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27期2021年8月)
真理論壇:揮別曠野,進入迦南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前言

他們吃了那地的出產,第二日嗎哪就止住了,以色列人也不再有嗎哪了。那一年,他們卻吃迦南地的出產(書五12)。

以色列人吃嗎哪共四十年,直到進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出十六35)。

進入迦南、嗎哪停降,這是選民曠野生活與美地生活的重要分野;隨著環境不同,生活型態隨之改變,當然每個人的作息、活動與心態都要跟著改變。

還記得四十年前,他們才出埃及個把月,就因無水可喝怒發怨言;接著,所帶出來的食物吃完了,他們不但愁煩、抱怨,甚至,懷念起在埃及為奴的日子。如今,踏入迦南以後,進入與曠野時期不同的環境與生活模式,面對接踵而來的改變與挑戰,四十年的磨練是否已經讓選民成熟到足以因應未來呢?還是一旦遇見困難,又有人想到曠野生活,甚至懷念起過去的日子……?

迦南地是神對選民的祖先亞伯拉罕的應許,也是祂將選民帶出埃及的承諾,這是整個以色列民族的大事,因為是先祖留下來的遺訓,他們深信總有一天會實現。一代經過一代,數百年過去,在約書亞的帶領下,終於讓新一代的選民踏入這應許之地,這對於他們來說,意義非凡、一切都是新的開始。

選民進入迦南,這對你我一樣有著屬靈的意義。對於一個剛信主的兄姐來看,教會就是他的迦南地;對於已經信主較久的兄姐來說,迦南則有著另一個意義,因為預表了靈修成長的經歷,追求基督裡豐盛的恩典。

百姓進入迦南以後,得歷經許多的改變才能適應新環境、新生活;同樣的,我們在信主之後,也必須要做出一番的改變,才能適應截然不同的信仰生活,特別是想法上的改變。因此,有幾個觀念是我們必須要再次來省思的,也就是得著基督後該有的改變。


 
一、基督要讓我們從缺乏進入豐富

「那是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出三8)、「那是美地,有河、有泉、有小麥、大麥、葡萄樹、無花果樹、石榴樹、橄欖樹、蜜,還有鐵和銅,實在是一無所缺」(申八7-10)。對於迦南地,百姓從聽說到眼見,可謂貨真價實、如假包換,一丁點兒都沒有失望,果然是個富饒之地。

雖然選民在曠野中生活還是受到神的眷顧:神帶領百姓在曠野四十年,他們身上的衣服並沒有穿破,腳上的鞋也沒有穿壞(申二九5);民眾沒有餅吃,但飲食有鵪鶉和嗎哪供養他們(出十六章);雖沒有喝清酒、濃酒,亦未受乾渴,因為神讓磐石出水供應他們飲水的需求(出十七6)。然而那種生活型態是不得已的、是一種懲罰。誰願意過著流浪、漂泊不定的生活型態?那種沒有可以穩定下來的盼望,人生就是過一天算一天,即使他們早知道這種生活得要過上四十年。

有過寄宿或租屋的兄姐應該特別有感受,這種非長期的打算,不可能添置完整的家具,也不會在布置上花費心思;原則就是一切從簡、方便即可,省得日後搬家浪費了,不但麻煩又得多花錢。

記得求學時,班上有些同學很羨慕「羅姆人」(Roma),這個族裔常被訛稱為「吉普賽人」;因為他們浪跡天涯、快意生活,那樣地瀟灑、無拘無束。其實,羅姆人因為流浪與貧窮,他們的特殊生活方式與求生方法長期遭受歧視和迫害;他們的犯罪率較高,世人對羅姆人仍保有極其負面的印象,認定他們多是乞丐、扒手、小偷或者人口販子。在知道這些現實狀況之後,我相信應該不會有人想要如此過一輩子吧!

