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u5c08%u984c%u5831%u5c0e, 總共1191筆資料
排序:  預設  標題  作者  日期


專題報導:[青年團契]畫伊甸園所蘊含的人性及婚姻實訓(六)     陳宏模        
◎撰文/陳宏模 ◎期數:245期 ◎1998.02號 美國當代大社會學家索羅金(P.A. Sorokin)說: 「全愛」包括男女靈魂、肉體與整個人格的融合, 「全愛」才是人類生活的主要價值, 「全愛」才是可以

專題報導:教會歷史:內埔教會創設60週年溯源(1960-2020)(三)     陳宏模        
撰文/陳宏模|聖靈月刊535期-2022.04|主題/葡萄園的工人 ◆ 四處求醫無效,林悟真醫師引介耶穌,儒學世家悍拒 張江林老師全家福合照 (照片提供:灣橋教會洪素真提供——洪順光長老女兒) 祖父張江林,日治時

專題報導:1935年花蓮開山闢地宣道史記(四)     陳宏模        
◎撰文/陳宏模 ◎期數:461期 ◎2016.02號 (六)1935年4月以洪火爐寓所當基地創設首座灘頭堡──花蓮港街祈禱所;朱惠民執事接棒牧養百日 當時花蓮求道者均不顧收入,暫時休業,專注跟隨傳道人,研

專題報導:教會歷史:臺灣基督教界的戰車馬兵──黃呈聰∕以利沙長老蒙召60週年(1963-2023)追念與省思(二)     陳宏模        
撰文/陳宏模|聖靈月刊552期-2023.09|主題/神的作為 黃以利沙長老在神國之遠見及落實 ◆ 籌劃並落實「三大建言」——組織、人才、出版: 1926年,郭多馬與黃以利沙長老連袂,向當時的張巴拿巴長老,提出三大

專題報導:[青年團契]話伊甸姻緣所蘊含的人性及婚姻實訓(二)     陳宏模        
◎撰文/陳宏模 ◎期數:241期 ◎1997.10號 某些動物的表現就算再有多高的靈性,然而卻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這些動物中,絕無所謂的「神的形象、樣式」存在,而作者也執意藉此「重複」,來充分表達對造物主如

專題報導:教會歷史:1930-2020年 臺灣神學教育90週年溯源(三)——1930郭多馬首度跨海主領和美神學會及巡牧腳蹤     陳宏模        
撰文/陳宏模|聖靈月刊546期-2023.03|主題/讀經生活(下) 會後,郭多馬長老進行全臺各地方教會巡牧行程,全程由擔任通譯的王永生執事陪同引領。 ◎  巡牧「小梅教會」(今梅山麻園寮)(1929年7月20日創設) 19

專題報導:教會歷史:內埔教會創設60週年溯源(1960-2020)(二)     陳宏模        
撰文/陳宏模|聖靈月刊534期-2022.03|主題/聖殿中的常青樹 林悟真遷入內埔前,蔡廷輝 1 因經營事業之故,由嘉義市常來往內埔。 林悟真 2 (1943,日治時代內埔開業期間留影於嘉義教會前,約54歲)。 日

專題報導:諸羅城教會開創80週年(1931-2011)探源──日治時代臺灣宣道史研究(五)     陳宏模        
◎撰文/陳宏模 ◎期數:434期 ◎2013.11號 (五)1931年春季:由家庭聚會增長→租屋→成立祈禱所 根據史料記錄54:1929-1930年嘉義角仔寮趁嬸一家、李五及陳硯、林連水陸續入信;接著台

專題報導:1935年花蓮開山闢地宣道史記(一)     陳宏模        
◎撰文/陳宏模 ◎期數:458期 ◎2015.11號 「花蓮版」馬其頓呼求聲: 懇請差遣牧者,跨海來花蓮指導擁有得救確據的真道(徒十六16)。 就真耶穌教會臺灣宣道史而言,花蓮教會歷經八十年來的發展,一向

專題報導:教會歷史:臺灣基督教界的戰車馬兵——黃呈聰∕以利沙長老蒙召60週年(1963-2023)追念與省思(三)     陳宏模        
撰文/陳宏模|聖靈月刊553期-2023.10|主題/人生中的福氣 (上) 對臺灣基督教界之貢獻——以1926「臺灣傳道之行」為例 ◆ 籌臺灣宣道團隊之行 對真耶穌教會與基督教界的影響 黃氏對臺灣基督教界之影響與貢獻極大,茲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頁