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19期2020年12月)
主題特寫:我認為耶穌是誰?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馬家驎

前言

耶穌是誰?耶穌是聖經中虛構的人物嗎?祂是一個社會運動的領導者?是羅馬時代的宗教領袖?耶穌是神嗎?耶穌與我的生命有關係嗎?


 
一、我所認識的耶穌

耶穌,外表似乎略顯蒼老、無佳形美容。

耶穌才三十多歲,但遇到的猶太人卻跟祂說:「祢還沒有五十歲」(約八57);也如《以賽亞書》所記載:「祂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祂」(賽五三2)。

耶穌,是一個很容易動了慈心的人。

耶穌有一次在耶利哥,有兩個瞎子聽說耶穌經過,就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但眾人卻責備他們,不許他們出聲音,這兩個瞎子卻越發呼喊,耶穌問他們:「要我為你們做什麼?」他們跟耶穌說,希望他們的眼睛能看見,耶穌就動了慈心,醫治了他們(太二十29-34)。

另一次,在加利利,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向耶穌下跪求醫治,那人跟耶穌說:「祢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就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大痲瘋即時離開他,他就潔淨了(可一39-42)。

耶穌所說的比喻裡,惡僕逼債中的主人、好心的撒瑪利亞人,以及浪子回頭中的父親,也都能清楚看見耶穌容易動了慈心,仁慈有愛心。

耶穌曾說自己是神(約十30),耶穌在世界上,曾經行過許許多多的神蹟奇事,祂曾從死裡復活。耶穌是真神。

復活的主與我們同行,當我們一步步向人生的道路前進時,復活的主一直都在我們身邊。

遇見復活的主,我們的生命被改變。失敗、挫折、害怕的門徒遇見復活的耶穌,成為建立教會的使徒。今天我們需要重新遇見復活的主。


慈愛的天父

開朗活潑的A,年少時,慈愛的父親病逝,不再有溫暖的膀臂擁抱,不再有長滿厚繭的手輕觸臉龐;滿滿的哀傷充斥心中,更有無法表達的惆悵,心情始終沉重落寞,世界孤寂沉默。

周圍的親戚朋友感受到他的變化,雖然鼓勵陪伴,卻無法真正得到安慰,孤獨的感覺始終環繞。

心中的痛苦難以承受,想要靠著跑步中的汗水與淚水來舒緩,但是跑完步傷痛的感覺卻依然存在。

有一天,幾個同靈邀約禱告,在禱告中,迫切地向主耶穌傾心吐意,心中的坑坑洞洞瞬間被撫平,冷卻的心被溫暖包覆。恍然之間,明白其實主耶穌就是扮演著父親的角色,雖然肉身的父親已經逝去遠離,但永恆的天父卻一直都在,始終陪伴看顧。


 
二、耶穌對我的意義

想法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造就結果。因此,明瞭主耶穌對我的意義就非常重要。

有耶穌在生命中,生命中的困難並沒有完全消失,但是面對困境時,心中卻能享有平安(約十四27)。心中有平安,人生的態度與行動都改變,不會輕易地放棄自己、不會被挫折打倒。

有耶穌在生命中,生命被改變,就如保羅在《羅馬書》第七章23-25節所說,靠著主耶穌的能力,能夠勝過。

有耶穌在生命中,可以被愛以及愛人。「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神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約壹四10-11)。

有耶穌在生命中,要在生活中作王,祂使我們能夠擁有真正自由快樂的人生。祂告訴我們,凡尋找的就必尋見,叩門的就給他們開門,祈求的就得著(太七7-8)。

有耶穌在生命中,屬靈生命,可以得到救贖。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

有耶穌在生命中,能找到生命的意義。每一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有目的,沒有人能告知是什麼;但是,藉由與主耶穌建立關係,我們可以找到生命的真實意義。

耶利哥城的瞎子,主耶穌讓他從黑暗進入光明(太二十29-34)。雅各井旁的婦人,主耶穌告訴她如何從困境進入佳境,也明白敬拜神的態度,需以心靈誠實敬拜,瞭解敬拜的對象是真神,耶穌就是基督,就是真神(約四3-42)。