基督徒就不同了,我們在信主之後,主應許要讓我們今生與來世都得到安穩與豐富。我的神必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四19)。

在聖經中,保羅不斷地用這種口吻來表明他真正體驗過神的信實和能力,他還肯定的告訴我們,神的供應是絕不會失誤的,神不只在某一樣的供應裡給我們豐富,祂乃是在所有的一切、無法測度的豐富裡供應我們。

而耶穌也說,祂是為了豐富人的生命而來的。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耶穌說盜賊的目的是要掠奪別人的羊,至終給羊帶來傷害,但祂則是要叫羊得生命。這羊是指著人,就是指主耶穌要讓我們得著永遠的生命,祂要讓我們的靈命增長,一直到長大成熟的地步。 

主的生命之恩真是豐滿洋溢,祂樂意把維持生命的一切豐富都賜給屬祂的人(詩二三1)。保羅告訴我們,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具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並要我們在祂裡面也得著豐盛;主自己是如何的豐盛,我們在祂裡面也是同樣的豐盛(西二9-10)。

感謝主的恩待,讓我們認識祂之後,可以從缺乏進入到豐富。


 
二、基督要讓我們由受縛轉為得勝

選民進入迦南後,並非從此安逸,所要面對的是爭戰的生活,要趕出當地的民族。神要趕出那地許多強大的國民,並且告訴百姓,祂會帶領他們戰勝敵人(申七1);更進一步說,要把那些國民的名從天下消滅,讓選民安心、安定,不必受到周遭異族的威脅(申七17-24)。

主耶穌也要讓我們在信靠祂以後,擺脫一切的束縛,過著得勝的生活。得勝的生活乃是一種得勝罪惡、得勝自我和得勝撒但的生活,也是脫離罪惡、權勢和刑罰的生活。誠如《羅馬書》所示,這種生活不僅是「藉著祂兒子的死,得以與神和好」,更是「因祂的生得救」的生活(羅五10)。除此之外,新約聖經也有許多的經文都非常清楚地表明,神渴望祂的每個兒女都能過著靠基督而得勝的生活。

約翰長老在寫給七教會的七封書信中,每封信最後都對得勝者發出了特別的應許,其中有三個應許是和得永生、進天國有關的,可見過著得勝的生活是基督徒在世的重要準則。

得勝的生活就是自由的生活,主要我們成為自己的主人,不論在生活上、在情感上、金錢上,都能自主,不再受情慾的制約與成為罪的奴隸。

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加五1)。

基督的救恩,已經使我們脫離罪和律法的挾制,不必再受奴役,得以有靈裡的自由。因此我們要在基督裡得勝,過著得勝的生活,才能避免再次落入那長久奴役我們的重軛之下。


 
三、基督要讓我們從勞碌進入安息

迦南地有城邑、房屋、水井、葡萄園、橄欖園等都是現成的,可以供以色列百姓享用(申六10-11)。這些設施、果園都是曠野生活所沒有的,但如今這些都要成為百姓安居樂業的產業,這些硬體設施可以長期使用,果園可以經由照顧而不斷收成,大大地減輕了百姓在勞力上的付出。

同樣的,在我們信耶穌以後,主也承諾要幫我們挑重擔,完全背負我們的一切。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主說只要是勞累、困乏、負重的人都歡迎前來,祂要讓人得著安歇、舒暢。其實自始祖犯罪以後,世人不只有生活上的勞苦,並且有罪惡的重擔,壓制著人類的身體與心靈。主來了,為要替我們承擔這一切;祂應許要讓我們在今生得平安,在來世可得著永生的福分。

對信徒而言,雖然我們已經信主,卻仍有跟罪惡掙扎的苦、有為主事工的勞苦,還有各樣的重擔;但主應允我們,只要我們願意來到祂的面前,祂就要賜給我們安息——來世的安息。

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祂的工一樣。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來四9-11)。

舊約時代,神設立安息日的目的,是要祂的子民藉著每週一天暫免於勞苦作工,能夠與神同享祂創造世界所帶給人身心上的歇息。但這種安息,還不是真正的安息,只不過藉著肉體的歇息,預表神將帶給人靈魂的安息。這真正的安息是人藉著堅守在基督裡面的信心而得著的(來三14),所以《希伯來書》的作者勉勵我們,一定要努力進入那真正的安息。


