現在又變得提不起勁、不想參加、抱怨連連、沒有意願投入?莫非他已把當時豐沛的恩典忘得一乾二淨了?聖經上確實也有類似的例子。當百萬的以色列百姓在紅海邊見證神大能的拯救時,歡欣鼓舞、唱詩頌讚神。誰知同樣一群百姓在三天的路程後就因找不著水發出第一聲怨言,好像把三天前神的恩典與能力都徹底忘了一樣(出十五)。我們今日的信仰狀態會不會就像他們一樣?是否因為無法記住所聽聞、所經歷的真理與見證,使我們行道乏力了?

使徒們曾談過這種普遍的情形。對於這種健忘、無法實在行出道理的聽道者,雅各說他們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長相如何(雅一23-24)。而要克服這樣的問題,就是要「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雅一25),時常活出道理、更堅固律法,這樣行的人必然得福。除了詳細察看律法以確實行道之外,《希伯來書》的作者也告訴受信的聖徒們要「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恐怕我們隨流失去。」(來二1),須更留心注意所傳給我們的教導,慎思明辨、曉得是與不是、證實所信的,免得我們流失在人的吩咐或情感裡了。這樣行的人也不容易忘記領受的道理,需要被人將神聖言小學的開端重新教導;而是能分辨好歹、熟練仁義道理的成人。

每當我們想起聖徒們的榜樣,我們就該學習他們如何能保有最初蒙召時的感動、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他們強記不忘的表現是至今少有的:

一如先知以賽亞,他服事主近半世紀之久,經歷猶大國四個王朝,接觸的有行惡的與行善的王。當初在烏西亞王崩的那年神對以賽亞的呼召(賽六1-11)必深入他心坎,使他在未來數十載的事奉都沒有忘記自己是被神揀選、被神潔淨、被神差遣的人。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困難或阻擋,他仍忠心傳達所得到的默示,持續為神發出警告與勸勉。

又如另一先知耶利米,自年幼被神分別為聖作列國的先知,從約西亞王十三年開始服事直到猶大滅國凡四十餘個年頭。期間雖多有苦楚及挫折,因主的話終日成為笑柄,人人戲弄他、凌辱他、譏刺他,但他不忘記神與他同在(耶一8,二十11),不停止奉祂的名講論(耶二十7-10)。及至見證聖城毀於敵軍,作哀歌的時候他卻沒有徹底絕望,仍感受到主諸般的慈愛和祂的憐憫不至斷絕、每早晨都是新的。因此他懂得仰望神、靜默等候祂的救恩,並且曉得自己在年幼負軛原是好的(哀三21-23、26-27),不因遭遇的困難和攻擊放棄事奉及盼望。

我們所熟悉的使徒保羅亦是如此。自歸主後三十餘年的傳道生涯,保羅受盡了各種勞苦、患難與逼迫(林後十一23-28),但當初在往大馬色的路上蒙主光照的經驗卻深深烙印於心,作他一輩子服事的動力。一直到他在亞基帕王面前分訴的時候,他還能清晰地敘述二十幾年前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九1-6,二十六12-19);記憶猶新,彷彿神對他的呼召仍歷歷在目、感動未曾減弱。

這些聖徒們在向著標竿直跑的過程中都沒有忘記那曾感動他的呼召,甚至竭力追求加倍的感動。相較於今天記憶不持久、火熱的心容易冷淡下來的我們,聖徒們實在為我們留下美好的榜樣。但多少人能效法他們不忘恩典日日彌新、一生事主不休?無法持久的人,一直需要刺激和外來的幫助才能找到感動,若沒有這些來源就離神而去、信仰衰退,那又如何能至死忠心、得神喜悅呢?

若說信仰是場奔途,那是維持快跑前進容易,還是間斷跑、時走時停容易?何者較快呢?有長跑過的人應該知道,速度起起伏伏、步伐時大時小的間斷跑法,不但不快,而且容易疲憊、痠痛、呼吸不協調。可惜的是,在信仰上我們好像把這樣的現象當作常態,以為有快有慢、有走有停,甚至偶爾稍微倒退一下才有節奏感,卻不試著使自己的信仰維持在高峰而歷久不衰、快跑跟隨主。其實,信仰上我們若能不斷重新得力,維持一開始的衝勁與動力,我們是能奔跑不困倦、行走不疲乏的。

因此,我們一定要試著找回當初的感動,持守起初確實的信心。數算自己的日子,記念從神而來每天都是新的恩典,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內心一天新似一天,不讓感動隨著時間漸漸流失、心變剛硬。有話說「時間,讓深的東西越來越深;讓淺的東西越來越淺。」願我們都能使豐盛的恩典與聖靈的感動成為深入心底的動力,時間越走記憶反而越深、永不遺忘,使我們能努力面前、奔那擺在前頭的路程。



作者: ま つ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201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