最好的朋友

在爭鬧吵架聲中,B得知父親對母親的背叛,心中抑鬱,不知所措,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每天在擔心父母的婚姻中度日,深怕家庭破碎。

而這樣的擔憂,有一天還是發生了。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漫無目的遊走,眼淚不知不覺滑落。

面對大學聯考的壓力,面對無工作又身體孱弱的母親,世界幾乎就要毀滅。心中的恐慌與擔憂,不知該向誰訴說,就算說了,別人也愛莫能助,只能自己默默地承受,在寂靜的夜晚躲在棉被中流淚。

平時不活潑也不怎麼開朗,笑容也鮮少,又遇到這樣的變故,心情抑鬱,整個臉龐更加晦暗,眉頭深鎖。

她的朋友不多,但有一同學察覺到她的鬱悶更甚,試著去關心她,邀她一起到教會,考慮之後,她願意到教會去。

初次到教會聚會,雖聽不太懂,但唱詩時心中平靜喜樂;也學習向神禱告,在一次次的禱告中,不斷感受到安慰的力量,心中的烏雲漸漸消散。她發現,原來天地之間有一位主宰,能夠傾聽心事,也能撫慰受傷的心靈,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可以向祂訴說,是最好的朋友。


靈命的舵手

C擔任教員後,對於道理更積極查考,常參加聚會,也會每天讀聖經。在信仰的過程中,有時,對聖經或信仰有疑問,與同儕討論,也未必能得到滿意的答案,只能將一個個的問題放在禱告中。

非常奇妙,每次去聚會,講道內容中都能解答對聖經或信仰疑惑,似乎那一場一場的聚會是專門為他特別安排。有時,在軟弱中,聚會內容也讓他感受到陣陣扎心與提醒。原來,主耶穌始終引領他的信仰道路。


 
三、如果沒有耶穌

耶穌是彌賽亞(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十六13-17),我們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二十31)。

在《約翰福音》中,作者記載耶穌曾說了七個「我是」,分別是「我是生命的糧」、「我是世界的光」、「我是門」、「我是好牧人」、「我是復活,我是生命」、「我是道路,真理,生命」、「我是真葡萄樹」。

如果沒有耶穌,保羅依然是一位高舉律法,自以為義,輕視別人、壓迫異己的法利賽人;如果沒有耶穌,撒該的生命依然自私、自卑、匱乏,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如果沒有耶穌,天生瞎眼的人,也只能繼續在路邊卑躬屈膝的乞討,終身不見光明;如果沒有耶穌,痲瘋的病人終其一生不得潔淨,不得與他所愛的親朋好友相聚;如果沒有耶穌,瘸腿的只能繼續依賴別人的扶持,抬到不同的地點乞討;如果沒有耶穌,彼得仍然是一位脾氣暴躁、衝動的人,是一位每天勞碌在加利利海捕魚的漁夫;如果沒有耶穌,拉撒路只是一具腐爛了的屍體。

如果沒有耶穌,我們依然只能辛苦的靠自己的行為,想證明自己為義;如果沒有耶穌,我們就會被魔鬼轄制,無法脫離黑暗權勢,成為罪的奴僕,沒有盼望,一生所行都成虛無。


患難中的幫助

D初進職場,工作上有各種不同的業務,主管一件一件不斷交辦,彷彿整個單位的重要業務都是他承辦,工作壓力可想而知。有時,遇到困難碰到瓶頸不易處理,只想擱置罷手,但卻只能在腦中忖度,終究還是得回到現實。

想起了主耶穌是賞賜聰明智慧的神,聖工都能靠禱告處理,更何況是一般的工作難題呢?

於是,學習將工作上的事也放在禱告中,遇到難題立刻禱告,困難逐漸減少,有些同事還會主動協助,工作更勝任愉快。


 
結語

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5-16)。

期盼我們都能深明耶穌是救主,是真神,以祂為主為王,讓祂走進我們的生命,管理我們的人生。

主耶穌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是我們生命的救主。真正認識耶穌,是我們這一生必須追尋的目標,我們應堅持這份信仰,緊緊跟主的腳蹤行,將主耶穌視為生命的至寶。
PDF 下載

作者: 馬家驎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202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