 
四、基督要讓我們從絕望進入應許的盼望

《約書亞記》有兩處提到迦南地是應許之地(二一43-45,二三43-48)。祖宗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所做的應許,讓後代子孫有了盼望,讓他們在埃及時從受苦絕望中有了盼望,一心想得著那份應許的產業。

我們常從見證中看到有些兄姐的人生受盡了苦難,在得到主的憐憫之前,本是絕望之人,看來今生已無望,更不敢想著來世;可是主的揀選,讓人從與神隔絕的關係中得到盼望,藉由祂的恩賜,可以指望要得著那份基業。

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來十23)。聖經教導我們對未來的指望要能堅持,因為那是有確據的;我們乃是站在神的應許上,因為那位應許的神是信實的,祂絕對不會讓我們的指望落空。

這樣看來,迦南地的產業是我們今生就可以得到的福分,是神在基督耶穌裡所賜給我們的基業,是豐盛的生命、得勝的生命,是相信的人可以得到的安息,更是神寶貴的應許,好叫神因我們而得榮耀。

這是一個你所羨慕的生命嗎?如今已經進入迦南地,要如何征服它、進而得到它呢?《約書亞記》告訴我們祕訣:有倚靠神的信心,加上自己應該有的努力。

可是有些信徒明明人已經進了迦南地,但他的心還留在曠野地,也就是還在用過去的心態,過著曠野時期的生活,甚至過著埃及時的生活。其實這是很辛苦的事。

你仍然以為環境是貧脊的,殊不知你的資源是豐富的、所敬拜的主是大有能力的;你還讓過去的種種束縛著,並沒有真正的脫離箝制,其實不是那些罪惡緊抓著你不放,而是你又踏入了那些網羅而不自知,形同是自己捆綁自己;你還在勞碌中嘆息、在絕望中生活著,沒有因進入迦南而改變,自然得不著那份喜悅與盼望。如此,不但為奴的日子白受了,曠野的路也白走了,未來迦南的歲月與人生似乎也沒有意義,但神的應許卻非如此!


 
結語

我還有末了的話:你們要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弗六10)。保羅告訴我們,神應許我們,祂的能力是我們可以倚賴的。

我們知道保羅身上有根刺,讓他的身體非常軟弱,但神能力的護庇,以致他可以帶著這根刺來服事神,來成就神的工作。這要告訴我們,神的能力要彰顯在誰的身上呢?神的能力要彰顯在軟弱的人身上以及相信祂的人身上;換句話說,神的能力要彰顯在你我和眾信徒的身上,只要我們願意來相信、遵行祂的話。

很多時候我們感到孤單、軟弱與無助,是因為忘了神應許浩大的能力在我們身上,只要我們憑著信心去支取,便可重新得力。只是想想,我們可曾憑著信心去支取過神應許的能力嗎?如果沒有,是為什麼呢?

荒年未到以前,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約瑟生了兩個兒子;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他給次子起名叫以法蓮(就是使之昌盛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創四一50-52)。 約瑟生了兩個兒子,就給他們取名,第一個叫瑪拿西,意即是忘了,他說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他對父親家人(兄弟)的怨恨;然後第二個兒子叫以法蓮,意即使之昌盛,意即神讓他在受苦之地昌盛;這是約瑟對於神的見證。

然而,我們可以不需要「瑪拿西」,你仍然可以牢記過去那段沒有得到基督時的艱困日子,以為警惕、以為感恩;但如今,我們一定要接受「以法蓮」,因為得著了基督以後,基督已經讓我們從受苦之地昌盛,你不應該拒絕基督所要賜予的豐盛。

親愛的兄姐,讓我們再想想,你有沒有因為相信基督以後,真正揮別過去曠野的一切而進入所應許的迦南?

讓我們都能因著基督,從缺乏中變為豐富、由挾制中得到勝利、從勞碌中得到安息、從絕望中得著應許的盼望。阿們!
PDF 下載

作者: Day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8/01/202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