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46期2014年11月)
真理論壇:在危機中仍勇往直前(腓一12-20)(下)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黎為昇


直譯經文1(腓一18-20)



當保羅面對有一些人的嫉妒與競爭的時候,心態的調整相當重要,免得自己也掉進競爭的桎梏之中,只會讓自己服事神的心志受損。因此保羅如何克服這外來的危機?

首先,保羅不會忽略那些真心服事主的人,透過想到他們的好,成為面對危機所需要的力量。保羅雖然在第15-17節提及這些動機不純的福音工作者,但保羅仍等量地看見那些動機單純,願意支持他、學習他跟隨主的人。這好比一張白紙上有一灘污漬,我們通常只會注意骯髒處,卻往往忽略其他一大片未被玷污的部分。同樣地,若保羅只注意到那些反對他、嫉妒他的人,他的內心一定是不好過。還好保羅有成熟的生命,因此他轉而看見了也有一群值得他安慰的人。

一般編輯的工作就是潤飾文章,並要逐字逐句地挑出錯字和錯誤的句子。然而,當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若也像編輯一樣只專注於錯誤時,我們可能會錯過一切美好的事物。神希望我們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祂不希望我們只專注在負面的事物,變得挑剔而常常感到氣餒的人;而是要我們即便是處於惡劣的景況中,仍能從中看見某些好事,也要我們在困難的時刻中,看見大能的神依然持續在動工。

保羅說這一群人他們是真心的為主宣傳福音,是「出於愛的人」,當他們表現在信仰的行動上,便會「因美意之故傳講基督」。所謂的「美意」,其意思是有為了取悅某人,仁慈地為那人存有善意打算的心理狀態;2換句話說,他們傳福音的動機,就是為了取悅神,所做的事僅有為了滿足神而已。當這些人的動機單純的時候,他們的內心便被聖靈所佔滿,也喜悅保羅所做的,也認定保羅是為了辯護福音的緣故而來支持保羅,甚至效法他而甘心地為主傳講福音。

第二,他改變看待此事的角度,以整體的利益來調整心態,轉移得失的焦點(一18a)。保羅說:「這又什麼關係呢?……並藉此我喜樂」,因為他學會從自己的得失轉移到教會的得失,雖然這些嫉妒他的人利用教會的「得」,換取他的「失」,但如果保羅將得失的焦點一直放在自己身上,很難擔保當他想起自己有所失的時候仍然能心如止水。然而,他已經學會將得失的焦點放在基督耶穌與教會之上,這些人努力將福音傳開,總的來說,對教會還是正面的。因此一個人眼光若只在乎自己的感受、立場,而不會從整體考量來解讀事情,那任何發生不利於他的事,對他而言只有折磨與憂傷。

所謂的「假意」意思是假裝熱衷於某件特別的事或活動,換句話說,原本這些人對傳福音是沒有興趣的,但他們為了達成某些願望或為了滿足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驅力,而強迫自己做原本不想做的事。當然保羅在說「這又什麼關係呢?」的時候,他一定要先釐清這些人所傳的,有沒有違背福音的原則;也就是說,當保羅知道他們傳的福音並沒有錯,只是動機有問題的時候,保羅便不以為意。因為解決動機的問題,必須透過真理照亮內心的隱密處,抽絲剝繭地察驗自己的良心,然後在透過主的寶血潔淨自己的良心,對付自己腐敗的行為(來九14)。

第三,他對他的未來充滿信心,看到他周遭各樣對他有利的利基(一18b-19)。保羅在第18節末,用未來式「我將喜樂」娓娓道來他心中充滿感謝的事,他說:「因為我知道這對我的事終究將得救」。這句話當中的「得救」,意思是從危險中獲救,並回復到先前安全與幸福或健康的狀態;而未來式的「它將離開」這字原來的意思是好像下船到陸地一樣地離開,引申為事情到了結局的狀態,該事的發展結果足以證明一切。換句話說,這不是指他死去之後靈魂得救的事,而是指他為福音的辯護向皇帝分訴的這件事,最終必有塵埃落定的一日,而他也將從監獄得釋放。

雖然我們不知道明天如何,但聖靈有時會將祂的心意,透過我們心中的感覺,導引我們的想法,讓我們對最終的結果產生信心,正如《希伯來書》所云:「然而信是被盼望的實體,未見之事的證據(直譯)」(來十一1)。保羅說:「我知道這對我的事」,這種「知道」往往基於是因為親暱地熟識對方,或是基於處在一種親密的關係所致,好像夫妻之間的默契一樣,無需多言便知道對方的心意。因此保羅透過聖靈的心意,知道神在這事上必定成全的結果,並藉由順從聖靈在事情尚未結束前,便產生相信神必成就一切的信心,而這種信心不是單靠自信而已,還要靠著聖靈與同靈間的代禱,來戰勝心中不時浮現出不信或疑惑的意念,所以保羅才說這件事是「藉著你們的祈禱與耶穌基督的靈的幫助」。

第四,他藉此機會更可以再次清楚檢視自己(一19-20)。當保羅看見別人動機不純時,也正是檢視自己動機與信心的好機會,但到底要如何檢視?其中有幾件重要的關鍵處可以判斷。

首先,保羅從內心能否有問心無愧的感受來檢視自己。保羅說:「沒有事將讓我羞愧」,此處的未來式「我將羞愧」,意思是感到痛苦的羞恥感,起因於做了錯誤、不名譽或不適當的事,或是有荒謬的舉止所致。真正的不羞愧是在主面前問心無愧,最基本的作法就是要常常不被自己的心責備(約壹三19-22)。

另一方面,保羅也從他是否有「反倒如常地凡事放膽」的態度來檢視自己。所謂的「放膽」,也就是指在威脅或恐嚇的環境之下,仍能有大膽與自信的狀態。尤其當有人在保羅被囚的事上大作文章時,端看他是否能像以前一樣;也就是說,當保羅被人質疑之後的所作所為,是否仍與剛來到羅馬時所作所行的一致,一樣地放膽做他該做的事。事實上,天下事都是日久見人心,當愈來愈多人了解保羅的行事為人時,最終便能真相大白。即便不然,到了最終主審判的時候,一切事就不得隱藏,或善或惡都要顯露出來,屆時是不是被人誤解就不再重要了。

再說,保羅也從是否能夠讓「基督將被尊大在我的肉身之中」的結果來檢視自己。其中未來被動式的「祂被尊大」,其原意是使某人或某物變大,也指透過讚美或行動,使某人擁有更大的尊榮或名聲,因此「基督將被尊大在我的肉身之中」可不是指保羅會死的身體可以彰顯基督,而是指無論結果是死還是活,他都可以高舉基督(羅十四8)。因為當他在肉身無論是陷在苦難中、軟弱中、甚至在生死邊緣中,他的生命態度仍可流露出屬靈的平安與喜樂,這就高舉了基督(徒十六25)。因為他的被囚,反倒使基督的名得到顯露,更多的人相信主,更多的同靈宣傳主,那他的榮辱已經是微不足道了。


參考書目:

原文聖經部分

1.希臘文聖經Nestle-Aland 27th edition,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Stuttgart 2001.

希臘文字典部分與文法部分

1.Arndt, W., Danker, F. W., & Bauer, W. (2000).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3rd ed.)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Louw, J. P., &Nida, E. A. (1996).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Based on semantic domains (electronic ed. of the 2nd edition.). New York: United Bible Societies.

3.Newman, B. M., Jr. (1993). A Concise Greek-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Stuttgart, Germany: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United Bible Societies.

4.Swanson, J. (1997). Dictionary of Biblical Languages with Semantic Domains : Greek (New Testament) (electronic ed.). Oak Harbor: Logos Research Systems, Inc.

5.J. Gresham Machen, 呂榮輝、戴紹曾譯,《新約希臘文》(第四版),高雄:聖光神學院,1983。


註:

1.筆者為了忠於原文,所引用的經文均直接從Nestle-Aland 第27版希臘文聖經與BHS希伯來聖經直譯為中文,因此筆者所譯出的經文便忽略中文的流暢與文雅。
2.本文的字義皆出於希臘文原文字典,書目請參見本文末所列的參考書目。


作者: 黎為昇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1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